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wx.cc,唯一战胜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374章:恐慌的美国
告别父老离家去,参军入伍最光荣。君不见,边疆战事久未息,吾亦当为众人先。抛洒热血建伟业,只愿华夏永安宁。君可知,大汉昏睡数百年,吾辈今日恍然觉,蛮夷胡虏竟称王,欺我大汉无传承,肆虐汉土意猖狂。他日深仇犹未雪,吾辈岂可且偷生,踏平寇土待何时。今以此歌与君听,男儿生来当刚烈,建功立业在今朝,参军入伍是正途
全国各地,此时依旧有招兵宣传,私底下的号召方式也各式各样,而且很是极端的民族主义宣传方式。
而在舆论上,中华帝国则是宣扬仁爱,当然,这东西是用来忽悠别人的,所以帝国只是表面上喊几嗓子,下面却是在搞另外一套。
儒家之所以能够在古代建立正统地位,那是因为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尽管儒家不如道家优秀,但道家无法建立一个社会秩序,这是道家最大的弱点。
儒家的君臣父子,常伦朝纲,春秋大义等等,都是为了统治集权需要,仁爱等等七七八八的东西,也都是统治者用来忽悠百姓的。
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却出现了一个非常让人无语的现象。
那就是在统治者忽悠臣子和百姓时,统治者也反过来被臣子们给忽悠了。作为皇帝,也是要受教育的。
而皇帝受的教育,很多都是儒家教育,以明代来说,翰林院学士每隔多少天就给皇帝来一次讲课,给皇帝灌输种种儒家的东西,皇帝整天在宫中,接触外面的世界都是靠这些臣子的口述之类的,结果一个个都被愚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汉唐时期,中国还能不断向外扩张,而在宋明时期,则基本上不扩张了。
汉唐时期虽然儒家也是正统地位,但统治者起码还没有被忽悠掉。
宋明时期,可以说是儒家忽悠的巅峰,整个社会都被忽悠了,所以也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君主集权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内部统治地位很稳固了,起码在内部来说,想要篡位却是很难的。
当前中华帝国可谓是在内部否定了儒家,但表面上却又宣扬儒家思想,这种宣扬主要是用来忽悠外国佬的,自己就不用太入戏了。
又到招兵的时候了,大量的青年已经摩拳擦掌,纷纷前往报名。
每年帝国招兵,场面都十分的火爆。
对于那些错过了入学年龄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目前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得有文化,要想获得文化,一个是去成人学校,或者夜校就读。另外一个就是参军入伍,若能在军中建立军功,那将前途大好,就算不留在军中,退伍了也极易找到一份好工作。
此时帝国有诸多参军入伍而获得成功的例子。
帝国成立之后,帝国对于烈士家属的补偿最为丰厚,抚恤金年年都有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钱自然一定程度上是慢慢贬值的,加上个人劳动收入的增加,烈士的抚恤金自然也是年年在加。
每一次提高抚恤金,那些已阵亡的烈士也都有增发。
不过那些是帝国成立之前的烈士们享有的待遇,那些烈士可谓是开国功臣,帝国自然不会让人寒心。
同时帝国对于那些没有阵亡的开国功臣们的封赏也是很丰厚的,不过主要是对普通士兵的奖励。
那些军官,多都是以升军衔来进行奖励,那些奖励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是很丰厚的,对那些军官来说并不是很多。
这也是帝国一贯的手段,团结底层,制衡上层。
跟随元首在建安起家的士兵,最差的此时都已经是个中尉了,不过在职务上,有的还只是排长。
能力上不去,自然不会提太高的职务,但跟随元首草创事业的功劳又不能不赏,所以把军衔提上去,等于是把军饷提上去。
而那些有能力的,只要一打仗,马上把职务提上去。
虽然说如今参军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但却并不意味着参军就没有前途。此时帝国还未开始封爵呢
以帝国的很多现象表明,真正的封赏还未到来。
等我们中华帝国称霸全球,才是帝国大封天下的时候。
社会各界普遍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毕竟无风不起浪,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夏钧所许诺的。
当初帝国成立时,本应大加封赏的才是,不过夏钧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此时封赏了将士,只会消除他们的上进心。
帝国成立之后,三军将士并非没有目标,新的目标只有一个称霸世界
夏钧给将士们画了个大饼,从而再次激励全军的奋斗精神。
这样的做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反效果倒是没有,毕竟夏钧说不到享受的时候,而自己做了很好的带头楷模作用,下面的将士自然没有什么想法。而且帝国三军是有理想的,共同的理想可以使人团结。
虽然说,此时参军并非能够想当初那样很容易就能当上军官,但也并不是没有机会的,只要有能力,还是可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帝国的内陆省份的那些错过了受教育年龄的青年,都将参军入伍看作一个良好的出路。
而在沿海省份,以及一些早期就纳入华东政府管理的省份,那些错过了入学年龄的青年有的已经被招入军伍,有的则进了成人学校,然后学了一门技术,成为了工人,基本上已经消化掉了。
往年,帝国招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毕竟往年入伍的人也不少,而兵额有限,自然是选了又选。
而如今情况不同了,帝国对于报名参军的青年,只要是身体素质上差不多就召入军伍,甚至是身体素质差一些的也要。
因为帝国今年将扩招生产兵团,那些身体素质差一些的,则招入生产兵团之中。
这些生产兵团主要从事的生产项目,除了传统的农业,目前还加入了工业生产。即便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也都是用了最先进的技术。
帝国在招收这些生产兵团兵员时,主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让这些没有文化的青年能够在军中学到文化,并且学到有技术含量的生产技术,以便他们退伍后能有一技之长,给他们提供晋升中产阶级的阶梯。
这个政策主要是面对内陆地区,而沿海地区,目前入伍的都是义务兵,全是学校里出来的。
华东各省,算下来已经各有十年的教育发展,目前适龄的兵源都是学生了。
内陆地区的青年,就算是进了夜校,也不如入伍学习,毕竟入伍之后可以接触到来自全国各省的战友,而且可以去边疆等地区,可以让他们开拓眼界。同时军队对人的改造,并不是夜校能够相比的。
生产兵团的建立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减轻军备负担,毕竟这些生产兵团平时的生产也是可以产生效益的,这些效益将花在生产兵团的装备训练消耗等花费上。
作为回报,帝国给生产兵团的士兵们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退伍后可享受更高级的创业指导。
同时培养这些内陆的子弟兵们创业,是有助于发展内陆经济的,为此帝国还专门出台了各种内陆退伍士兵回乡创业的扶持政策。
义务兵制度,目前只适用于沿海等地区,针对的是在校学生。而内陆地区,则暂时没有采取义务兵制度,这还需要再等几年。
在沿海地区,义务兵制度也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得参军,而是身体素质过关的才招入军中,只需服役两年。
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已经接受过了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在列队等方面都没问题,对基本的枪械操作上也没有什么问题,入伍后重点训练项目就是一些更深入的军事战斗技巧。
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已经演变成了陆空一体的运动战,战争的形式已经改变为使用空军火炮战车进行强行突破,然后进行纵深穿插包围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步兵已经退为次要位置,主要的战斗就是对敌人进行穿插包围后的近... -->>
第374章:恐慌的美国
告别父老离家去,参军入伍最光荣。君不见,边疆战事久未息,吾亦当为众人先。抛洒热血建伟业,只愿华夏永安宁。君可知,大汉昏睡数百年,吾辈今日恍然觉,蛮夷胡虏竟称王,欺我大汉无传承,肆虐汉土意猖狂。他日深仇犹未雪,吾辈岂可且偷生,踏平寇土待何时。今以此歌与君听,男儿生来当刚烈,建功立业在今朝,参军入伍是正途
全国各地,此时依旧有招兵宣传,私底下的号召方式也各式各样,而且很是极端的民族主义宣传方式。
而在舆论上,中华帝国则是宣扬仁爱,当然,这东西是用来忽悠别人的,所以帝国只是表面上喊几嗓子,下面却是在搞另外一套。
儒家之所以能够在古代建立正统地位,那是因为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尽管儒家不如道家优秀,但道家无法建立一个社会秩序,这是道家最大的弱点。
儒家的君臣父子,常伦朝纲,春秋大义等等,都是为了统治集权需要,仁爱等等七七八八的东西,也都是统治者用来忽悠百姓的。
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却出现了一个非常让人无语的现象。
那就是在统治者忽悠臣子和百姓时,统治者也反过来被臣子们给忽悠了。作为皇帝,也是要受教育的。
而皇帝受的教育,很多都是儒家教育,以明代来说,翰林院学士每隔多少天就给皇帝来一次讲课,给皇帝灌输种种儒家的东西,皇帝整天在宫中,接触外面的世界都是靠这些臣子的口述之类的,结果一个个都被愚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汉唐时期,中国还能不断向外扩张,而在宋明时期,则基本上不扩张了。
汉唐时期虽然儒家也是正统地位,但统治者起码还没有被忽悠掉。
宋明时期,可以说是儒家忽悠的巅峰,整个社会都被忽悠了,所以也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君主集权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内部统治地位很稳固了,起码在内部来说,想要篡位却是很难的。
当前中华帝国可谓是在内部否定了儒家,但表面上却又宣扬儒家思想,这种宣扬主要是用来忽悠外国佬的,自己就不用太入戏了。
又到招兵的时候了,大量的青年已经摩拳擦掌,纷纷前往报名。
每年帝国招兵,场面都十分的火爆。
对于那些错过了入学年龄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目前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得有文化,要想获得文化,一个是去成人学校,或者夜校就读。另外一个就是参军入伍,若能在军中建立军功,那将前途大好,就算不留在军中,退伍了也极易找到一份好工作。
此时帝国有诸多参军入伍而获得成功的例子。
帝国成立之后,帝国对于烈士家属的补偿最为丰厚,抚恤金年年都有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钱自然一定程度上是慢慢贬值的,加上个人劳动收入的增加,烈士的抚恤金自然也是年年在加。
每一次提高抚恤金,那些已阵亡的烈士也都有增发。
不过那些是帝国成立之前的烈士们享有的待遇,那些烈士可谓是开国功臣,帝国自然不会让人寒心。
同时帝国对于那些没有阵亡的开国功臣们的封赏也是很丰厚的,不过主要是对普通士兵的奖励。
那些军官,多都是以升军衔来进行奖励,那些奖励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是很丰厚的,对那些军官来说并不是很多。
这也是帝国一贯的手段,团结底层,制衡上层。
跟随元首在建安起家的士兵,最差的此时都已经是个中尉了,不过在职务上,有的还只是排长。
能力上不去,自然不会提太高的职务,但跟随元首草创事业的功劳又不能不赏,所以把军衔提上去,等于是把军饷提上去。
而那些有能力的,只要一打仗,马上把职务提上去。
虽然说如今参军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但却并不意味着参军就没有前途。此时帝国还未开始封爵呢
以帝国的很多现象表明,真正的封赏还未到来。
等我们中华帝国称霸全球,才是帝国大封天下的时候。
社会各界普遍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毕竟无风不起浪,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夏钧所许诺的。
当初帝国成立时,本应大加封赏的才是,不过夏钧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此时封赏了将士,只会消除他们的上进心。
帝国成立之后,三军将士并非没有目标,新的目标只有一个称霸世界
夏钧给将士们画了个大饼,从而再次激励全军的奋斗精神。
这样的做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反效果倒是没有,毕竟夏钧说不到享受的时候,而自己做了很好的带头楷模作用,下面的将士自然没有什么想法。而且帝国三军是有理想的,共同的理想可以使人团结。
虽然说,此时参军并非能够想当初那样很容易就能当上军官,但也并不是没有机会的,只要有能力,还是可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帝国的内陆省份的那些错过了受教育年龄的青年,都将参军入伍看作一个良好的出路。
而在沿海省份,以及一些早期就纳入华东政府管理的省份,那些错过了入学年龄的青年有的已经被招入军伍,有的则进了成人学校,然后学了一门技术,成为了工人,基本上已经消化掉了。
往年,帝国招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毕竟往年入伍的人也不少,而兵额有限,自然是选了又选。
而如今情况不同了,帝国对于报名参军的青年,只要是身体素质上差不多就召入军伍,甚至是身体素质差一些的也要。
因为帝国今年将扩招生产兵团,那些身体素质差一些的,则招入生产兵团之中。
这些生产兵团主要从事的生产项目,除了传统的农业,目前还加入了工业生产。即便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也都是用了最先进的技术。
帝国在招收这些生产兵团兵员时,主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让这些没有文化的青年能够在军中学到文化,并且学到有技术含量的生产技术,以便他们退伍后能有一技之长,给他们提供晋升中产阶级的阶梯。
这个政策主要是面对内陆地区,而沿海地区,目前入伍的都是义务兵,全是学校里出来的。
华东各省,算下来已经各有十年的教育发展,目前适龄的兵源都是学生了。
内陆地区的青年,就算是进了夜校,也不如入伍学习,毕竟入伍之后可以接触到来自全国各省的战友,而且可以去边疆等地区,可以让他们开拓眼界。同时军队对人的改造,并不是夜校能够相比的。
生产兵团的建立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减轻军备负担,毕竟这些生产兵团平时的生产也是可以产生效益的,这些效益将花在生产兵团的装备训练消耗等花费上。
作为回报,帝国给生产兵团的士兵们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退伍后可享受更高级的创业指导。
同时培养这些内陆的子弟兵们创业,是有助于发展内陆经济的,为此帝国还专门出台了各种内陆退伍士兵回乡创业的扶持政策。
义务兵制度,目前只适用于沿海等地区,针对的是在校学生。而内陆地区,则暂时没有采取义务兵制度,这还需要再等几年。
在沿海地区,义务兵制度也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得参军,而是身体素质过关的才招入军中,只需服役两年。
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已经接受过了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在列队等方面都没问题,对基本的枪械操作上也没有什么问题,入伍后重点训练项目就是一些更深入的军事战斗技巧。
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已经演变成了陆空一体的运动战,战争的形式已经改变为使用空军火炮战车进行强行突破,然后进行纵深穿插包围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步兵已经退为次要位置,主要的战斗就是对敌人进行穿插包围后的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