第10章 (2/2)
武林中文网 www.50wx.cc,金阁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尊穿着法衣的坐像,左右衣袖拖得很长,右手执笏,笏偏往左手。双眼睁着,小脑袋剃光了,脖颈缩在法衣的领子中。它的眼睛在火苗的映照下闪了闪。不过,我并不害怕。其实这尊小小的偶像实在凄凉得很,它镇守在自己建造的宅邸的一角,不得不放弃昔日的统治大权。
我打开通往漱清亭的西门。前面说过,门是左右对开的,可以从里面打开。雨夜的天空比金阁的内部多些光亮。潮湿的门扉发出沉闷的吱吱声,将弥漫在微风中的深蓝色的夜气引入门内。
“义满的眼睛,义满的那双眼睛,”我纵身跳到门外,往大书院后面跑去,一路上边跑边想,“一切的行动都要在那双眼睛前进行。在那双看不见任何东西死去的证人的眼睛前……”
奔跑时,我放在裤子口袋里的东西发出了响声,是火柴盒。我停了下来,将火柴盒里塞满东西,就不会有声音了。裤子另一个口袋里装的是药瓶和小刀,用手帕裹着的,不会发出声音。夹馅面包、豆馅糯米饼,还有香烟我放在上衣的口袋里的,也不会发出声音。
后来,我进行了机械式的作业。我将堆放在大书院后门处的行李分四趟运到金阁的义满像前。首先运的是摘除了吊钩的蚊帐和褥子。其次是两床棉被,再次是皮箱和柳条箱,最后是三捆稻草。我将这些东西杂乱地堆在一起,三捆稻草夹在蚊帐和棉被之间。我想蚊帐最容易着火,便将它半摊开盖到其他行李上。
我再次返回大书院后面,捡起那个裹着不易着火的东西的包袱,直接奔向金阁东边的池畔。从这里能够看到池心的泊舟石。在几株松树的遮掩下,将就着能够躲雨。
池面映着夜空泛起微微的亮光,海藻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上面,仿佛一片陆地,仅能从那散落的细小的缝隙中看到下面的池水。雨无法在水面泛起涟漪。细雨如烟,水汽蒸腾,池子好像在无限大地向外扩展。
我将脚下的一粒小石子踢到水中,发出的水声非常响亮,简直像要将围绕在我四周的空气震裂开来。我缩起身子,凝然不动,想用这样的沉默来抵消无意中弄出的声响。
我把手伸进水中,碰上的全是湿乎乎的水藻。我先将蚊帐的吊钩从泡在水里的手中滑下去,接着是烟灰缸,也交给池水去洗刷,然后把玻璃杯和墨水瓶也用相同的方法沉了下去。该沉入水底的东西都沉完了。留在我身边的只有将这些器皿包裹起来的坐垫和包袱皮了。最后就是将这两件东西拿到义满像前,终于,只等点火了。
此时,我突然产生一阵强烈的食欲,这与我之前的预想正相吻合,反倒让我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昨天吃剩的夹馅面包和豆馅糯米饼还在衣服口袋里。我用工作服的下摆擦了一下湿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但是却吃不出味道。先不谈味觉,我的肚子正饿得咕咕叫,我慌乱地将点心塞进嘴里。我万分焦急,胸口怦怦直跳。好歹吃罢,又捧起池水喝了几口。
……我距最后的行动仅一步之遥了。为实现这一行动的长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我正站在准备的边缘,只等纵身一跃即可。只要一举手一投足,我就会大功告成,如愿以偿。
我做梦也没想到,足以吞噬我整个生涯的广阔深渊正在二者之间张开大口。
因为此时,我想进行最后的告别,便眺望着金阁。
在雨夜的黑暗中,金阁轮廓朦胧,姿影朦胧。它漆黑地矗立着,俨然黑夜的结晶体。定睛凝望,勉强能够看到三楼的究竟顶开始急剧苗条起来的造型,以及法水院和潮音洞的细长的柱林。这些过去曾带给我深深感动的细部,现在完全消融于清一色的黑暗中。
随着我那美好的回忆的增强,黑暗成了可以随意描绘幻影的画布。这黑漆漆、密实实的画布中,潜伏着我引以为美的东西的全貌。用回忆的力量,让美的细部一一地从黑暗中闪烁其光,并迅速四射开来,金阁终于在这昼夜莫辨的奇异时间的时光之下,缓缓成为清晰可见的东西。金阁从来未曾以如此完整且精致的姿态,如此通体光华地展现在我眼前。我好像把盲人的视力看成自己的视力了。金阁由于自身发出的光而变得透明,从外面也能够让人一一看清潮音洞壁顶的仙女奏乐图,和究竟顶墙上斑驳的古老金箔的残片。金阁精致的外观同它的内部浑然一体。那结构与主题的清晰轮廓,那将主题明确的细部上的用心的重复与装饰,那对照与对称的效果——这些我都可以一收眼底。法水寺与潮音洞同样宽敞的二层,尽管显示出微妙的差别,但仍处于同一处深深的屋檐的庇护之下,犹如一双相近的梦、一对相似的快乐记忆叠印在一起。原本如果只是其中之一就会容易被忘却的东西,眼下将两个上下轻易地组合了起来,所以梦就成了现实,快乐就成了建筑。不过第三层究竟顶骤然收拢的形状,使得一度得以确立的现实分崩离析,最终归顺并臣服于那个黑暗而辉煌的时代的高深的哲学。于是薄木修葺的屋顶高高隆起,金凤凰连接着无明的长夜。
建筑家对此仍旧感到不满足。他又从法水院的两边探出一间类似钓殿的玲珑剔透的漱清亭。貌似要打破均衡,他就将其赌注一股脑儿地押在了一切美的力量上。对这建筑物来讲,漱清亭是反抗形而上学的。尽管它绝非长长地伸展于地面上,但是看上去却像从金阁的中央奔往无极的远处。漱清亭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鸟,现在就展开翅膀,正从这建筑物逃往地面,遁向现实世界所有的场合。其含义是由规定世界的秩序通向无规定的东西,甚至可能是通向感觉境界的桥。是的,金阁的精灵便始于这座形似断桥的漱清亭,在成就三层楼阁之后,重新从这座桥上逃之夭夭的。为什么呢?因为地面上飘荡的巨大的感觉魅力,尽管是筑就金阁的无形力量的源泉,但这力量在秩序完全建立、美丽的三层楼阁建成之后,便再也无安居其中的耐性,只好沿着漱清亭重新逃回地面、逃回无边无际的感觉的荡漾、逃回故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了。这是我时常思考的事。每当我观赏镜湖池弥漫的朝雾和夕霭的时候,我便总觉得那里才是真正筑起金阁的巨大的感觉力量的栖居之地。
于是,美统辖了各部分的争执、矛盾以及所有的不协调,并且凌驾于它们之上!它如同用泥金在深藏青色册页上一字一字精准地抄录下来的纳经[29],是一幢用泥金在无明的长夜中修建而成的建筑物。不过,至于美到底是金阁本身,还是与包含金阁的虚无之夜属于同一性质,则不得而知!或者两者均是。美既是细部,也是整体;既是金阁,也是包容金阁的黑夜。如此一想,昔日曾经困扰着我的金阁之美的不可解,好像已经解开了一半。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审视其细部的美,诸如其立柱、栏杆、板窗、门板、花格子窗、宝形造型的屋顶……其法水院、潮音洞、究竟顶、漱清亭……地面的投影、池心的小岛群、松村以及泊舟石等细部的美,便会得知美绝对不以其细部收场,以其局部结束,而是任何一部分都蕴含着另一种美的预兆。细部之美,其本身就充满着不安。虽然它追求完美,但却不知完结,被怂恿去追寻另一种美,未知的美。于是,一个预兆连接着一个预兆,这一个个并不存在于此的美的预兆,构成了金阁的主题。这样的预兆,原来就是虚无之兆。虚无,原来就是这个美的构造。于是这些未完成的细部的美,便自然包含虚无之兆,这座用纤巧玲珑的木料构成的建筑物,恰如璎珞在风中微微飘摇一般,在虚无的预感中瑟瑟发抖。
尽管如此,金阁之美却从未中断!它的美总是在某处回响。我像一个得了耳疾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金阁之美的回响,并习以为常。若以声音作比,这座建筑物便像是连续响了五个多世纪的小金铃或者小琴。若其声断绝……
……一阵剧烈的疲劳感袭上身来。
想象中的金阁仍在黑暗中的金阁之上,清晰可见,闪闪发光。池畔的法水院的栏杆彬彬有礼地退下,屋檐下由天竺式的肘托木支撑的潮音洞的栏杆,梦幻般朝地面探出胸去。房檐白亮亮地印入池水,水波的荡漾让倒影也起伏不定。斜阳辉映或者月光照耀下的金阁,之所以像一种神奇地流动的东西,一种展翅欲飞的东西,就是由于这水光的作用。坚固的形态由于荡漾的水波的映照而得到了解放。此时,金阁好像是用永恒飘动的风、水和火焰般的材料筑成。
金阁的美无与伦比。我知道不堪的疲劳来自何处。美利用最后一次机会再度大显神威,试图用以往无数次袭击过我的无力感束缚住我。我手脚瘫软。直到刚刚,已经同行动近在咫尺的我,再次远远退回。
“万事俱备,只差行动,”我自言自语,“既然行动本身完全处于梦幻之中,我既然已经完全在梦幻中生活,那么还有行动的必要吗?这不是徒劳无功的事吗?”
柏木所言或许是对的,他说,让世界发生改变的,并非行为而是认识,并且是一种可以使人尽最大限度地模仿行为的认识。我的认识便属于这一种,并且真正使行为变得无效的也是这种认识。如此看来,我这么长时间的周密的准备,岂不是完全为了“不行动也未尝不可”的这一最后的认识吗?
请看一下吧,对我来说,行为现在不过是一种剩余物。它已脱离我的人生,脱离我的意志,犹如一架冰冷的铁制机械在我面前等待我去启动。这样的行为和我,俨然毫无关系。至此为止是我,从此往前则不再是我了……我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变得不是自己呢?
我倚靠在松树上,树干湿冷的肌肤使我心神荡漾。我感到这样的感觉、这样的冰凉便是我本人。世界静止不动,无欲无望,我如愿以偿了。
“这剧烈的疲劳是怎么回事呢?”我想,“总感觉周身发热、疲倦,手无法自由活动。我肯定生病了。”
金阁依然光辉灿烂。如《弱法师》[30]中的俊德丸看到的日落时分,面朝极乐净土冥想中的景致。
俊德丸双目失明,在黑暗中见到了夕晖翩舞的难波海。天气放晴时,甚至还看到夕阳映照下的淡路绘岛、须磨明石、纪之海……
我只觉得浑身麻痹,泪水涟涟而下。就这样一直到天亮,即使被别人发现也没关系了。我可能会保持沉默,不去辩解什么。
……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叙述关于我从幼年开始记忆的无力,但我应该说突然苏醒的记忆也带给了我死而复生的力量。过去,不只是将我们拖回过去的境地。过去的各种回忆,数量固然不多,不过有的地方安有强力弹簧,一旦现在的我们同其接触,发条便会立马伸长,把我们弹回未来。
身体麻痹了,可心灵仍在某处摸索回忆。某些语言偶然泛起又消失了。心灵的手眼看就要够到了,却又倏忽不见了……那些语言在召唤我。大概是为了激励我而正向我走近。
向里向外,遇者便杀。
这就是《临记录》“示众”这章最出名的一节的第一行的内容。接着语言流畅地出来了:
遇佛杀佛,遇祖杀祖,遇罗汉杀罗汉,遇父母杀父母,遇家眷杀家眷,始得解脱。不拘于物而潇洒自在。
这段话将我从深陷的无力中一举弹出。我顿时感到全身充满了力量。尽管如此,心灵的一部分却执着地告诉我,今后我应该做的事将以徒劳告终,我的力量变得不害怕徒劳了。因为是徒劳,才应该做。
我卷起身旁的坐垫和包袱皮,夹在腋下,起身望了望金阁。金碧辉煌的梦幻金阁开始光彩黯然。栏杆逐渐被黑暗吞没,林立的柱子也依稀莫辨。水光消失,屋檐内侧的反光也不见了。没过多久,细部也彻底融入黑夜中,金阁只剩下黑魆魆的朦胧轮廓。
我拔腿便跑。绕金阁北侧飞奔,我脚步熟练,没有摔倒。黑暗不停地在扩展,为我引路。
我跑过漱清亭,从金阁两侧的门板纵身跳进了两扇打开着的大门中,把腋下的坐垫和包袱皮扔到堆放在一起的行李堆上。
我的心兴奋地怦怦直跳,湿手微微发抖。火柴也湿了。第一根没有划着。第二根刚刚划着又折断了。划第三根的时候,我用手挡住风,火光从指缝间透出光亮,划着了。
我寻找稻草的位置,因为刚刚我把这三捆稻草四处乱塞,眼下已经不记得塞到何处了。等我找到的时候,火柴也已经燃尽了。我原地蹲下来,这次是两根火柴一块划着的。
火苗描绘出稻草堆的复杂形影,浮现出明亮的荒野般的颜色,浓重地向四面八方扩展。接着,火苗隐没在腾起的烟云中。没想到远处蚊帐的绿色开始膨胀,烈火熊熊燃烧,我感觉周围陡然变得热闹起来。
此时,我的头脑无比清醒。火柴数量有限。这次我走去了另一个角落,小心翼翼地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另一捆稻草。腾起的火苗给我以安慰。过去我与朋友焚火时,我就非常擅长点火。
法水院内部晃动着巨大的影子。中央的弥陀、观音、势至三尊佛像被照得全身通明。义满像的双眼炯炯发光。这尊木像的影子也在背后摇摇晃晃。
我几乎无法感觉到热度。我看见火已确实烧到香资箱上,心想:已经没问题了。我完全忘记了我的安眠药和短刀。突然我心中掠过一种“要死在烈火包围中的究竟顶中”的念头。于是,我从大火中逃了出来,跑上狭窄的楼梯。潮音洞的门为何会开着?我没有怀疑。原来是值班老人忘记关二楼的门。
烟雾从我的背后紧随而来。我一阵咳嗽,看了一眼据说出自惠心[31]之手的观音像和仙女奏乐藻井图案。弥漫在潮音洞中的烟雾越来越浓了。我继续上了一层楼,准备推开究竟顶的门。
门推不开。三楼的门锁得结结实实。
我敲这扇门。敲门声十分激烈,但是我却听不到。我使劲地敲。因为我感觉会有人从究竟顶的北侧帮我打开门。
此时,我梦到究竟顶的原因,的确是因为它是我的葬身之地。浓烟已经逼近,我好像乞求救命似的急速地拍起门来。门的另一边,不过是个三间四尺七寸见方的小屋而已。而且,此时我悲痛地做了个梦,但是现在金箔已经基本剥落,起初小屋中应该是金碧辉煌的。我一边敲门一边想:我无法解释我多么憧憬这光芒四射的小屋!总之,我想,只要进去即可。只要进这金色的小屋就可以了……
我用尽全力敲门。只用手还觉得不够,我直接用身体撞了上去,门还是没有打开。
潮音洞中的烟雾已经四下弥漫。足下响起哔哔剥剥的燃烧声。烟把我呛得几乎要窒息了。我一边不断地咳嗽,一边不停地敲门。门依旧没有打开。
刹那间,我意识到自己实际上已被拒绝的时候,毫不迟疑地飞身下楼。从浓烟的旋涡中一直下到法水院中,多半是从火中钻出来的。好歹到达西门,一跃而出。然后我就像韦驮天[32]一样飞奔起来,连我自己都不清楚要奔向哪里。
……我一路飞奔,简直想象不出持续跑了多久。我也记不起路过的地方了,只怕是从拱北楼的一侧跑出北面后门,再经过明王殿旁,跑上了矮竹与杜鹃丛中的山路,一口气跑到了左大文字山顶。
我躺在赤松树树荫下矮竹丛生的野地上,气喘吁吁地平复着剧烈的悸动。的确是左大文字山的山巅,那是一座从正北保卫金阁的山。
受惊的小鸟的鸣叫声,让我恢复了清醒的意识。一只鸟剧烈地拍打着宽大的翅膀,贴着我的脸飞去。
我仰面凝望夜空,数不胜数的鸟儿啼叫着掠过赤松的树梢,点点的火花浮游在我头顶的上空。
我站起来,眺望远处山中的金阁。阵阵异常的声音从那里传来,好像爆竹的声音,也好像无数人的关节同时发出声音。
从这个地方看不到金阁的形状,只看到滚滚的浓烟和冲天的火焰。无数的火星从树丛间飞起,金阁的上空仿佛撒满了金沙一般。
我抱膝而坐,久久地凝神眺望。
当我发觉的时候,我已经满身伤痕,烧伤的或者擦伤的,鲜血正在往外流淌。手指也渗出鲜血,看样子是刚刚敲门时弄伤的。我像一匹逃离险境的野兽一样,舔舐自己的伤口。
我把手伸进口袋,掏出小刀和用手绢包起来的安眠药瓶,扔到了谷底。又从另外一个口袋里掏出香烟。我开始抽烟,就像一个人干完一件事后,经常想抽支烟小憩一样。我心想:我要继续活着!
一尊穿着法衣的坐像,左右衣袖拖得很长,右手执笏,笏偏往左手。双眼睁着,小脑袋剃光了,脖颈缩在法衣的领子中。它的眼睛在火苗的映照下闪了闪。不过,我并不害怕。其实这尊小小的偶像实在凄凉得很,它镇守在自己建造的宅邸的一角,不得不放弃昔日的统治大权。
我打开通往漱清亭的西门。前面说过,门是左右对开的,可以从里面打开。雨夜的天空比金阁的内部多些光亮。潮湿的门扉发出沉闷的吱吱声,将弥漫在微风中的深蓝色的夜气引入门内。
“义满的眼睛,义满的那双眼睛,”我纵身跳到门外,往大书院后面跑去,一路上边跑边想,“一切的行动都要在那双眼睛前进行。在那双看不见任何东西死去的证人的眼睛前……”
奔跑时,我放在裤子口袋里的东西发出了响声,是火柴盒。我停了下来,将火柴盒里塞满东西,就不会有声音了。裤子另一个口袋里装的是药瓶和小刀,用手帕裹着的,不会发出声音。夹馅面包、豆馅糯米饼,还有香烟我放在上衣的口袋里的,也不会发出声音。
后来,我进行了机械式的作业。我将堆放在大书院后门处的行李分四趟运到金阁的义满像前。首先运的是摘除了吊钩的蚊帐和褥子。其次是两床棉被,再次是皮箱和柳条箱,最后是三捆稻草。我将这些东西杂乱地堆在一起,三捆稻草夹在蚊帐和棉被之间。我想蚊帐最容易着火,便将它半摊开盖到其他行李上。
我再次返回大书院后面,捡起那个裹着不易着火的东西的包袱,直接奔向金阁东边的池畔。从这里能够看到池心的泊舟石。在几株松树的遮掩下,将就着能够躲雨。
池面映着夜空泛起微微的亮光,海藻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上面,仿佛一片陆地,仅能从那散落的细小的缝隙中看到下面的池水。雨无法在水面泛起涟漪。细雨如烟,水汽蒸腾,池子好像在无限大地向外扩展。
我将脚下的一粒小石子踢到水中,发出的水声非常响亮,简直像要将围绕在我四周的空气震裂开来。我缩起身子,凝然不动,想用这样的沉默来抵消无意中弄出的声响。
我把手伸进水中,碰上的全是湿乎乎的水藻。我先将蚊帐的吊钩从泡在水里的手中滑下去,接着是烟灰缸,也交给池水去洗刷,然后把玻璃杯和墨水瓶也用相同的方法沉了下去。该沉入水底的东西都沉完了。留在我身边的只有将这些器皿包裹起来的坐垫和包袱皮了。最后就是将这两件东西拿到义满像前,终于,只等点火了。
此时,我突然产生一阵强烈的食欲,这与我之前的预想正相吻合,反倒让我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昨天吃剩的夹馅面包和豆馅糯米饼还在衣服口袋里。我用工作服的下摆擦了一下湿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但是却吃不出味道。先不谈味觉,我的肚子正饿得咕咕叫,我慌乱地将点心塞进嘴里。我万分焦急,胸口怦怦直跳。好歹吃罢,又捧起池水喝了几口。
……我距最后的行动仅一步之遥了。为实现这一行动的长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我正站在准备的边缘,只等纵身一跃即可。只要一举手一投足,我就会大功告成,如愿以偿。
我做梦也没想到,足以吞噬我整个生涯的广阔深渊正在二者之间张开大口。
因为此时,我想进行最后的告别,便眺望着金阁。
在雨夜的黑暗中,金阁轮廓朦胧,姿影朦胧。它漆黑地矗立着,俨然黑夜的结晶体。定睛凝望,勉强能够看到三楼的究竟顶开始急剧苗条起来的造型,以及法水院和潮音洞的细长的柱林。这些过去曾带给我深深感动的细部,现在完全消融于清一色的黑暗中。
随着我那美好的回忆的增强,黑暗成了可以随意描绘幻影的画布。这黑漆漆、密实实的画布中,潜伏着我引以为美的东西的全貌。用回忆的力量,让美的细部一一地从黑暗中闪烁其光,并迅速四射开来,金阁终于在这昼夜莫辨的奇异时间的时光之下,缓缓成为清晰可见的东西。金阁从来未曾以如此完整且精致的姿态,如此通体光华地展现在我眼前。我好像把盲人的视力看成自己的视力了。金阁由于自身发出的光而变得透明,从外面也能够让人一一看清潮音洞壁顶的仙女奏乐图,和究竟顶墙上斑驳的古老金箔的残片。金阁精致的外观同它的内部浑然一体。那结构与主题的清晰轮廓,那将主题明确的细部上的用心的重复与装饰,那对照与对称的效果——这些我都可以一收眼底。法水寺与潮音洞同样宽敞的二层,尽管显示出微妙的差别,但仍处于同一处深深的屋檐的庇护之下,犹如一双相近的梦、一对相似的快乐记忆叠印在一起。原本如果只是其中之一就会容易被忘却的东西,眼下将两个上下轻易地组合了起来,所以梦就成了现实,快乐就成了建筑。不过第三层究竟顶骤然收拢的形状,使得一度得以确立的现实分崩离析,最终归顺并臣服于那个黑暗而辉煌的时代的高深的哲学。于是薄木修葺的屋顶高高隆起,金凤凰连接着无明的长夜。
建筑家对此仍旧感到不满足。他又从法水院的两边探出一间类似钓殿的玲珑剔透的漱清亭。貌似要打破均衡,他就将其赌注一股脑儿地押在了一切美的力量上。对这建筑物来讲,漱清亭是反抗形而上学的。尽管它绝非长长地伸展于地面上,但是看上去却像从金阁的中央奔往无极的远处。漱清亭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鸟,现在就展开翅膀,正从这建筑物逃往地面,遁向现实世界所有的场合。其含义是由规定世界的秩序通向无规定的东西,甚至可能是通向感觉境界的桥。是的,金阁的精灵便始于这座形似断桥的漱清亭,在成就三层楼阁之后,重新从这座桥上逃之夭夭的。为什么呢?因为地面上飘荡的巨大的感觉魅力,尽管是筑就金阁的无形力量的源泉,但这力量在秩序完全建立、美丽的三层楼阁建成之后,便再也无安居其中的耐性,只好沿着漱清亭重新逃回地面、逃回无边无际的感觉的荡漾、逃回故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了。这是我时常思考的事。每当我观赏镜湖池弥漫的朝雾和夕霭的时候,我便总觉得那里才是真正筑起金阁的巨大的感觉力量的栖居之地。
于是,美统辖了各部分的争执、矛盾以及所有的不协调,并且凌驾于它们之上!它如同用泥金在深藏青色册页上一字一字精准地抄录下来的纳经[29],是一幢用泥金在无明的长夜中修建而成的建筑物。不过,至于美到底是金阁本身,还是与包含金阁的虚无之夜属于同一性质,则不得而知!或者两者均是。美既是细部,也是整体;既是金阁,也是包容金阁的黑夜。如此一想,昔日曾经困扰着我的金阁之美的不可解,好像已经解开了一半。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审视其细部的美,诸如其立柱、栏杆、板窗、门板、花格子窗、宝形造型的屋顶……其法水院、潮音洞、究竟顶、漱清亭……地面的投影、池心的小岛群、松村以及泊舟石等细部的美,便会得知美绝对不以其细部收场,以其局部结束,而是任何一部分都蕴含着另一种美的预兆。细部之美,其本身就充满着不安。虽然它追求完美,但却不知完结,被怂恿去追寻另一种美,未知的美。于是,一个预兆连接着一个预兆,这一个个并不存在于此的美的预兆,构成了金阁的主题。这样的预兆,原来就是虚无之兆。虚无,原来就是这个美的构造。于是这些未完成的细部的美,便自然包含虚无之兆,这座用纤巧玲珑的木料构成的建筑物,恰如璎珞在风中微微飘摇一般,在虚无的预感中瑟瑟发抖。
尽管如此,金阁之美却从未中断!它的美总是在某处回响。我像一个得了耳疾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金阁之美的回响,并习以为常。若以声音作比,这座建筑物便像是连续响了五个多世纪的小金铃或者小琴。若其声断绝……
……一阵剧烈的疲劳感袭上身来。
想象中的金阁仍在黑暗中的金阁之上,清晰可见,闪闪发光。池畔的法水院的栏杆彬彬有礼地退下,屋檐下由天竺式的肘托木支撑的潮音洞的栏杆,梦幻般朝地面探出胸去。房檐白亮亮地印入池水,水波的荡漾让倒影也起伏不定。斜阳辉映或者月光照耀下的金阁,之所以像一种神奇地流动的东西,一种展翅欲飞的东西,就是由于这水光的作用。坚固的形态由于荡漾的水波的映照而得到了解放。此时,金阁好像是用永恒飘动的风、水和火焰般的材料筑成。
金阁的美无与伦比。我知道不堪的疲劳来自何处。美利用最后一次机会再度大显神威,试图用以往无数次袭击过我的无力感束缚住我。我手脚瘫软。直到刚刚,已经同行动近在咫尺的我,再次远远退回。
“万事俱备,只差行动,”我自言自语,“既然行动本身完全处于梦幻之中,我既然已经完全在梦幻中生活,那么还有行动的必要吗?这不是徒劳无功的事吗?”
柏木所言或许是对的,他说,让世界发生改变的,并非行为而是认识,并且是一种可以使人尽最大限度地模仿行为的认识。我的认识便属于这一种,并且真正使行为变得无效的也是这种认识。如此看来,我这么长时间的周密的准备,岂不是完全为了“不行动也未尝不可”的这一最后的认识吗?
请看一下吧,对我来说,行为现在不过是一种剩余物。它已脱离我的人生,脱离我的意志,犹如一架冰冷的铁制机械在我面前等待我去启动。这样的行为和我,俨然毫无关系。至此为止是我,从此往前则不再是我了……我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变得不是自己呢?
我倚靠在松树上,树干湿冷的肌肤使我心神荡漾。我感到这样的感觉、这样的冰凉便是我本人。世界静止不动,无欲无望,我如愿以偿了。
“这剧烈的疲劳是怎么回事呢?”我想,“总感觉周身发热、疲倦,手无法自由活动。我肯定生病了。”
金阁依然光辉灿烂。如《弱法师》[30]中的俊德丸看到的日落时分,面朝极乐净土冥想中的景致。
俊德丸双目失明,在黑暗中见到了夕晖翩舞的难波海。天气放晴时,甚至还看到夕阳映照下的淡路绘岛、须磨明石、纪之海……
我只觉得浑身麻痹,泪水涟涟而下。就这样一直到天亮,即使被别人发现也没关系了。我可能会保持沉默,不去辩解什么。
……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叙述关于我从幼年开始记忆的无力,但我应该说突然苏醒的记忆也带给了我死而复生的力量。过去,不只是将我们拖回过去的境地。过去的各种回忆,数量固然不多,不过有的地方安有强力弹簧,一旦现在的我们同其接触,发条便会立马伸长,把我们弹回未来。
身体麻痹了,可心灵仍在某处摸索回忆。某些语言偶然泛起又消失了。心灵的手眼看就要够到了,却又倏忽不见了……那些语言在召唤我。大概是为了激励我而正向我走近。
向里向外,遇者便杀。
这就是《临记录》“示众”这章最出名的一节的第一行的内容。接着语言流畅地出来了:
遇佛杀佛,遇祖杀祖,遇罗汉杀罗汉,遇父母杀父母,遇家眷杀家眷,始得解脱。不拘于物而潇洒自在。
这段话将我从深陷的无力中一举弹出。我顿时感到全身充满了力量。尽管如此,心灵的一部分却执着地告诉我,今后我应该做的事将以徒劳告终,我的力量变得不害怕徒劳了。因为是徒劳,才应该做。
我卷起身旁的坐垫和包袱皮,夹在腋下,起身望了望金阁。金碧辉煌的梦幻金阁开始光彩黯然。栏杆逐渐被黑暗吞没,林立的柱子也依稀莫辨。水光消失,屋檐内侧的反光也不见了。没过多久,细部也彻底融入黑夜中,金阁只剩下黑魆魆的朦胧轮廓。
我拔腿便跑。绕金阁北侧飞奔,我脚步熟练,没有摔倒。黑暗不停地在扩展,为我引路。
我跑过漱清亭,从金阁两侧的门板纵身跳进了两扇打开着的大门中,把腋下的坐垫和包袱皮扔到堆放在一起的行李堆上。
我的心兴奋地怦怦直跳,湿手微微发抖。火柴也湿了。第一根没有划着。第二根刚刚划着又折断了。划第三根的时候,我用手挡住风,火光从指缝间透出光亮,划着了。
我寻找稻草的位置,因为刚刚我把这三捆稻草四处乱塞,眼下已经不记得塞到何处了。等我找到的时候,火柴也已经燃尽了。我原地蹲下来,这次是两根火柴一块划着的。
火苗描绘出稻草堆的复杂形影,浮现出明亮的荒野般的颜色,浓重地向四面八方扩展。接着,火苗隐没在腾起的烟云中。没想到远处蚊帐的绿色开始膨胀,烈火熊熊燃烧,我感觉周围陡然变得热闹起来。
此时,我的头脑无比清醒。火柴数量有限。这次我走去了另一个角落,小心翼翼地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另一捆稻草。腾起的火苗给我以安慰。过去我与朋友焚火时,我就非常擅长点火。
法水院内部晃动着巨大的影子。中央的弥陀、观音、势至三尊佛像被照得全身通明。义满像的双眼炯炯发光。这尊木像的影子也在背后摇摇晃晃。
我几乎无法感觉到热度。我看见火已确实烧到香资箱上,心想:已经没问题了。我完全忘记了我的安眠药和短刀。突然我心中掠过一种“要死在烈火包围中的究竟顶中”的念头。于是,我从大火中逃了出来,跑上狭窄的楼梯。潮音洞的门为何会开着?我没有怀疑。原来是值班老人忘记关二楼的门。
烟雾从我的背后紧随而来。我一阵咳嗽,看了一眼据说出自惠心[31]之手的观音像和仙女奏乐藻井图案。弥漫在潮音洞中的烟雾越来越浓了。我继续上了一层楼,准备推开究竟顶的门。
门推不开。三楼的门锁得结结实实。
我敲这扇门。敲门声十分激烈,但是我却听不到。我使劲地敲。因为我感觉会有人从究竟顶的北侧帮我打开门。
此时,我梦到究竟顶的原因,的确是因为它是我的葬身之地。浓烟已经逼近,我好像乞求救命似的急速地拍起门来。门的另一边,不过是个三间四尺七寸见方的小屋而已。而且,此时我悲痛地做了个梦,但是现在金箔已经基本剥落,起初小屋中应该是金碧辉煌的。我一边敲门一边想:我无法解释我多么憧憬这光芒四射的小屋!总之,我想,只要进去即可。只要进这金色的小屋就可以了……
我用尽全力敲门。只用手还觉得不够,我直接用身体撞了上去,门还是没有打开。
潮音洞中的烟雾已经四下弥漫。足下响起哔哔剥剥的燃烧声。烟把我呛得几乎要窒息了。我一边不断地咳嗽,一边不停地敲门。门依旧没有打开。
刹那间,我意识到自己实际上已被拒绝的时候,毫不迟疑地飞身下楼。从浓烟的旋涡中一直下到法水院中,多半是从火中钻出来的。好歹到达西门,一跃而出。然后我就像韦驮天[32]一样飞奔起来,连我自己都不清楚要奔向哪里。
……我一路飞奔,简直想象不出持续跑了多久。我也记不起路过的地方了,只怕是从拱北楼的一侧跑出北面后门,再经过明王殿旁,跑上了矮竹与杜鹃丛中的山路,一口气跑到了左大文字山顶。
我躺在赤松树树荫下矮竹丛生的野地上,气喘吁吁地平复着剧烈的悸动。的确是左大文字山的山巅,那是一座从正北保卫金阁的山。
受惊的小鸟的鸣叫声,让我恢复了清醒的意识。一只鸟剧烈地拍打着宽大的翅膀,贴着我的脸飞去。
我仰面凝望夜空,数不胜数的鸟儿啼叫着掠过赤松的树梢,点点的火花浮游在我头顶的上空。
我站起来,眺望远处山中的金阁。阵阵异常的声音从那里传来,好像爆竹的声音,也好像无数人的关节同时发出声音。
从这个地方看不到金阁的形状,只看到滚滚的浓烟和冲天的火焰。无数的火星从树丛间飞起,金阁的上空仿佛撒满了金沙一般。
我抱膝而坐,久久地凝神眺望。
当我发觉的时候,我已经满身伤痕,烧伤的或者擦伤的,鲜血正在往外流淌。手指也渗出鲜血,看样子是刚刚敲门时弄伤的。我像一匹逃离险境的野兽一样,舔舐自己的伤口。
我把手伸进口袋,掏出小刀和用手绢包起来的安眠药瓶,扔到了谷底。又从另外一个口袋里掏出香烟。我开始抽烟,就像一个人干完一件事后,经常想抽支烟小憩一样。我心想:我要继续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