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wx.cc,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二十六章攻入山西
可如今辽东军马已冲入固关,李双喜已再无回天之力,还有何面目去见李自成?再说从山海关一路撤下来,双喜亲眼看到自己往日的兄弟先后战死,整个大顺只剩下自己和丞相牛金星、小张侯等几人勉强支撑,特别是到太原之后,父皇因接连的大败,心智受了影响,再也不是往日的那个把天下百姓放在心上折父皇,不然决下会下那屠城令。双喜看不到大顺的希望,他不知大顺将来的出路在何处,与其每日为了不知所谓的理由劳累不已,还不如战个痛快。一咬牙,双喜率领着仅剩的三百多亲卫向着许立迎了上来。许立却不会给双喜一点机会。自冲进关门以来,许立根本没有看到一个象样的对手,只有四处乱逃的败军,早知如此自己便不该与其他人抢这个机会,枉自己还答应了许有利那么多条件,真是亏大了。当他看到终于有人迎自己的大军时,许立不惊反喜,自己的战刀到此时还未曾染过血迹,回去说起来必叫人齿笑,当下阻止了身边抬枪要射的亲卫,高叫了声:“亲卫营,跟我冲!其他人继续追击敌军,战场便留给步兵的弟兄们去打扫吧!”许立率领着三千亲卫以泰山压顶之势杀向双喜和他的三百骑兵,双方交手的一刻,双方眼中都透着凶光,只是大顺军毕竟人少势单,又是疲兵,那里是辽东军的对手,转眼间便有大半军卒被杀落马下。而许立则早就盯上了双喜,可怜双喜还不知道自己竟已被一只血狼睁上,刚刚挥刀斩伤了一名辽东军的手臂,不料一支雪亮的马刀已斩向他的后颈,只听到一声:“去死吧!”双喜便觉得头颈一痛,已失去了知觉,只有一颗斗大的头颅飞向半空。
还略稚嫩的脸上却不见一丝痛苦,只有解脱后的轻松。辽东军顺利破了固关,追着大顺败军一路杀到平定州。而此时平定州中的大顺守军也得知辽东军已杀破固关,正向平定州进来,这些临时征招的大顺军,无人敢再守在平定州。家在外地地,立即出城返乡,而家在城中的立即换下大顺军服,充当百姓。准备献城投降。所以当许立率军来到平定州城门下时,未等他开口。城上百姓看到许立所打旗号,便已打开城门,迎接辽东军入城。许立名为血狼,虽然嗜血,却不鲁莽,他可不想被人在城中包了饺子,先派人入城打探城中虚实,待探骑回来禀报说,城中己无大顺军。全城百姓正燃放鞭炮,喜迎辽东军入城后,许立这才率大军入城,接管了全城防务,静待吴三桂大军到来。吴三桂虽也早料到李自成的大顺已是穷图末路,却没想到他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面对自己十几万大军,只派出一万军卒驻守固关,竟没有一点后援。真不知他是实在无兵可派,还是对李双喜有着绝对信心。辽东军向来都是以少胜多,可没想到这次竟是杀鸡用了牛刀,用两团人马来打固关,战斗结束之快,让吴三桂也有些措手不及,当许立已杀到平定州时,吴三桂及许有利的中军不过刚出真定城。为防大顺临死反扑。吴三桂令祖大寿暂驻固关,等着与自己中军会合,又命许立率军驻守在平定州,等自己到来。同时命何可刚留一连军卒守在真定,对大明军卒进行整编,其余大军立即转进平定州,准备一举拿下山西。
当天夜里,吴三桂的大军终于抵达平定州,同时另一路兵马也有消息传来。奉命攻打大同的吴宇和祖泽远从紫荆关入山西,经广昌、灵丘、浑源直扑大同。辽东军这一路沿途各城本也有大顺守军,可李自成为了集结优势兵力,特命陈永福到大同后立即招集各路兵马,驻守大同。在李自成看来,只要大同还在大顺手中,辽东军便不敢南下。可如此以来各城所仅剩不到百名大顺军,看到辽东大军几万人马前来,谁敢拦其锋锐,就算有人还想据城死守,也早被城中百姓擒下,辽东军直到大同城下,竟未遇一战,沿途各城俱是望旗而降,吴宇和祖泽远商议之下,不得不在各城派出部分军卒,维持城中秩序,使得两团实力有所下降。好在大同守将陈永福虽然召集了不少人马,可在辽东军百余门骑兵炮的攻击下,根本无力抵抗,平射的骑兵炮仅是一轮齐射便已攻破大同城门,城中守军原本就是明军,或是被强抓来地壮丁,只是迫于大顺淫威才不得不听其调遣。如今辽东大军兵临城下,看到旗贴鲜明,盔甲整齐的辽东军,他们那里洞天福地有抵抗之心。陈永福感念李自成地知遇之恩,拼死抵抗,可无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下将士无人肯有死力,仅他人一又岂能只手擎天?大同之战不过半个时辰,吴宇和祖泽远便分从东西两城门杀入城中,站在城头督战的陈永福看着城中军民无不跪地气降,也知大势已去,自己本是明将,后投了顺军,如今还有何面目再次投降?双眼一闭,竟从城头跳落下来,一命呜呼。吴宇和祖泽远占了大同,未及休整,便已率军南下,按时间估算,现在应该已过雁门关,顶多两日便可开到太原城下。吴三桂见信后大喜,不过吴宇和祖泽远所率的是野战军,可不能长时间留在各城维护治安。吴三桂立即书信一封,派人连夜送回北京,让京中各部立即派人接收各城,又命留守辽东的官员加紧运送粮草入关,以救济各地百姓。
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即定计划,吴三桂放缓了前进步伐,等着吴宇和祖泽远率军赶到。吴三桂也知道,自己若是连夜发兵太原,很有可能将李自成堵在城中。可这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自己还要利用他冲击南明所辖各省,自己才能渔翁得利。封建王朝持续了几朝几代,到大明朝已有近千千的历史,巨大的历史惯性让封建思想深入全国百姓心中,特别是在大明这些士绅、官员心中更是根深地固,吴三桂在辽东能够顺利进行改革,是因为关外都是饱受战乱之苦,每日过着朝不保夕的苦命人,他们只要能有衣穿,有饭吃,其他的都不在乎。可南方却一直是大明朝经济的中心,世家、官商的势力宠大,要想进行改革,阻力重重,只有让他们饱受战乱之苦,他们才会更加珍惜之后来之不易的和平,只有让大顺军将战争最残酷的一面展现给那些各地的士绅、举子,才能彻底打破一直拷在穷苦百姓身上的枷锁。辽东军的一封封喜报便是大顺的一封封告急战报,李自成拿着手中的告急文书终于坐不住了,大同失守,固关失守,平定失守,如今辽东军距自己已不过六十余里,只要两三个时辰便可兵陈太原城下,这怎能不叫李自成着急。而陕西、湖南两省至今还未传回任何有利消息,也不知他们征兵、征粮两件大事时展的如何了,不过自己却已实在等不起了,如今太原城中仅有军卒不过两万有余,其中六成都是临时征招的,战力实在有限,不过就是再精锐的军队,李自成也没有信心凭两万军卒便可对抗十万辽东大军。
牛金星更是苦劝李自成,道:“万岁,如今辽东军近二十万大军入晋,可咱们在此兵力全算上也不足人家的一半,大多又是临时征召的百姓,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陕西、湖南援军又迟迟不到,咱们还是赶快撤吧!”
李自成本想死守太原,以待援军,可城中仅有的这点人就算能守上十天半月。最后也是难逃城破人亡的命运,无奈之下,只得收拾行囊,率军连夜出城逃往陕西长安府。六月初八,从大同南下的吴宇、祖泽远也已赶到太原城外二十里处,吴三桂得信后率军西进,两路兵马合到一起,将太原团团围住。未等城外辽东军开炮攻城,城中大顺守将见事不可为。主动开城投降,辽东军兵不刃血取了太原城。随后吴三桂留祖大寿、何可刚的步兵团在山西征讨各城。又命吴宇率军北上出关,绕路关外,从榆林卫入陕,攻打延安府,其余各部随吴三桂一路西进,直奔陕西门户潼关。吴三桂大军刚刚行到山西、陕西边境潼关处,便听闻山西全境已传檄而定,大部分县城未等辽东军到达,城中受尽大顺蹂躏的百姓便已将大顺留守军卒杀死。树起大明旗帜,并派人到太原府请降,请求大明重新派出官员,接管本县。
吴三桂得报后,长叹一声,对身边众将道:“自古以来,便有民似水、君似舟之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也是人人皆知,可这天下到底又有多少人能将这句话真的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他李自成本也是受苦百姓,可他成为了一方之主后便忘了当初受苦地日子,竟会放任部下任意妄为,才致有今日之败。你等且要记住这个教训,不论到了什么时侯,这老百姓都是咱们的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切切不可轻辱之!”回到长安的李自成刚刚安顿下来。便有信使来报,吴三桂未折一兵一卒,便已占了山西全境。李自成听后大怒,没想到自己一走。留守的这些军卒如此不堪,竟不战而降。可他也不想想,而对辽东十几万大军,又有几百门火炮攻城,别说只有不到万人的太原府,就是他自己亲率二十万大军,又能怎样?相信也难逃败亡一途。陕西毕竟是李自成的家乡,在这里李自成的声望明显强了许多,李自成派人在全省征兵以来,已征集大军达十万之众,虽然其中大多都是普通百姓,只是为了一口饱饭才不得不应征入伍,可这还是让李自成看到了一些希望。只要自己能守住陕西,吴三桂率军久攻不下,必然会转移视线,而南明却已早就派大军守在湖广、南京,以防吴三桂大军,只要北明、南明交上手,自己便有了喘息之机,若是能让他们两败俱伤,自己便可螳啷捕蝉,黄雀在后,最后出陕西,收拾乱局。为此李自成特命大伤初愈的小张侯率五万大军守在延安府,又命大难不死,历时一月之久方逃回陕西的刘堂率三万大军驻守潼关,而他自己率十几万大军守在长安,准备随时支援两地。
潼关以水得名,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地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潼关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地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吴三桂率军赶至潼关城下时,李自成也早得到消息,亲率十万大军支援潼关,想要凭借这座天堑阻吴三桂于关外,迫使他继续南下,攻打湖南,直至与南明接战。面对潼关,吴三桂虽有必胜反握,可自己所率大部分为骑兵,攻城非其强项,若是强攻必然损失惨重。祖大寿、何可刚还留在山西,赶到此处尚需时日。因此吴三桂一方面派许立率团北上,会合吴宇,加快攻伐速度,争取从北攻入陕西,只要吴宇顺利攻破延安府,便可直达长安城下,潼关便也失去了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吴三桂率军在潼关城外二十里处,积极备战,一旦祖大寿和何可刚赶到便可强攻懂关,驱赶着李自成率军继续南下,冲入到南明的地盘,以达成自己的战略意图。六月十五,得到命令的祖大寿率全团已赶到潼关,会合了吴三桂大军,准备强攻潼关,而何可刚则率团镇守山西,以防止有溃败逃入山林的大顺贼军死灰复燃。
吴宇和许立也早已顺利从榆林卫入陕,不过有小张侯奉命驻守延安府,见辽东骑兵势大,而自己多是步兵,无法与辽东军进行野战,只得率全军退回延安城。吴宇和许立急着率军南下,攻打长安,无瑕攻坚,最后二人商议,分兵两路,吴宇留在延安府围困府城,许立则率团南下,直奔长安,以逼迫李自成放弃陕西,退走湖广。李自成率军在潼关接到明军几万骑兵已经由榆林卫入陕的消息,大惊失色,知道自己再守在潼关也无用处,若等明军南下到长安,攻下长安城,自己守在潼关孤城,恐怕再想走就难了。只得率刘堂及十万大军退回长安,只留下副将马世耀率万余人守在潼关城,以掩护大军撤退。前,李自成反复叮嘱马世耀,定要死守潼关险要地方,拖住敌人,能够拖多久就拖多久,以便长安城中军民从容退出。马世耀在李自成率军走后,便将潼关城外董杜原一带的守军全都撤了,敛兵城内,想要拒城死守。不料此举正合了吴三桂之意,先是不战而占领了董杜原要地,一直到潼关西南的金盆坡,都驻了军。祖大寿率军驻在金盆坡上,居高临下,从西南包围了潼关城,一门门新式火炮对准了城内,只是一轮试射,便已让关中守军死伤惨重,而关中的大顺军却根本无法反击,马世耀知道潼关已守不住了,只得率军投降。
李自成率军退出潼关时便知陕西已不可久呆,返回长安便已开始着手撤军准备。准备从蓝田走商州、武关,逃往湖广,只是没想到潼关这么快就失守了,一切打算都被打乱。李自成连夜在皇宫中召集众将,商议撤军之事。此时长安百姓也都知道了这一决定,只是李自成未走,尽管人心惊惶,害怕明军到后会惨遭杀戮、掳掠和**,但市面上还保持着平静。没有兵丁和坏人扰乱治安,也没有纷纷向乡下逃走的情况。全城在几天前就已经戒严。各衙门比平时戒备得更加森严。各街道路口增添了岗哨,不时有骑马的巡逻队从街上走过,表情庄严,含着杀气,带队的军官怀中抱着黄套令箭。紫禁城的四门外边都站立着两行明盔亮甲的武士,钟楼、鼓楼和城门楼上站立着弓弩手、火铳手。不仅午门附近,连东华门和西华门前边的街道,都严禁行人通过。夜间,大顺军仅剩的几名将领聚在一起。皇后高桂英也在其中。李自成看看眼前仅剩的牛金星、刘堂、尚炯、高桂英几人,长叹口气,想想半年前,自己决定挥军北上时,帐中尚是人才济济,可今日众多兄弟却大多已是天人永隔,而小张侯被困延安府,生死不知,这怎么不让他感慨万千。“如今吴三桂所率地明军已分从延安府和潼关入陕。陕西不可久留,咱们只能暂避其锋,东入湖广,以求自保。”
“万岁,臣愿率军驻守长安,为万岁阻拦敌军,以保万岁安全。”刘堂也知眼前形式危急,主动请命道。李自成摇摇头。道:“辽东军有火炮助阵,威力甚大,长安府不可守,不然被其围困。再想突围,恐怕势比登天,只是白白折了军卒性命。因此咱们此次撤军,兵分两路,丞相随我率十万大军吸引吴三桂大军,夫人由刘堂护送,从小路入湖广,沿途各地尚有许多军卒,夫人可以聚集兵卒到时咱们在湖广会师。”“万万不可。”高桂英听后急道:“皇上往湖广去,前有左良玉拦路,后有吴三桂的大军追赶,困难比我大得多啊!只要皇上平安,咱们的大顺就不会亡。在潼关南原战败突围的时候,我同皇上分手,敌人尚且不奈我何。今日吴三桂又能将我奈何!让能够作战的人都跟随皇上去吧。”
李自成叹口气道:“今日情势与数年前完全不同。
夫人此去,身边兵微将寡。大约十多天后,才能有数万得力人马赶到夫人身边,倘若在十天之内泄露了行踪,敌人只用三五千精骑穷追不舍,不惟夫人一身安危可优,所图谋的大事也将坏了。”说完李自成看了一眼牛金星,牛金星立即从怀中取出一个封套,从里边抽出一张纸,摊在桌上。高桂英一看,原来是一张草草画成的地图,心中开始明白。牛金星指着地图,小声解释。原来这一张地图,标出了许多地名,什么地方有什么将领,现在手头有多少人马,都写在上边。“从此往西往南,许多地方都还有驻防的人马。有些地方三千五千,有些地方一千两千,也有只剩下几百人的。我已经分头派人星夜传皇上密旨,火速向汉中、保康收拢。只是皇后一路上还需小心,万万不可让敌军发觉。”
高桂英指着地图说:“从往湖广去,不是有王光恩兄弟地人马在郧阳一带挡住了路么?除非把他们打败,否则如何能够同皇上会师?”牛金星低声道:“臣正要说出这以后怎么走法。干万不能走郧阳这条路,不能同王光恩兄弟作战,那样一则会耽误时间,二则会损伤我们的人马。万一在郧阳一带纠缠起来,就会坏了大事。请皇后看,从这里有一条路,走太平县”
高桂英吃了一惊,道:“张献忠不是刚刚在玛瑙山吃过南明一次败仗,应该就在太平县附近吧?”前些日子张献忠不甘蛰伏于四川,派兵东进,不料却被南明派军大败一场,只得再次退回四川。牛金星点头道:“是地,可正因为此处刚经过一次大战,双方战后,俱已撤军,如今这里既没有明朝人马,也没有张献忠的人马,请娘娘从这里进川,然后在从出川,就到了湖广。”
高桂英略一沉思,觉得牛金星此计可行,不过她却更关心李自成此去是否安全,问道:“倘若我收集到了众多人马,按这条路走,到了湖广,与皇上在何处会师?”李自成亲自答道:“现在很难说定,反正是要在湖广某地。”
高桂英心中一惊,又问道:“皇上前去湖广到底能带去多少人马?”“原来守懂关有十来万人,除了给马世耀留下万余从,全都回到长安,加上长安守军,合起来大概有十二三方。高桂英听到只有十几万人,心中不安,半年前李自成率二十五万精锐大军尚且不是辽东军对手,如今只有不到一半,且多是杂军,如何是辽东军对手。“从商州出武关,经过南阳府的内乡、邓州,再到襄阳府,人了湖广。这些府、州、县原是熟地方,从前百姓那么拥戴皇上,能不能沿途号召百姓,重新集合成一支大军?”
李自成只是摇头不语,牛金星在一边道:“如今百姓离心,恐怕很难。”“既然不能号召百姓,如何能在湖广立足?”
李自成也是无奈,只得道:“目前进快离开长安要紧,能否在湖广立住脚跟,到襄阳后看情况再说吧。”高桂英悲愤地道:“从前咱们只看见打仗,只求军事上步步胜利,并没有想到老百姓乱久思治,盼望过温饱的日子,咱们只一心想着胜利,却没有想到,万一受到挫折怎么办。自古用兵,要做到能进能退,能攻能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惜现在一切都晚了。”
李自成听高桂英所言,虽未直接指责自己但李自成依旧觉得心中难受。眉头一皱。未等他开言,一边牛金星已跪下请罪道:“臣身为丞相,辜负了国恩,万死不足塞贡。
高桂英知道李自成从北京回来以后,脾气大变,十分焦躁,容易暴怒,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道:“如今陕西一省之力实在无法支撑危局。所以败局也就未能挽回。只希望今后咱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赶快设官理民。抚辑流亡,奖励农桑,岂不很容易站住脚跟?百姓苦了多年,只要使他们有一天好日子过,谁不感恩戴德?”牛金星忙道:“请皇后宽心,如今只是一时间国步艰难,必将否极泰来,重整江山。”
李自成听到此处,虽然两人未明着指责自己。可这一切却全是自己一意孤行所造成的,心中一阵急恼,当下站起身形,道:“此事便说定了,夫人明日一早率人走小路,我率大军两日后从蓝田走商州、武关,进入湖广,丞相可再将诸事与夫人交待清楚,刘堂随我整军。准备出发。”说完李自成拂袖而去。高桂英见李自成离去,不由得悲从心生,泪流满面,可她身为皇后,自然知道硕全大局,擦去脸上泪水,道:“基相,我从来没有像这样当面责备过你。今晚我同你君臣离别。各奔东西,再见很难,所以我忍耐不住对你说了这么多气愤的话,但望你继续给皇上尽忠竭力。做一名好丞相。不管遇到千难万险,你不要离开皇上左右。”牛金星流出热泪,声音打战地道:“除非臣死于敌人之手,决不会离开皇上。”
高桂英又道:“皇上从山海关战败,退出北京之后,有许多事做得不好,章法已经乱了。如今悔之已晚。倘若你们能够在湖广站住脚步,干万不能再走从前的老路,不能再做那种只打仗不管百姓的错事!”“今后倘若能在湖广站住脚步,当然一定不再像以前那样。”
“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再明白说吧。金星,以后每到一个地方,站住了脚步,千万不要忘记小百姓最关心的头等大事是吃饭穿衣,生儿育女。连老马夫王长顺都知道如今百姓怕继续乱下去。已经乱了多年,到处死亡流离,人心是乱久思治。尚神仙也是这么说。只是他们一个是太医,一个是掌牧马的官儿,不在其位,不敢妄言。你做丞相的是皇上的股脑大臣,为什么不向皇上进言?金星,国亡家破,我身为大顺皇后,随时准备为国殉节,以后能不能再见到你,只有老天爷知道。我再叮咛一句话:倘若清兵不穷追,咱大顺军到湖广能够立脚,喘息喘息,你们千万要想着帮助老百姓过一天好日子,让老百姓有些盼头。献策,我地话你要记住!”说毕,想着今夜一别,生死难说,猛然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牛金星也深为感动,埂咽说:“请娘娘宽心。只要我军能固守荆襄,大局尚有可为。皇后适才口谕,臣一生铭记在心!”停了片刻,高桂英止住呜咽,揩去热泪,接着说道:“我还要嘱咐一条:每逢皇上因为事不遂心,对臣不能容忍时候,你要多多直言苦谏。”
“臣定鞠躬尽粹,死而后矣!”第二日一早,按照头天晚上所商议的办法,李自成抽调出一千多步兵,一百多名骑兵,为高桂英护驾。从宫中带走的金银珠宝、各种财物以及路上需用的粮食都已在昨天夜里运出城。李自成虽恼昨夜高桂英当着众臣之面指责自己的不是,可思及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而且此去前途艰险,也不知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他亲自将高桂英送出厚载门,高桂英也是泪水涟涟,向李自成一拜,其余将士跪在地上向李自成印辞。李自成看着高桂英及一众将士的影子渐渐消失在风雪幽暗的长街上,心中一阵酸痛,只能暗自在心中为夫人祈福,希望他们能够一路平安。六月二十日,吴三桂亲率的十万大军已从撞关入陕,杀到了渭南一带,只是一路上河道众多,而辽东军多是北方人,不惯于此处环境,拖慢了行军速度。从北方一路南下地许立也已杀到了宜君,马上便要杀入长安府。
第一百二十七章占领长安
李自成怕长安百姓会遭到辽东军的**和杀戮,除命人每日催促百姓速逃外,他亲自骑着乌龙驹,在尾从们的簇拥中来到鼓楼外边,立马街旁观看。长安士民拥拥挤挤,喊喊叫叫,哭哭啼啼,扶老携幼,纷乱异常,从各城门逃出。大部分士民向终南山一带逃命,也有一些人家因为渭北和西边户县一带有亲戚故旧可以投奔,不往终南山逃。急于逃难的百姓看到李自成,有的跪下去磕个头,随即站起来又走。有的连见他下跪的简单礼节也不讲了,只是低着头肃然走过。看着逃难的士民们成群结队地从自己面前走过,李自成满心酸楚,噙着两眶热泪,竭力忍耐着才不曾滚落。陕西是自己的起兵之地,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同乡,自己原本的二十五万大军中有七成都是陕西百姓,若没有他们的支持,如何能一举攻破北京。可是自己却傀对他们,不但没有为他们带来幸福安定的生活,反而将他们的亲人葬送在了山海关下,更让这些百姓流离失所。
大顺军的主力部队由牛金星率领,携带春属和辎重已经陆续走了两天,李自成及刘堂却不急着走,他在这里等着小张侯的到来。同时,李自成也明白,如今全军士气十分不振,他如果先走,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军心就会彻底瓦解。因此他宁可冒些风险,也必须留在后边。由于李自成一直站在城门楼上,极大的稳定了军心民心,所以尽管长安城中谣言很多,不断哄传北明的先头部队己经到了什么地方,如何残暴等等,但是城内秩序始终很好,没发生抢劫事件。六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得报,北面南下的明军已进入长安府地境。吴三桂率领大军距长安也不过只有不到两天路程,李自成终于等不下去,再不走恐怕便很难脱身,只是未等到小张侯,李自成一直放心不下。好在有人来报,小张侯已奉命突围,绕路庆阳府,正准备南下会合自己。李自成派人传今于小张侯,令其直接转进湖广。自己却率领数千亲军向蓝田方向出发。刘堂率领一万人马殿后,晚李自成一天撤走。以便安排尚未出城的长安百姓尽可能出城逃难。刘堂将李自成送过灞桥,看见李自成神色愁惨,刘堂也深感大势已去,没有指望,但还不得不对自成劝解说:“请皇上务必宽心。只要到湖广站稳脚步,收拾江山不难。”
李自成屏退左方,叹了口气小声说:“唉,想当年咱们不放一箭,不动一刀。进入长安,士民放着鞭炮,夹道欢迎,不料竟有今日!关中父老原来都盼望我早日登极,建立统一大业,使天下苍生得享太平之福。今日落得这样结果,使我无面目再见关中父老。奈何!奈何!”“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仍然是胜负未决,陛下何必如此灰心!虽然从今年至今,我军接连失利。可是剩下的多是陕西子弟,忠于皇上,也较精锐,远非乌合之众。随皇上此去湖广的尚有十几万人。皇后此去也可召集几万兵马,小张侯也已突围而出,几万兵马损失并不十分惨重,加上从甘、固、宁夏、西宁、临挑等地召集到的驻军,合起来也在十万人以上。再加上汉中、安康一带驻军,将是一支不小的劲旅,与陛下会师湖广”
李自成不等他说完,摇摇头。忧虑地说:“谁晓得皇后此行的结果如何!倘若吴三桂到长安后派一骑兵向西猛追,不惟皇后从西北收兵南下之谋会成为泡影,说不定连她自身都有很大凶险。她走后,联一直放心不下。”刘堂对高桂英地安危抱有同感,但是他不能不安慰说:“皇后智谋出众,又素为大顺将士们忠心拥戴,必能逢凶化吉,纵有追兵在后,也会平安无事。只要几天功夫,皇后的身边就有数万之众了。”
“唉,希望如此吧!本想着有黄河与潼关之险,延安府又是用兵重镇,可以凭借地利人和,固守陕西,等待局势变化,所以不管陕西百姓多苦,在各州县强迫征粮。
宁招民怨,不缺军饷”想到此处,李自成更觉对不起关中百姓,不觉叹一口气,声音打战地接着说:“陕西父老都期待我尘稳江山,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也是这样想的。后来在山海关战事失利,退出北京,又失去山西,我还想固守陕西,等待时机反攻。唉,不料到我们大顺的国运竟然如此不济:黄河不能守,撞关不能守,延安也不能守,如个连京城也丢给吴三桂,我还有何面目面对家乡父老!”说完李自成摇摇头,仿佛要把这些情绪都抛之脑外,清醒了一下头脑后,才接着道:“你率军断后,定要小心,若明军真的追了上来,切不可与明军正面决战,可借这一路上的险关要道步步防守,拖延明军速度便可。”
“臣遵旨!决不轻易与明军决战,万事以保万岁安稳为先!”李自成又抬头向长安的方向望一眼,不再说一句话,勒转马头,将鞭一扬,在一大群扈从亲兵亲将的簇拥中往七盘岭的方向奔去。下了七盘岭已经黄昏,会合了牛金星所率大军后,全军在一个背风地小山村休息,御营亲军在周围搭起了帐篷,燃起了火堆。苯相牛金星陪着李自成烤火休息。退出长安已经三天,李自成第一次得到休息,脸色显得十分憔悴,眼眶深陷,一双眼睛也显得格外大了。此时吴三桂已率大军与吴安在长安城外会师,长安城现在已是空城一座,城中别说军卒,就连百姓也没有几人,能动的都走了,就算不跟随大顺军撤退,也都逃到了城外山林之中,只有一些年老体弱之人实在无法撤走,留在城中,他们宁愿死在城中,也不愿抛尸荒野,做个孤魂鬼。可留在城中的等死的这些百姓没想到,被大顺军传为凶神恶煞的辽东军竟会是一支军容整齐,军纪严明的部队。军队接管了长妥城后,不但未大肆屠杀百姓,抢夺财产,反而贴出安民告示,对往日从贼的百姓,只要真心悔改,一律赦免其罪行。看到城中大多都是老弱病残,辽东军到百姓家中问寒问暖,为家中已无米下锅的百姓送来米面,帮他们恢复正常生活。很快辽东军的善举便已传遍了长安附近大小村落及山林之中,逃难的百姓听说辽东军竟是如此仁义,并非大顺军所讲那般凶残,许多百姓试着与辽东军接触,几日后越来越多的百姓返回了长安,长安城终于不再如同一座死城,虽一时难以恢复六朝古都的风彩,却也有了几分生气。吴宇这时也已夺了延安府,赶到长安,与吴三桂会合。
此时的李自成已率大军赶至商州,见后面辽东军并未跟来,便暂在商州进行休整。吴三桂当然不会让李自成继续留在陕西地境,不将其赶入湖广,如何才能让其与南明交战?待长安府略为稳定后,吴三桂立即命各路兵马再次南下,追赶李自成,定不叫其有喘息之机。李自成在商州驻军数日,见吴三桂又率军来追,只能率领十几万大顺军和随军春属退到邓州。襄阳府尹牛全亲自率领两千人马来到邓州接驾。因为邓州的灾情很大,无法供养大军。李自成使决定固守荆、襄,对抗吴三桂,命刘堂率领大军退住襄阳,他自己则留下两万人马,在邓州和内乡境内驻扎,既为防堵辽东军进攻襄阳,也为着安定军心。牛金星因为是最得力的谋臣,留在李自成的身边。在加紧部署军事,加修城墙和堡寨。向南阳境内征粮的同时,李自成派出许多细作,探听皇后的消息和辽东军进入长安以后的动静。由于接连挫败,大顺军的士气愈来愈低落,几乎是遇敌即溃,有不少向敌人投降,这情形使李自成对前途感到暗淡。从前,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自己没有灰心过。
他手下的将士也没有人对他离心,而今天地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使他非常思念那些在十几年中跟随他备尝艰苦、不幸死去的忠勇将士。再想到皇后至今下落不明。辽东军即将来争夺荆、襄,他深深悔恨自己失计,对前途感到绝望,颓然向椅子上坐下去,仰望屋梁,心中叹道:“天乎!天乎!茫茫中国,竟没有我大顺朝立足之地!”
李自成到了襄阳以后,以襄王府作为行宫,当日就召集一部分最亲信的文武重臣开御前会议。讨论应付辽东军南下之策。讨论半天,吃过晚饭又讨论,直到深夜,竟没有一个人能想出一条妙计,都看见士气低落,各地老百姓又不与大顺一心,差不多败局已定。加上没有大炮,想固守襄阳也不可能。在没有办法之中,决定立刻差人携带一大扒贵重礼物和李自成的一封书信。前往武昌,劝说左良玉与大顺联兵抗吴。这求和的使者却是王四夫妇,王四是孩儿兵出身的将领,对大顺皇帝有无限忠心,而他的夫人却是左良玉的义女左梦梅,李自成将这紧急使命对他们说明,要他们连夜准备,明日一早动身。路上不可耽误,越快越好,并说应带去的诸色礼物都由宫中准备,不用他们操心。左梦梅多年没有见到养父。养母又早已死在河南,得到这机会自然是喜出望外。李自成望着左梦梅叮嘱道:“左小姐,你到了武昌,见了你地父帅和兄长梦庚将军,一定要代联传言:如今辽东势强,联与左帅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他们若打败了朕,下一个被消灭的就是左帅。当今急务是左帅与我联兵作战,方可保自身不失。目前朕手下有三十多万精兵,皇后又招集了二十多万精兵正在日夜赶路前来,不日可到湖广会师。倘若左帅不以中国为重,一味与朕为仇,我大顺军迫不得已,只好先取武昌,再回师与辽东决战。此是下策。除非万不得已,我决不对左帅再动干戈。朕地苦心,你一定要记住,传给左帅知道!”
左梦梅回答道:“臣妾谨遵圣旨,不敢遗忘!”第二天清早,天色刚亮,王四来宫中辞行。李自成已经起床,对他小声嘱咐说:“小四儿,你是跟随我长大的孩子,我才将这样差事交付于你。不管成功与否,你都要赶快想办法送回消息。还有,你到左营,处处小心,一定要说我大顺虽然暂时战败,兵力仍很强大,还有皇后率领的二十多万人马,都是精锐,不日即到湖广。
去吧,盼望你平安回来!”
王四同左梦梅携带许多贵重礼物,挑选了二百骑兵跟随,向武昌星夜赶路。李自成希望左良玉不要同他为敌,但又觉得毫无把握,在襄阳一面等待武昌消息,一面部署对抗从商州南来的辽东大军。而吴三桂将许有利留在陕西后,自己亲率着亲卫团、吴宇、祖泽远、许立和祖大寿共计十万大军继续南下,追击李自成。面对着这非常严重的新情况,李自成同亲信文武们密商对付方略。大家认为必须保全退入湖广的兵力,决不浪战,不死守一个地方与辽东军硬拼,而应该将人马退到从承天到长江边上,随时可以退到长江以南。为着容易退往长江以南,必须在荆州、沙市驻扎重兵,一则牵制敌人,二则保护长江畅通。李自成下令驻守邓州的人马迅速退过襄江,只留下两千人稍事抵抗,又起到滞迟敌人的作用。李自成和刘堂率领大顺军主力退往鄂中,相机与左良玉联合或夺取武昌。当辽东军占领邓州,继续向襄、樊进兵时,襄阳的撤退计划已经完成,只留下几千人守襄江南岸,掩护百姓出城,李自成也同牛金星一起最后退出。他回望襄阳城,然后东望襄江岸,感到前途茫茫,无限心酸
这时王四和左梦梅也已赶到武昌,面见左良玉。左良玉这些日子每天都在想着何时前往南京“清君侧”的大事,左梦庚等人虽然提出几个方案,却都不如左良玉之意,不过手下大军却已经动了起来,向武昌聚集,随时准备出征。至于李自成的大顺军,却已不放在左良玉眼中,当年交战虽然也曾败于李贼之手,可如今形式已经不同往日,他寿得很清楚,今日李自成已经是残败之寇,士无斗志,后边还有辽东大军紧紧追赶,不再是他的强敌,值不得畏惧了。
当他得到探报,知道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到了承天,继续向东来,另一路大军要从荆州、荆门、夷陵一带顺长江东下时,他才感到李自成的军事活动值得重视。不是说他害怕李自成像往年那样兵强马壮,而是害怕万一李自成很快来到武昌,会拖住他的腿,使他不能迅速往南京去,误了他的大事。所以他一面命儿子左梦庚同黄澎等人赶快商议,一面命人将他的养女左梦梅传来谈话。左良玉因为根本没把李自成放在眼里,所以当左梦梅同她的丈夫王四来到武昌的时候,他同他们只匆匆见了一面,关于大顺军的情况竟连一句都懒得问,就命人将他们安顿在一座单独的住宅中。四面都有他的人马警卫。左梦梅对于养父此次单独传见她,也很奇怪。自从到武昌以后,在饮食起居方面,养父对她照顾得很好,还赏赐了很多东西。凭心而论,她愿意跟着养父,不愿再跟着李自成,特别是她看得很清楚:李自成再也不会转败为胜了,迟早要被消灭,消灭之后就永远落一个“贼”名,她和丈夫也难免不被清兵杀掉;而她的养父如今已被封为宁南侯。声名显赫,留在养父身边,说不定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她的丈夫王四却执意要回李自成身边,决不投降明朝,而据传她的哥哥左梦庚又起了除掉王四的心思。这使她左右为难,提心吊胆。群丫环、仆人的簇拥下,左梦梅来到宁南侯府见到左良玉。左良玉命其在旁边坐下,望了望她,把慈祥的目光投在她身上和脸上。问道:“梦梅。你晓得我叫你来为的是什么事情?”
左梦梅心中十分害怕,温柔而恭敬地小声回答:“父亲大人唤女儿何事。女儿一点不知。如今请大人吩咐。”左良玉说道:“如今国家局面,你也知道。我是明朝大将,先帝原封我宁南伯,亡国之前,又晋爵为宁南侯。我身受先皇帝厚恩,遭逢大变,无以为报。如今我驻兵武昌,既要操心南京的事,又要操心闯贼是否想图谋武昌地事。所以心中很乱。今天我叫你来,是要问你一些话。”
左梦梅莫名其妙,怯怯地说道:“孩儿自幼跟着养父养母,如同亲生一般。父亲想问什么,女儿定知无不言。”左良玉听他养女说话很得体,也并不虚假,不觉点点头,说道:“目前李自成*人马一路从承天向这里开来,一路准备从荆州向这里开来。他已经是败窜之寇。无处立足,难道他还敢来与我一战不成?你要说实话。”
左梦梅说道:“女儿从邓州前来的时候,李闯王一再对女儿说,他决不愿同大人作战,过去的事情一笔勾销,只求大人同他联兵,共同对付辽东。至于说他的人马正在向武昌开来,孩儿丝毫不知。倘有此事。一定是有新的变故,是不是辽东追得很紧,他无处可去,向这里靠拢。希望得到大人一臂之助?”左良玉冷冷一笑道:“我怎么能同他联兵?他能得到我什么帮助?我是贵为侯爵的明朝大将,他是一个逼死帝后的流贼,我同他只可以兵戎相见,不可能握手言欢!”
左梦梅虽然不知李自成真正意图,可左良玉却也听出几分道理,看来李自成现在还不敢与自己正面交锋,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南京的废立大事。
八月初一清晨,正在沉睡地左良玉被儿子左梦庚叫醒,向他禀报道:“父亲,大事不好,李自成大军过江了!前锋已经到了嘉鱼。”左良玉吃了一惊,坐了起来,但表面上十分镇静,慢慢地问道:“李贼是从哪里渡江的?怎么会前锋已经到了嘉鱼?”
左梦庚回答道:“昨夜三更时候,得到紧急探报,不敢惊动父亲,现在才来禀明。该贼是从牌洲镇渡江地。我们守牌洲镇人马不多。冷不防流贼从那里渡过长江,占领了牌洲镇,一路向嘉鱼前去,一路向咸宁前去。如今咸宁和蒲坼告紧。”左良玉听后,不禁大骂道:“他妈的,扰乱了老子的大计!”
左良玉手下人马扬言有五十万,实际只有二十万,真正能够作战的将士不过十万,而且大多是近两年来新招降的乌合之众,战斗力很弱。近几天来,左良玉也得到消息,李自成被辽东军从商洛赶出来,率军南下湖广,可他只以为李自成的大顺军主力部队已经从汉水北岸向东进兵,将要进攻孝感,游骑指向黄冈,另一支从黄陂窥测汉阳。却没有料到由汉江北岸向东一天天逼近孝感和黄陈的大顺人马只是虚张声势,实际上刘堂亲自指挥一支人马,进到了潜江与河阳一带,秘密地进到沙湖,探明长江南岸左良玉的人马不多,防守松懈,遂率领少数步骑兵突然乘船渡过长江,占领瞄洲镇,又击溃了左良玉的部将马进忠和王允成二人分驻在金口附近地少数步兵。大顺军的人马并没有敢直接进攻武昌,而是分兵两路,一路占领嘉鱼,一路转向咸宁一带,好像要去占领岳阳。而一直紧随其后的辽东十万军却突然停下了脚步,大军停在了襄阳一带,对湖广虎视单单。
一时之间,局势突变,湖广已成了北明、南明、大顺三家交锋之地。左良玉今年已四十多岁,对于一个需要在马上杀敌的武将说,这样的年纪已经算老年了。他自己本来在一年前就感到体力日减,精神大不如前。只是为着维系军心,他没敢歇息,他心中明白,万一自己下去了,部将们立刻便会散了摊子,梦庚纵然手中掌握着一颗“平贼将军”印,由于资望不够,必定无力驾驭众将,众将迟早会各奔前程。至于黄渤,一旦失去他这棵大树,必将银铛人狱,死于马、阮之手。这些日子以来左良玉的部将们都已经准备好往南京去“清君侧”不愿意留在武昌同李自成作战。黄澎更力劝左良玉前去南京,举行“废立”大事,然后号召天下,回师“剿灭流贼”凭长江天险,抗拒清兵。左良玉虽然有了七八分决定,可是还不免有些忧虑,因为自古不论是“兵谏”或进行“废立”大事,倘若名不正,便成了千秋罪人,且有灭族之祸。不过随着李自成大顺贼的到来,左梦庚再次向左良玉禀报:“启禀大人,已经邀集诸营将领,对天盟誓,拥戴大人即日东下,去南京成就‘清君侧’的大事。”他偷眼看见父亲的神色很激动,又接着说:“太子如今已经被捕人狱,在狱中受到非刑拷打,死去活来。倘若去晚了几天,太子必死于狱中,大人将何以报大行皇帝天高地厚之恩?”听了这话,左良玉不觉悲痛,大哭起来,拍案说道:“好,要去,我就不顾一切,一定要办此大事,否则我就对不起先皇帝。不忠不义,死不瞑目!”
终于在八月初五,左良玉召集各营大将。齐集节堂。慷慨誓师,发布了讨伐马士英和阮大铖的檄文,下了全师东去南京的命令。
八月初六下午,左良玉的人马开始在武昌城中大肆抢劫,**,抓人,杀人,掳掠妇女上船,兵马也一队一队地陆续上船。驻在汉阳、汉口、江北各地的人马也都上了船。所掠的大船小船。将近一万只,几十里的江面上。到处是船,一队一队,旗帜不同。左良玉和他的亲将、幕僚们单独有几十条船,而左良玉的船最大,上悬帅旗。湖广总督何腾蛟,听说左良玉决定率全师东下,也看见了左良玉讨马、阮的撒文,要以“清君侧”之名,占领南京。他对此事极为反对。可叹自己手中没兵,没有力量阻止。他正在总督府中与亲信幕僚们商议如何应付,忽然间左良玉派官员前来请他去商议大事。他本来想去见左良玉,力阻左军前往南京,可是他地左右幕僚苦苦相劝,说是总督大人此去,必受左良玉胁迫,以后千秋功罪都说不清了。这么一提醒,他想着确是不能去。要死就死在总督府中。于是他回绝了左良玉的约请。不过左良玉竟派人包围了总督府,将何腾蛟强架到了左良玉的帅船何腾蛟见了左良玉,慷慨劝说:“目前闯贼大军东来,已经过了长江,武昌、岳阳震动,此系燃眉之急。辽东军追在闯贼之后,不久也要来到武昌。如果侯爵率大军东下,武昌岂不白白地送给流贼?流贼目前已经是惊弓之鸟。惨败之余,决非辽东军的对手。辽东军来到以后,将流贼或赶走,或消灭。之后就会以武昌为立足之地,东下九江,南去长沙,并可与南方台湾岛上的辽东军南北夹击之下,国家最后一线生机也就完了。侯爷,你可曾深思熟虑?”左良玉却说:“目前救太子,清君侧要紧。只要太子不死,奸臣请除,南京朝纲有了转机,消灭流贼,抗拒辽东,都有办法。南京混乱,乌烟瘴气,不惟不能消灭流贼,也不能抗柜辽东。本爵去南京之事已经决定,今晚三更就要开船,请大人不必再回总督衙门,就留在船上,一同东去,共行救国大事,本爵也好一路上随时请教。”
何腾蛟就算百般不肯,却那里抗得过左良玉,左良玉命人将其带入船仓,严加看守。左良玉大军三吏出发,顺水路兵发九江。
很快退往鄂中的李自成也得到确实禀报:左良玉已全军离开武昌,连驻在汉阳附近州县的人马也都撤空了。李自成大喜,因为左良玉的全师东下,使李自成在近乎无望中产生了一丝希望占领武昌,立定脚跟,以侯东山再起,当即决定,水陆大军即速向武昌、汉阳进发,昼夜兼程。同时又派出飞骑到荆门、荆州一带,命令所有军卒分水陆东下,会师武昌。很快,李自成原驻江汉平原的近十万人马陆续到了武昌,分散在各处地人马也分头向汉阳、咸宁一带集中。而驻在荆州、荆门一带的一支大军因为怕清军从潜江、酒阳一带截断长江,所以也日以继夜,水陆并进,向武昌撤退。此时他唯一放不下心地便是皇后高桂英和从延安府撒回来的小张侯,他急切地盼望着皇后的音信,盼望她在这个时候能够同小张侯率领二十万大军神兵天降,来到湖广,肋他一臂之力。驻扎在襄阳的吴三桂大军也已得到了左良玉挥军南京、李自成率军进驻武昌的消息,虽然大顺、南明未像自己料想的那般火拼,不过此时辽东军一路攻城拔寨,可谓牧获颇丰。从关外赶来的地方守军、各级官员也顺利进驻到各省、各县,积极组织当地百姓恢复生产生活,普通百姓本来还对辽东怀有抵触情绪,可待辽东派人运来大批粮草,赈济灾民后,这些淳朴的百姓便已将辽东军当成了救世神佛,各地很快便稳定下来。吴三桂也在襄阳召集随行的部将对眼前形势进行商讨,以争取在最短地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占领全国。
如今跟在吴三桂身边的众将虽然年纪最小的不过二十几岁,可也至少跟随吴三桂征战五六年之久,早已不复当年那个只知奋勇杀敌,不知计谋的少年,听到吴三桂问计于自己,大家先是沉默不语,暗自计较当前形势。
第一百二十八章大西立国
如今诺大个中国早已是四分五裂,其中北明占据着关外及京城、山东、山西、陕西、台湾全境及河南、湖广一部,全国有野战军三十余万人,其中步、骑、海军各一师,另有各省驻军五十万人,民兵二百余万,实力最强;南明占据着南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全境,及江西、湖广、贵州一部,有带甲军卒过百万,不过这些军卒都是久不经战,战力有限,对付那些反军还可以,若是与辽东开战,定是胜少败多;李自成的大顺军已是穷图末路,从陕西逃出后,占据了湖广、江西几省部分城市,有军队二十万左右,另有高贵英和小张侯率领着几万兵马绕路四川,正赶往湖广;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等地虽名义上归大明所有,可实际上早已不听任何人的命令,不过他们实力有限,最多的也不过拥兵十几万,只能安守本境,不敢向任何势力宣战,以免惹火烧身。而张献忠此时也已占据了四川及贵州一部,下辖军卒几十万,不过局面却十分混乱。二月,当李自成意气风发挥师北上的时候,张献忠则率领数十万人马,兵不血刃,进人夔门,占领奉节。随即放弃奉节,到了万县。不久又放弃万县,继续水陆西上,于三月攻破重庆。张献忠素有杀人魔王之名,即占了重庆,当然不会轻饶本地大明官员,将抓到的四川巡抚、重庆知府、巴县知县等等押到广场,或斩首,或干刀万剐。城中男女老少和投降兵卒,除杀死的以外,大约还有两三万人被砍断了右手。刑场中的断手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血洗重庆之后,张献忠听说李自成已经占据整个陕西、河南、山西和半个湖广,把西安作了京城。又听说他在三月间已经攻破了北京,在北京称帝了。张献忠不甘示弱,决定立刻全师分路北上,去夺取成都,要在成都建国。张献忠手下众将无人敢反驳其意,张献忠便于四月里率全军离开重庆,分三路北进,于五月上旬攻破成都,五月十五日在成都称帝,建国大西。他的乡土观念比李自成还要严重。总不忘他是陕西人,总忘不下一个“西”宇。刚起义不久。他就将自己的部队称为“西营”自称为“西营八大王”后来兵力大了,就将他的老营称为西府,后来又自称西王,都是表示不忘陕西的意思。如今在成都正式建国,他就将国号定为大西了。国号有了,年号呢?文臣们见张献忠尚未作出定夺,便纷纷挖空心思寻词觅字。结果起的名字一大堆,却都是将两个吉利的字合在一起。或预示国家强盛,或歌颂文治武功。由于中国久远,朝代太多,除正统朝代之外,还有偏统,如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等,年号太多,很难记清。群臣们想出地年号,难免不与前代年号犯了重复。张献忠将一只眼睛睁大。一只眼睛微微闭起,含着嘲讽的神气望着他的群臣。群臣一见他这副神情,个个低下头去,敛气屏息。左丞相王兆龄赶紧跪下奏道:“圣上天纵英明,群臣何能及得万一。想圣上必然早已成竹在胸,何不晦白说出,一锤定音,免得大家云里雾里瞎说。”
张献忠望着文臣们道:“你们这班喝惯了墨汁的人。眼前有现成的年号不留心,偏偏要在书本儿上抠字眼!”大家一惊,摸不着头脑。十几个胆子较大的文臣赶快叩头,齐声说:“臣等愚昧。请圣上明谕!”
张献忠笑道:“我的饱学的秀才先儿们,用‘大顺’作年号岂不很好?何用你们再挖空心思?”大家一时莫名其妙,膛目结舌,互相观望,又都向丞相望去。王兆龄不觉拍手,对张献忠说道:“妙哉!妙哉!皇上确实是天资超群,妙不可言!”他随即转向大家,宣布:“我朝顺天承运,开国四川,定鼎成都,国号大西,年号大顺,万世一统!”
可是群臣仍觉莫名其妙。右苯相严锡命小声向王兆龄问道:“李自成不是已经建国号大顺了么?”王兆龄最能揣透张献忠的心思,他对大家解释说:“别看李自成占了西安,破了北京,可吴三桂所率池辽东军在关外可以说是百战百胜,他李自成又岂是人家的对手,想来已是时日不多,真正奉天承运地皇帝是我家万岁。万岁要举国臣民都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把李自成看得有多了不起,所以把他的国号用作我们大西国的年号。
这是何等胸怀,何等睿智!”
于是群臣都跪伏地上,山呼万岁。国号、年号都定下之后,张献忠立即着手大兴土木,将蜀王宫改作皇宫。这个时候,李自成早已经在山海关惨败,仓皇退出了北京。只是张献忠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所以仍然把进人川北的大顺部队看成是对他的最大威胁。他在成都举行过登极大典之后,立刻命令部下全力做好三件大事:一是派兵收拾成都周围各地的明朝官吏。二是下诏征集各府、州、县士子来成都,举行科举考试,解罗人才,凡读书人没有功名的都必须赴考,躲避不来的从严治罪;地方官督催不力的也要治罪。三是派张能奇率人马前往川北与大顺军地一支人马作战,能消灭则消灭,消灭不了就把他们赶出四川。大顺军人川的将领是原明朝总兵官马科。马科率领人马五千,于三月间占领保宁,四月间攻破顺庆,进人绵州。张献忠的养子张能奇于五月上旬在锦州的桃子园同马科交战,结果打了败仗。张献忠认为事态严重,便亲自率领两万人马去同马科作战。马科人少被张献忠打败,率领残部一千多人退出剑阁,奔回汉中。同马科作战之后,张献忠才得到李自成在山海关惨败,已退出北京,又退出山西,辽东军已到了北京的消息。他想着李自成走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力量再同他争夺四川,心里觉暗暗高兴。
辽东军南下的沽息让张献忠心虚不已,毕竟吴三桂的威名张献忠也是早有耳闻。当年张献忠刚刚造反时,便遇到了吴三桂所率的平贼大军,一战之下,大败而归,虽然多少年过去了,可吴三桂却早已成为张献忠心中的一根刺,一个噩梦。加上现在吴三桂已占据了关外大片土地,手下带甲将士几百万,张献忠岂能不怕。不过好在此时辽东军不过刚占了北京,离四川还远得很,张献忠这才能睡个安稳觉。不过因为李自成挥军北上,南明也有了喘息之机,派出军卒进攻四川,如今整个川东、川南、川中以及四川西部的许多州县都重新被明朝守将夺去,重庆也危在旦夕。张献忠身边的文臣们都感到情势急迫,认为张献忠不宜在外逗留太久,劝他速回成都。张献忠却是满在乎,道:“要回成都?咱大西的人马还没有打到陕西哩,你们就急着劝我回成都?急我个吊!马科这小子一战就败,是因为他知道李自成被吴三桂打得大败,所以他马科自觉没有靠山,仓皇溃逃。目前李自成在北边吃了败仗,士气不振,这正是咱大西朝夺取汉中的良机,我岂能错过!”于是,他派遣张定国率人马去攻夺汉中,自己则驻在广元一带以为策应。后经文臣们一再劝说,大西基业草创,百事待兴,京城不可无主云云,张献忠这才返回成都。张定国与大顺军在褒城交战,不料竟大败而回。大顺军将领为使双方关系不致完全破裂,就将被俘的大西将士全部放还。这样,汉中一线得以偃旗息鼓,暂无战事。
张定国退回成都以后,张献忠便与手下人商议:重庆是川、楚之要冲,万不能落在他人手中,否则就等于被扼住了咽喉,进退维谷。而一日不打败占据川东的曾英,重庆的安危就一日不保。于是命令刘文秀率军东下。扫荡川东。六月中旬,刘文秀到达重庆之后,立刻兵分水陆两路发起进攻,结果被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等败于多功城下。刘文秀退回成都,大西朝从此再无力顾及川东一线。川东既失,川南则有明将扬展再占叙州;川西有明黎州宣慰司马京进据黎雅。一时间里,大西朝四面楚歌,防不胜防。而此时张献忠也听到了李自成兵败陕西,已逃入湖广的消息。张献忠一脸阴云。一句话也不说。半天才重重叹了一口气,随即用力将脚一跺。骂出一句:“他妈的!”平心而论,他曾经非常忌妒李自成,恨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快;他曾经后悔自己的心不够狠手也太软,在谷城时没有听从徐以显的话将李自成除掉;他曾经为李自成的兵败山海关,不得已退出北京而幸灾乐祸。可是,自从李自成退出陕西,逃往湖广以后,他的思想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变得十分关心起李自成来了。他一直挂念着湖广方面地情况。心中暗暗希望李自成能够在湖广一带站住脚,养精蓄锐,东山再起。左右朝臣,包括左禾相王兆龄在内,谁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家面面相觑,大气不敢出一声。只见张献忠将手一挥,大家赶紧恐惧地退了出去,却又不敢远离,只能坐在朝房中等候。
张献忠走下宝座。在“金銮殿”中来回走动。李自成被杀的消息像一块巨大的石头,重重地砸在了他的心上。他感到痛苦,感到悲哀,感到惶恐,感到一种唇亡齿寒的孤独无肋他猛地拔出腰刀,照着粗大的朱漆描金盘龙柱子使劲砍去,同时嘴里恨恨地骂道:“吴三桂,咱老子操你十八辈儿祖宗!”
这时。大西朝在川中的处境正日趋恶化。一些将吏见张献忠大势已去,便开始暗中活动,想方设法为自己另谋出路。驻防洪雅的大西守备潘粼率先反戈,当明军前来攻城时。开门迎敌,杀害大西县令严凄以向明方献功。此例一开,大西各处地方官使陆续遭到杀害,有地到任二三日就被杀,有的县在三四个月内竟连续被杀十几个县令。大西在川内地控制能力已丧失殆尽,不得不缩短防线,逐步撤退各地驻防军,把兵力全部集中于成都附近。到了八月,因吴三桂率军攻下陕西,驻守汉中的大顺军余部遭辽东军袭击,兵败远适,大西保宁守将刘进忠便乘虚而人,占领汉中,凭借朝天关扼守。自此,大西地盘便与辽东接壤。而在襄阳的辽东众将,(小说网)对这一切自然都是知之甚详,在坐众人中,数许立最是好战,暗自计较一番后,道:“军长,如今李自成已如丧家之犬一般,随行不过十万军卒,且士气被夺,已没有了牵制南明的作用,反而咱们若是要对南明开战,他们却威胁着咱们,以末将着,已到了彻底解决大顺的时侯,末将愿为先锋,只要以我一团之力便可一举荡平大顺军,为歼灭南明扫清道路!”祖大寿老成持重,摇摇头道:“李自成虽说不可能再有大作为,可左良玉刚刚率军退出武昌,兵发南京,若咱们现在就率军攻打武昌,想来李自成自是无法抵抗,可有咱们大军压境,左良玉还会与南京明军交战吗?而且咱们刚刚占据了山西、陕西等地,只有何可刚一团兵马驻守,虽说辽东援军已开向各地,可他们战力毕竟不如咱们,又是初入关中,若是各地百姓有所骚乱,他们一时间怕是难以平息战乱。依末将之见,还是暂停步伐,让大顺与南明先斗一番,就算他们各安其境,南明内乱也即将开始,不管怎么说,都是对咱们有利。”
&nb... -->>
第一百二十六章攻入山西
可如今辽东军马已冲入固关,李双喜已再无回天之力,还有何面目去见李自成?再说从山海关一路撤下来,双喜亲眼看到自己往日的兄弟先后战死,整个大顺只剩下自己和丞相牛金星、小张侯等几人勉强支撑,特别是到太原之后,父皇因接连的大败,心智受了影响,再也不是往日的那个把天下百姓放在心上折父皇,不然决下会下那屠城令。双喜看不到大顺的希望,他不知大顺将来的出路在何处,与其每日为了不知所谓的理由劳累不已,还不如战个痛快。一咬牙,双喜率领着仅剩的三百多亲卫向着许立迎了上来。许立却不会给双喜一点机会。自冲进关门以来,许立根本没有看到一个象样的对手,只有四处乱逃的败军,早知如此自己便不该与其他人抢这个机会,枉自己还答应了许有利那么多条件,真是亏大了。当他看到终于有人迎自己的大军时,许立不惊反喜,自己的战刀到此时还未曾染过血迹,回去说起来必叫人齿笑,当下阻止了身边抬枪要射的亲卫,高叫了声:“亲卫营,跟我冲!其他人继续追击敌军,战场便留给步兵的弟兄们去打扫吧!”许立率领着三千亲卫以泰山压顶之势杀向双喜和他的三百骑兵,双方交手的一刻,双方眼中都透着凶光,只是大顺军毕竟人少势单,又是疲兵,那里是辽东军的对手,转眼间便有大半军卒被杀落马下。而许立则早就盯上了双喜,可怜双喜还不知道自己竟已被一只血狼睁上,刚刚挥刀斩伤了一名辽东军的手臂,不料一支雪亮的马刀已斩向他的后颈,只听到一声:“去死吧!”双喜便觉得头颈一痛,已失去了知觉,只有一颗斗大的头颅飞向半空。
还略稚嫩的脸上却不见一丝痛苦,只有解脱后的轻松。辽东军顺利破了固关,追着大顺败军一路杀到平定州。而此时平定州中的大顺守军也得知辽东军已杀破固关,正向平定州进来,这些临时征招的大顺军,无人敢再守在平定州。家在外地地,立即出城返乡,而家在城中的立即换下大顺军服,充当百姓。准备献城投降。所以当许立率军来到平定州城门下时,未等他开口。城上百姓看到许立所打旗号,便已打开城门,迎接辽东军入城。许立名为血狼,虽然嗜血,却不鲁莽,他可不想被人在城中包了饺子,先派人入城打探城中虚实,待探骑回来禀报说,城中己无大顺军。全城百姓正燃放鞭炮,喜迎辽东军入城后,许立这才率大军入城,接管了全城防务,静待吴三桂大军到来。吴三桂虽也早料到李自成的大顺已是穷图末路,却没想到他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面对自己十几万大军,只派出一万军卒驻守固关,竟没有一点后援。真不知他是实在无兵可派,还是对李双喜有着绝对信心。辽东军向来都是以少胜多,可没想到这次竟是杀鸡用了牛刀,用两团人马来打固关,战斗结束之快,让吴三桂也有些措手不及,当许立已杀到平定州时,吴三桂及许有利的中军不过刚出真定城。为防大顺临死反扑。吴三桂令祖大寿暂驻固关,等着与自己中军会合,又命许立率军驻守在平定州,等自己到来。同时命何可刚留一连军卒守在真定,对大明军卒进行整编,其余大军立即转进平定州,准备一举拿下山西。
当天夜里,吴三桂的大军终于抵达平定州,同时另一路兵马也有消息传来。奉命攻打大同的吴宇和祖泽远从紫荆关入山西,经广昌、灵丘、浑源直扑大同。辽东军这一路沿途各城本也有大顺守军,可李自成为了集结优势兵力,特命陈永福到大同后立即招集各路兵马,驻守大同。在李自成看来,只要大同还在大顺手中,辽东军便不敢南下。可如此以来各城所仅剩不到百名大顺军,看到辽东大军几万人马前来,谁敢拦其锋锐,就算有人还想据城死守,也早被城中百姓擒下,辽东军直到大同城下,竟未遇一战,沿途各城俱是望旗而降,吴宇和祖泽远商议之下,不得不在各城派出部分军卒,维持城中秩序,使得两团实力有所下降。好在大同守将陈永福虽然召集了不少人马,可在辽东军百余门骑兵炮的攻击下,根本无力抵抗,平射的骑兵炮仅是一轮齐射便已攻破大同城门,城中守军原本就是明军,或是被强抓来地壮丁,只是迫于大顺淫威才不得不听其调遣。如今辽东大军兵临城下,看到旗贴鲜明,盔甲整齐的辽东军,他们那里洞天福地有抵抗之心。陈永福感念李自成地知遇之恩,拼死抵抗,可无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下将士无人肯有死力,仅他人一又岂能只手擎天?大同之战不过半个时辰,吴宇和祖泽远便分从东西两城门杀入城中,站在城头督战的陈永福看着城中军民无不跪地气降,也知大势已去,自己本是明将,后投了顺军,如今还有何面目再次投降?双眼一闭,竟从城头跳落下来,一命呜呼。吴宇和祖泽远占了大同,未及休整,便已率军南下,按时间估算,现在应该已过雁门关,顶多两日便可开到太原城下。吴三桂见信后大喜,不过吴宇和祖泽远所率的是野战军,可不能长时间留在各城维护治安。吴三桂立即书信一封,派人连夜送回北京,让京中各部立即派人接收各城,又命留守辽东的官员加紧运送粮草入关,以救济各地百姓。
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即定计划,吴三桂放缓了前进步伐,等着吴宇和祖泽远率军赶到。吴三桂也知道,自己若是连夜发兵太原,很有可能将李自成堵在城中。可这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自己还要利用他冲击南明所辖各省,自己才能渔翁得利。封建王朝持续了几朝几代,到大明朝已有近千千的历史,巨大的历史惯性让封建思想深入全国百姓心中,特别是在大明这些士绅、官员心中更是根深地固,吴三桂在辽东能够顺利进行改革,是因为关外都是饱受战乱之苦,每日过着朝不保夕的苦命人,他们只要能有衣穿,有饭吃,其他的都不在乎。可南方却一直是大明朝经济的中心,世家、官商的势力宠大,要想进行改革,阻力重重,只有让他们饱受战乱之苦,他们才会更加珍惜之后来之不易的和平,只有让大顺军将战争最残酷的一面展现给那些各地的士绅、举子,才能彻底打破一直拷在穷苦百姓身上的枷锁。辽东军的一封封喜报便是大顺的一封封告急战报,李自成拿着手中的告急文书终于坐不住了,大同失守,固关失守,平定失守,如今辽东军距自己已不过六十余里,只要两三个时辰便可兵陈太原城下,这怎能不叫李自成着急。而陕西、湖南两省至今还未传回任何有利消息,也不知他们征兵、征粮两件大事时展的如何了,不过自己却已实在等不起了,如今太原城中仅有军卒不过两万有余,其中六成都是临时征招的,战力实在有限,不过就是再精锐的军队,李自成也没有信心凭两万军卒便可对抗十万辽东大军。
牛金星更是苦劝李自成,道:“万岁,如今辽东军近二十万大军入晋,可咱们在此兵力全算上也不足人家的一半,大多又是临时征召的百姓,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陕西、湖南援军又迟迟不到,咱们还是赶快撤吧!”
李自成本想死守太原,以待援军,可城中仅有的这点人就算能守上十天半月。最后也是难逃城破人亡的命运,无奈之下,只得收拾行囊,率军连夜出城逃往陕西长安府。六月初八,从大同南下的吴宇、祖泽远也已赶到太原城外二十里处,吴三桂得信后率军西进,两路兵马合到一起,将太原团团围住。未等城外辽东军开炮攻城,城中大顺守将见事不可为。主动开城投降,辽东军兵不刃血取了太原城。随后吴三桂留祖大寿、何可刚的步兵团在山西征讨各城。又命吴宇率军北上出关,绕路关外,从榆林卫入陕,攻打延安府,其余各部随吴三桂一路西进,直奔陕西门户潼关。吴三桂大军刚刚行到山西、陕西边境潼关处,便听闻山西全境已传檄而定,大部分县城未等辽东军到达,城中受尽大顺蹂躏的百姓便已将大顺留守军卒杀死。树起大明旗帜,并派人到太原府请降,请求大明重新派出官员,接管本县。
吴三桂得报后,长叹一声,对身边众将道:“自古以来,便有民似水、君似舟之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也是人人皆知,可这天下到底又有多少人能将这句话真的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他李自成本也是受苦百姓,可他成为了一方之主后便忘了当初受苦地日子,竟会放任部下任意妄为,才致有今日之败。你等且要记住这个教训,不论到了什么时侯,这老百姓都是咱们的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切切不可轻辱之!”回到长安的李自成刚刚安顿下来。便有信使来报,吴三桂未折一兵一卒,便已占了山西全境。李自成听后大怒,没想到自己一走。留守的这些军卒如此不堪,竟不战而降。可他也不想想,而对辽东十几万大军,又有几百门火炮攻城,别说只有不到万人的太原府,就是他自己亲率二十万大军,又能怎样?相信也难逃败亡一途。陕西毕竟是李自成的家乡,在这里李自成的声望明显强了许多,李自成派人在全省征兵以来,已征集大军达十万之众,虽然其中大多都是普通百姓,只是为了一口饱饭才不得不应征入伍,可这还是让李自成看到了一些希望。只要自己能守住陕西,吴三桂率军久攻不下,必然会转移视线,而南明却已早就派大军守在湖广、南京,以防吴三桂大军,只要北明、南明交上手,自己便有了喘息之机,若是能让他们两败俱伤,自己便可螳啷捕蝉,黄雀在后,最后出陕西,收拾乱局。为此李自成特命大伤初愈的小张侯率五万大军守在延安府,又命大难不死,历时一月之久方逃回陕西的刘堂率三万大军驻守潼关,而他自己率十几万大军守在长安,准备随时支援两地。
潼关以水得名,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地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潼关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地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吴三桂率军赶至潼关城下时,李自成也早得到消息,亲率十万大军支援潼关,想要凭借这座天堑阻吴三桂于关外,迫使他继续南下,攻打湖南,直至与南明接战。面对潼关,吴三桂虽有必胜反握,可自己所率大部分为骑兵,攻城非其强项,若是强攻必然损失惨重。祖大寿、何可刚还留在山西,赶到此处尚需时日。因此吴三桂一方面派许立率团北上,会合吴宇,加快攻伐速度,争取从北攻入陕西,只要吴宇顺利攻破延安府,便可直达长安城下,潼关便也失去了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吴三桂率军在潼关城外二十里处,积极备战,一旦祖大寿和何可刚赶到便可强攻懂关,驱赶着李自成率军继续南下,冲入到南明的地盘,以达成自己的战略意图。六月十五,得到命令的祖大寿率全团已赶到潼关,会合了吴三桂大军,准备强攻潼关,而何可刚则率团镇守山西,以防止有溃败逃入山林的大顺贼军死灰复燃。
吴宇和许立也早已顺利从榆林卫入陕,不过有小张侯奉命驻守延安府,见辽东骑兵势大,而自己多是步兵,无法与辽东军进行野战,只得率全军退回延安城。吴宇和许立急着率军南下,攻打长安,无瑕攻坚,最后二人商议,分兵两路,吴宇留在延安府围困府城,许立则率团南下,直奔长安,以逼迫李自成放弃陕西,退走湖广。李自成率军在潼关接到明军几万骑兵已经由榆林卫入陕的消息,大惊失色,知道自己再守在潼关也无用处,若等明军南下到长安,攻下长安城,自己守在潼关孤城,恐怕再想走就难了。只得率刘堂及十万大军退回长安,只留下副将马世耀率万余人守在潼关城,以掩护大军撤退。前,李自成反复叮嘱马世耀,定要死守潼关险要地方,拖住敌人,能够拖多久就拖多久,以便长安城中军民从容退出。马世耀在李自成率军走后,便将潼关城外董杜原一带的守军全都撤了,敛兵城内,想要拒城死守。不料此举正合了吴三桂之意,先是不战而占领了董杜原要地,一直到潼关西南的金盆坡,都驻了军。祖大寿率军驻在金盆坡上,居高临下,从西南包围了潼关城,一门门新式火炮对准了城内,只是一轮试射,便已让关中守军死伤惨重,而关中的大顺军却根本无法反击,马世耀知道潼关已守不住了,只得率军投降。
李自成率军退出潼关时便知陕西已不可久呆,返回长安便已开始着手撤军准备。准备从蓝田走商州、武关,逃往湖广,只是没想到潼关这么快就失守了,一切打算都被打乱。李自成连夜在皇宫中召集众将,商议撤军之事。此时长安百姓也都知道了这一决定,只是李自成未走,尽管人心惊惶,害怕明军到后会惨遭杀戮、掳掠和**,但市面上还保持着平静。没有兵丁和坏人扰乱治安,也没有纷纷向乡下逃走的情况。全城在几天前就已经戒严。各衙门比平时戒备得更加森严。各街道路口增添了岗哨,不时有骑马的巡逻队从街上走过,表情庄严,含着杀气,带队的军官怀中抱着黄套令箭。紫禁城的四门外边都站立着两行明盔亮甲的武士,钟楼、鼓楼和城门楼上站立着弓弩手、火铳手。不仅午门附近,连东华门和西华门前边的街道,都严禁行人通过。夜间,大顺军仅剩的几名将领聚在一起。皇后高桂英也在其中。李自成看看眼前仅剩的牛金星、刘堂、尚炯、高桂英几人,长叹口气,想想半年前,自己决定挥军北上时,帐中尚是人才济济,可今日众多兄弟却大多已是天人永隔,而小张侯被困延安府,生死不知,这怎么不让他感慨万千。“如今吴三桂所率地明军已分从延安府和潼关入陕。陕西不可久留,咱们只能暂避其锋,东入湖广,以求自保。”
“万岁,臣愿率军驻守长安,为万岁阻拦敌军,以保万岁安全。”刘堂也知眼前形式危急,主动请命道。李自成摇摇头。道:“辽东军有火炮助阵,威力甚大,长安府不可守,不然被其围困。再想突围,恐怕势比登天,只是白白折了军卒性命。因此咱们此次撤军,兵分两路,丞相随我率十万大军吸引吴三桂大军,夫人由刘堂护送,从小路入湖广,沿途各地尚有许多军卒,夫人可以聚集兵卒到时咱们在湖广会师。”“万万不可。”高桂英听后急道:“皇上往湖广去,前有左良玉拦路,后有吴三桂的大军追赶,困难比我大得多啊!只要皇上平安,咱们的大顺就不会亡。在潼关南原战败突围的时候,我同皇上分手,敌人尚且不奈我何。今日吴三桂又能将我奈何!让能够作战的人都跟随皇上去吧。”
李自成叹口气道:“今日情势与数年前完全不同。
夫人此去,身边兵微将寡。大约十多天后,才能有数万得力人马赶到夫人身边,倘若在十天之内泄露了行踪,敌人只用三五千精骑穷追不舍,不惟夫人一身安危可优,所图谋的大事也将坏了。”说完李自成看了一眼牛金星,牛金星立即从怀中取出一个封套,从里边抽出一张纸,摊在桌上。高桂英一看,原来是一张草草画成的地图,心中开始明白。牛金星指着地图,小声解释。原来这一张地图,标出了许多地名,什么地方有什么将领,现在手头有多少人马,都写在上边。“从此往西往南,许多地方都还有驻防的人马。有些地方三千五千,有些地方一千两千,也有只剩下几百人的。我已经分头派人星夜传皇上密旨,火速向汉中、保康收拢。只是皇后一路上还需小心,万万不可让敌军发觉。”
高桂英指着地图说:“从往湖广去,不是有王光恩兄弟地人马在郧阳一带挡住了路么?除非把他们打败,否则如何能够同皇上会师?”牛金星低声道:“臣正要说出这以后怎么走法。干万不能走郧阳这条路,不能同王光恩兄弟作战,那样一则会耽误时间,二则会损伤我们的人马。万一在郧阳一带纠缠起来,就会坏了大事。请皇后看,从这里有一条路,走太平县”
高桂英吃了一惊,道:“张献忠不是刚刚在玛瑙山吃过南明一次败仗,应该就在太平县附近吧?”前些日子张献忠不甘蛰伏于四川,派兵东进,不料却被南明派军大败一场,只得再次退回四川。牛金星点头道:“是地,可正因为此处刚经过一次大战,双方战后,俱已撤军,如今这里既没有明朝人马,也没有张献忠的人马,请娘娘从这里进川,然后在从出川,就到了湖广。”
高桂英略一沉思,觉得牛金星此计可行,不过她却更关心李自成此去是否安全,问道:“倘若我收集到了众多人马,按这条路走,到了湖广,与皇上在何处会师?”李自成亲自答道:“现在很难说定,反正是要在湖广某地。”
高桂英心中一惊,又问道:“皇上前去湖广到底能带去多少人马?”“原来守懂关有十来万人,除了给马世耀留下万余从,全都回到长安,加上长安守军,合起来大概有十二三方。高桂英听到只有十几万人,心中不安,半年前李自成率二十五万精锐大军尚且不是辽东军对手,如今只有不到一半,且多是杂军,如何是辽东军对手。“从商州出武关,经过南阳府的内乡、邓州,再到襄阳府,人了湖广。这些府、州、县原是熟地方,从前百姓那么拥戴皇上,能不能沿途号召百姓,重新集合成一支大军?”
李自成只是摇头不语,牛金星在一边道:“如今百姓离心,恐怕很难。”“既然不能号召百姓,如何能在湖广立足?”
李自成也是无奈,只得道:“目前进快离开长安要紧,能否在湖广立住脚跟,到襄阳后看情况再说吧。”高桂英悲愤地道:“从前咱们只看见打仗,只求军事上步步胜利,并没有想到老百姓乱久思治,盼望过温饱的日子,咱们只一心想着胜利,却没有想到,万一受到挫折怎么办。自古用兵,要做到能进能退,能攻能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惜现在一切都晚了。”
李自成听高桂英所言,虽未直接指责自己但李自成依旧觉得心中难受。眉头一皱。未等他开言,一边牛金星已跪下请罪道:“臣身为丞相,辜负了国恩,万死不足塞贡。
高桂英知道李自成从北京回来以后,脾气大变,十分焦躁,容易暴怒,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道:“如今陕西一省之力实在无法支撑危局。所以败局也就未能挽回。只希望今后咱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赶快设官理民。抚辑流亡,奖励农桑,岂不很容易站住脚跟?百姓苦了多年,只要使他们有一天好日子过,谁不感恩戴德?”牛金星忙道:“请皇后宽心,如今只是一时间国步艰难,必将否极泰来,重整江山。”
李自成听到此处,虽然两人未明着指责自己。可这一切却全是自己一意孤行所造成的,心中一阵急恼,当下站起身形,道:“此事便说定了,夫人明日一早率人走小路,我率大军两日后从蓝田走商州、武关,进入湖广,丞相可再将诸事与夫人交待清楚,刘堂随我整军。准备出发。”说完李自成拂袖而去。高桂英见李自成离去,不由得悲从心生,泪流满面,可她身为皇后,自然知道硕全大局,擦去脸上泪水,道:“基相,我从来没有像这样当面责备过你。今晚我同你君臣离别。各奔东西,再见很难,所以我忍耐不住对你说了这么多气愤的话,但望你继续给皇上尽忠竭力。做一名好丞相。不管遇到千难万险,你不要离开皇上左右。”牛金星流出热泪,声音打战地道:“除非臣死于敌人之手,决不会离开皇上。”
高桂英又道:“皇上从山海关战败,退出北京之后,有许多事做得不好,章法已经乱了。如今悔之已晚。倘若你们能够在湖广站住脚步,干万不能再走从前的老路,不能再做那种只打仗不管百姓的错事!”“今后倘若能在湖广站住脚步,当然一定不再像以前那样。”
“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再明白说吧。金星,以后每到一个地方,站住了脚步,千万不要忘记小百姓最关心的头等大事是吃饭穿衣,生儿育女。连老马夫王长顺都知道如今百姓怕继续乱下去。已经乱了多年,到处死亡流离,人心是乱久思治。尚神仙也是这么说。只是他们一个是太医,一个是掌牧马的官儿,不在其位,不敢妄言。你做丞相的是皇上的股脑大臣,为什么不向皇上进言?金星,国亡家破,我身为大顺皇后,随时准备为国殉节,以后能不能再见到你,只有老天爷知道。我再叮咛一句话:倘若清兵不穷追,咱大顺军到湖广能够立脚,喘息喘息,你们千万要想着帮助老百姓过一天好日子,让老百姓有些盼头。献策,我地话你要记住!”说毕,想着今夜一别,生死难说,猛然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牛金星也深为感动,埂咽说:“请娘娘宽心。只要我军能固守荆襄,大局尚有可为。皇后适才口谕,臣一生铭记在心!”停了片刻,高桂英止住呜咽,揩去热泪,接着说道:“我还要嘱咐一条:每逢皇上因为事不遂心,对臣不能容忍时候,你要多多直言苦谏。”
“臣定鞠躬尽粹,死而后矣!”第二日一早,按照头天晚上所商议的办法,李自成抽调出一千多步兵,一百多名骑兵,为高桂英护驾。从宫中带走的金银珠宝、各种财物以及路上需用的粮食都已在昨天夜里运出城。李自成虽恼昨夜高桂英当着众臣之面指责自己的不是,可思及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而且此去前途艰险,也不知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他亲自将高桂英送出厚载门,高桂英也是泪水涟涟,向李自成一拜,其余将士跪在地上向李自成印辞。李自成看着高桂英及一众将士的影子渐渐消失在风雪幽暗的长街上,心中一阵酸痛,只能暗自在心中为夫人祈福,希望他们能够一路平安。六月二十日,吴三桂亲率的十万大军已从撞关入陕,杀到了渭南一带,只是一路上河道众多,而辽东军多是北方人,不惯于此处环境,拖慢了行军速度。从北方一路南下地许立也已杀到了宜君,马上便要杀入长安府。
第一百二十七章占领长安
李自成怕长安百姓会遭到辽东军的**和杀戮,除命人每日催促百姓速逃外,他亲自骑着乌龙驹,在尾从们的簇拥中来到鼓楼外边,立马街旁观看。长安士民拥拥挤挤,喊喊叫叫,哭哭啼啼,扶老携幼,纷乱异常,从各城门逃出。大部分士民向终南山一带逃命,也有一些人家因为渭北和西边户县一带有亲戚故旧可以投奔,不往终南山逃。急于逃难的百姓看到李自成,有的跪下去磕个头,随即站起来又走。有的连见他下跪的简单礼节也不讲了,只是低着头肃然走过。看着逃难的士民们成群结队地从自己面前走过,李自成满心酸楚,噙着两眶热泪,竭力忍耐着才不曾滚落。陕西是自己的起兵之地,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同乡,自己原本的二十五万大军中有七成都是陕西百姓,若没有他们的支持,如何能一举攻破北京。可是自己却傀对他们,不但没有为他们带来幸福安定的生活,反而将他们的亲人葬送在了山海关下,更让这些百姓流离失所。
大顺军的主力部队由牛金星率领,携带春属和辎重已经陆续走了两天,李自成及刘堂却不急着走,他在这里等着小张侯的到来。同时,李自成也明白,如今全军士气十分不振,他如果先走,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军心就会彻底瓦解。因此他宁可冒些风险,也必须留在后边。由于李自成一直站在城门楼上,极大的稳定了军心民心,所以尽管长安城中谣言很多,不断哄传北明的先头部队己经到了什么地方,如何残暴等等,但是城内秩序始终很好,没发生抢劫事件。六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得报,北面南下的明军已进入长安府地境。吴三桂率领大军距长安也不过只有不到两天路程,李自成终于等不下去,再不走恐怕便很难脱身,只是未等到小张侯,李自成一直放心不下。好在有人来报,小张侯已奉命突围,绕路庆阳府,正准备南下会合自己。李自成派人传今于小张侯,令其直接转进湖广。自己却率领数千亲军向蓝田方向出发。刘堂率领一万人马殿后,晚李自成一天撤走。以便安排尚未出城的长安百姓尽可能出城逃难。刘堂将李自成送过灞桥,看见李自成神色愁惨,刘堂也深感大势已去,没有指望,但还不得不对自成劝解说:“请皇上务必宽心。只要到湖广站稳脚步,收拾江山不难。”
李自成屏退左方,叹了口气小声说:“唉,想当年咱们不放一箭,不动一刀。进入长安,士民放着鞭炮,夹道欢迎,不料竟有今日!关中父老原来都盼望我早日登极,建立统一大业,使天下苍生得享太平之福。今日落得这样结果,使我无面目再见关中父老。奈何!奈何!”“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仍然是胜负未决,陛下何必如此灰心!虽然从今年至今,我军接连失利。可是剩下的多是陕西子弟,忠于皇上,也较精锐,远非乌合之众。随皇上此去湖广的尚有十几万人。皇后此去也可召集几万兵马,小张侯也已突围而出,几万兵马损失并不十分惨重,加上从甘、固、宁夏、西宁、临挑等地召集到的驻军,合起来也在十万人以上。再加上汉中、安康一带驻军,将是一支不小的劲旅,与陛下会师湖广”
李自成不等他说完,摇摇头。忧虑地说:“谁晓得皇后此行的结果如何!倘若吴三桂到长安后派一骑兵向西猛追,不惟皇后从西北收兵南下之谋会成为泡影,说不定连她自身都有很大凶险。她走后,联一直放心不下。”刘堂对高桂英地安危抱有同感,但是他不能不安慰说:“皇后智谋出众,又素为大顺将士们忠心拥戴,必能逢凶化吉,纵有追兵在后,也会平安无事。只要几天功夫,皇后的身边就有数万之众了。”
“唉,希望如此吧!本想着有黄河与潼关之险,延安府又是用兵重镇,可以凭借地利人和,固守陕西,等待局势变化,所以不管陕西百姓多苦,在各州县强迫征粮。
宁招民怨,不缺军饷”想到此处,李自成更觉对不起关中百姓,不觉叹一口气,声音打战地接着说:“陕西父老都期待我尘稳江山,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也是这样想的。后来在山海关战事失利,退出北京,又失去山西,我还想固守陕西,等待时机反攻。唉,不料到我们大顺的国运竟然如此不济:黄河不能守,撞关不能守,延安也不能守,如个连京城也丢给吴三桂,我还有何面目面对家乡父老!”说完李自成摇摇头,仿佛要把这些情绪都抛之脑外,清醒了一下头脑后,才接着道:“你率军断后,定要小心,若明军真的追了上来,切不可与明军正面决战,可借这一路上的险关要道步步防守,拖延明军速度便可。”
“臣遵旨!决不轻易与明军决战,万事以保万岁安稳为先!”李自成又抬头向长安的方向望一眼,不再说一句话,勒转马头,将鞭一扬,在一大群扈从亲兵亲将的簇拥中往七盘岭的方向奔去。下了七盘岭已经黄昏,会合了牛金星所率大军后,全军在一个背风地小山村休息,御营亲军在周围搭起了帐篷,燃起了火堆。苯相牛金星陪着李自成烤火休息。退出长安已经三天,李自成第一次得到休息,脸色显得十分憔悴,眼眶深陷,一双眼睛也显得格外大了。此时吴三桂已率大军与吴安在长安城外会师,长安城现在已是空城一座,城中别说军卒,就连百姓也没有几人,能动的都走了,就算不跟随大顺军撤退,也都逃到了城外山林之中,只有一些年老体弱之人实在无法撤走,留在城中,他们宁愿死在城中,也不愿抛尸荒野,做个孤魂鬼。可留在城中的等死的这些百姓没想到,被大顺军传为凶神恶煞的辽东军竟会是一支军容整齐,军纪严明的部队。军队接管了长妥城后,不但未大肆屠杀百姓,抢夺财产,反而贴出安民告示,对往日从贼的百姓,只要真心悔改,一律赦免其罪行。看到城中大多都是老弱病残,辽东军到百姓家中问寒问暖,为家中已无米下锅的百姓送来米面,帮他们恢复正常生活。很快辽东军的善举便已传遍了长安附近大小村落及山林之中,逃难的百姓听说辽东军竟是如此仁义,并非大顺军所讲那般凶残,许多百姓试着与辽东军接触,几日后越来越多的百姓返回了长安,长安城终于不再如同一座死城,虽一时难以恢复六朝古都的风彩,却也有了几分生气。吴宇这时也已夺了延安府,赶到长安,与吴三桂会合。
此时的李自成已率大军赶至商州,见后面辽东军并未跟来,便暂在商州进行休整。吴三桂当然不会让李自成继续留在陕西地境,不将其赶入湖广,如何才能让其与南明交战?待长安府略为稳定后,吴三桂立即命各路兵马再次南下,追赶李自成,定不叫其有喘息之机。李自成在商州驻军数日,见吴三桂又率军来追,只能率领十几万大顺军和随军春属退到邓州。襄阳府尹牛全亲自率领两千人马来到邓州接驾。因为邓州的灾情很大,无法供养大军。李自成使决定固守荆、襄,对抗吴三桂,命刘堂率领大军退住襄阳,他自己则留下两万人马,在邓州和内乡境内驻扎,既为防堵辽东军进攻襄阳,也为着安定军心。牛金星因为是最得力的谋臣,留在李自成的身边。在加紧部署军事,加修城墙和堡寨。向南阳境内征粮的同时,李自成派出许多细作,探听皇后的消息和辽东军进入长安以后的动静。由于接连挫败,大顺军的士气愈来愈低落,几乎是遇敌即溃,有不少向敌人投降,这情形使李自成对前途感到暗淡。从前,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自己没有灰心过。
他手下的将士也没有人对他离心,而今天地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使他非常思念那些在十几年中跟随他备尝艰苦、不幸死去的忠勇将士。再想到皇后至今下落不明。辽东军即将来争夺荆、襄,他深深悔恨自己失计,对前途感到绝望,颓然向椅子上坐下去,仰望屋梁,心中叹道:“天乎!天乎!茫茫中国,竟没有我大顺朝立足之地!”
李自成到了襄阳以后,以襄王府作为行宫,当日就召集一部分最亲信的文武重臣开御前会议。讨论应付辽东军南下之策。讨论半天,吃过晚饭又讨论,直到深夜,竟没有一个人能想出一条妙计,都看见士气低落,各地老百姓又不与大顺一心,差不多败局已定。加上没有大炮,想固守襄阳也不可能。在没有办法之中,决定立刻差人携带一大扒贵重礼物和李自成的一封书信。前往武昌,劝说左良玉与大顺联兵抗吴。这求和的使者却是王四夫妇,王四是孩儿兵出身的将领,对大顺皇帝有无限忠心,而他的夫人却是左良玉的义女左梦梅,李自成将这紧急使命对他们说明,要他们连夜准备,明日一早动身。路上不可耽误,越快越好,并说应带去的诸色礼物都由宫中准备,不用他们操心。左梦梅多年没有见到养父。养母又早已死在河南,得到这机会自然是喜出望外。李自成望着左梦梅叮嘱道:“左小姐,你到了武昌,见了你地父帅和兄长梦庚将军,一定要代联传言:如今辽东势强,联与左帅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他们若打败了朕,下一个被消灭的就是左帅。当今急务是左帅与我联兵作战,方可保自身不失。目前朕手下有三十多万精兵,皇后又招集了二十多万精兵正在日夜赶路前来,不日可到湖广会师。倘若左帅不以中国为重,一味与朕为仇,我大顺军迫不得已,只好先取武昌,再回师与辽东决战。此是下策。除非万不得已,我决不对左帅再动干戈。朕地苦心,你一定要记住,传给左帅知道!”
左梦梅回答道:“臣妾谨遵圣旨,不敢遗忘!”第二天清早,天色刚亮,王四来宫中辞行。李自成已经起床,对他小声嘱咐说:“小四儿,你是跟随我长大的孩子,我才将这样差事交付于你。不管成功与否,你都要赶快想办法送回消息。还有,你到左营,处处小心,一定要说我大顺虽然暂时战败,兵力仍很强大,还有皇后率领的二十多万人马,都是精锐,不日即到湖广。
去吧,盼望你平安回来!”
王四同左梦梅携带许多贵重礼物,挑选了二百骑兵跟随,向武昌星夜赶路。李自成希望左良玉不要同他为敌,但又觉得毫无把握,在襄阳一面等待武昌消息,一面部署对抗从商州南来的辽东大军。而吴三桂将许有利留在陕西后,自己亲率着亲卫团、吴宇、祖泽远、许立和祖大寿共计十万大军继续南下,追击李自成。面对着这非常严重的新情况,李自成同亲信文武们密商对付方略。大家认为必须保全退入湖广的兵力,决不浪战,不死守一个地方与辽东军硬拼,而应该将人马退到从承天到长江边上,随时可以退到长江以南。为着容易退往长江以南,必须在荆州、沙市驻扎重兵,一则牵制敌人,二则保护长江畅通。李自成下令驻守邓州的人马迅速退过襄江,只留下两千人稍事抵抗,又起到滞迟敌人的作用。李自成和刘堂率领大顺军主力退往鄂中,相机与左良玉联合或夺取武昌。当辽东军占领邓州,继续向襄、樊进兵时,襄阳的撤退计划已经完成,只留下几千人守襄江南岸,掩护百姓出城,李自成也同牛金星一起最后退出。他回望襄阳城,然后东望襄江岸,感到前途茫茫,无限心酸
这时王四和左梦梅也已赶到武昌,面见左良玉。左良玉这些日子每天都在想着何时前往南京“清君侧”的大事,左梦庚等人虽然提出几个方案,却都不如左良玉之意,不过手下大军却已经动了起来,向武昌聚集,随时准备出征。至于李自成的大顺军,却已不放在左良玉眼中,当年交战虽然也曾败于李贼之手,可如今形式已经不同往日,他寿得很清楚,今日李自成已经是残败之寇,士无斗志,后边还有辽东大军紧紧追赶,不再是他的强敌,值不得畏惧了。
当他得到探报,知道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到了承天,继续向东来,另一路大军要从荆州、荆门、夷陵一带顺长江东下时,他才感到李自成的军事活动值得重视。不是说他害怕李自成像往年那样兵强马壮,而是害怕万一李自成很快来到武昌,会拖住他的腿,使他不能迅速往南京去,误了他的大事。所以他一面命儿子左梦庚同黄澎等人赶快商议,一面命人将他的养女左梦梅传来谈话。左良玉因为根本没把李自成放在眼里,所以当左梦梅同她的丈夫王四来到武昌的时候,他同他们只匆匆见了一面,关于大顺军的情况竟连一句都懒得问,就命人将他们安顿在一座单独的住宅中。四面都有他的人马警卫。左梦梅对于养父此次单独传见她,也很奇怪。自从到武昌以后,在饮食起居方面,养父对她照顾得很好,还赏赐了很多东西。凭心而论,她愿意跟着养父,不愿再跟着李自成,特别是她看得很清楚:李自成再也不会转败为胜了,迟早要被消灭,消灭之后就永远落一个“贼”名,她和丈夫也难免不被清兵杀掉;而她的养父如今已被封为宁南侯。声名显赫,留在养父身边,说不定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她的丈夫王四却执意要回李自成身边,决不投降明朝,而据传她的哥哥左梦庚又起了除掉王四的心思。这使她左右为难,提心吊胆。群丫环、仆人的簇拥下,左梦梅来到宁南侯府见到左良玉。左良玉命其在旁边坐下,望了望她,把慈祥的目光投在她身上和脸上。问道:“梦梅。你晓得我叫你来为的是什么事情?”
左梦梅心中十分害怕,温柔而恭敬地小声回答:“父亲大人唤女儿何事。女儿一点不知。如今请大人吩咐。”左良玉说道:“如今国家局面,你也知道。我是明朝大将,先帝原封我宁南伯,亡国之前,又晋爵为宁南侯。我身受先皇帝厚恩,遭逢大变,无以为报。如今我驻兵武昌,既要操心南京的事,又要操心闯贼是否想图谋武昌地事。所以心中很乱。今天我叫你来,是要问你一些话。”
左梦梅莫名其妙,怯怯地说道:“孩儿自幼跟着养父养母,如同亲生一般。父亲想问什么,女儿定知无不言。”左良玉听他养女说话很得体,也并不虚假,不觉点点头,说道:“目前李自成*人马一路从承天向这里开来,一路准备从荆州向这里开来。他已经是败窜之寇。无处立足,难道他还敢来与我一战不成?你要说实话。”
左梦梅说道:“女儿从邓州前来的时候,李闯王一再对女儿说,他决不愿同大人作战,过去的事情一笔勾销,只求大人同他联兵,共同对付辽东。至于说他的人马正在向武昌开来,孩儿丝毫不知。倘有此事。一定是有新的变故,是不是辽东追得很紧,他无处可去,向这里靠拢。希望得到大人一臂之助?”左良玉冷冷一笑道:“我怎么能同他联兵?他能得到我什么帮助?我是贵为侯爵的明朝大将,他是一个逼死帝后的流贼,我同他只可以兵戎相见,不可能握手言欢!”
左梦梅虽然不知李自成真正意图,可左良玉却也听出几分道理,看来李自成现在还不敢与自己正面交锋,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南京的废立大事。
八月初一清晨,正在沉睡地左良玉被儿子左梦庚叫醒,向他禀报道:“父亲,大事不好,李自成大军过江了!前锋已经到了嘉鱼。”左良玉吃了一惊,坐了起来,但表面上十分镇静,慢慢地问道:“李贼是从哪里渡江的?怎么会前锋已经到了嘉鱼?”
左梦庚回答道:“昨夜三更时候,得到紧急探报,不敢惊动父亲,现在才来禀明。该贼是从牌洲镇渡江地。我们守牌洲镇人马不多。冷不防流贼从那里渡过长江,占领了牌洲镇,一路向嘉鱼前去,一路向咸宁前去。如今咸宁和蒲坼告紧。”左良玉听后,不禁大骂道:“他妈的,扰乱了老子的大计!”
左良玉手下人马扬言有五十万,实际只有二十万,真正能够作战的将士不过十万,而且大多是近两年来新招降的乌合之众,战斗力很弱。近几天来,左良玉也得到消息,李自成被辽东军从商洛赶出来,率军南下湖广,可他只以为李自成的大顺军主力部队已经从汉水北岸向东进兵,将要进攻孝感,游骑指向黄冈,另一支从黄陂窥测汉阳。却没有料到由汉江北岸向东一天天逼近孝感和黄陈的大顺人马只是虚张声势,实际上刘堂亲自指挥一支人马,进到了潜江与河阳一带,秘密地进到沙湖,探明长江南岸左良玉的人马不多,防守松懈,遂率领少数步骑兵突然乘船渡过长江,占领瞄洲镇,又击溃了左良玉的部将马进忠和王允成二人分驻在金口附近地少数步兵。大顺军的人马并没有敢直接进攻武昌,而是分兵两路,一路占领嘉鱼,一路转向咸宁一带,好像要去占领岳阳。而一直紧随其后的辽东十万军却突然停下了脚步,大军停在了襄阳一带,对湖广虎视单单。
一时之间,局势突变,湖广已成了北明、南明、大顺三家交锋之地。左良玉今年已四十多岁,对于一个需要在马上杀敌的武将说,这样的年纪已经算老年了。他自己本来在一年前就感到体力日减,精神大不如前。只是为着维系军心,他没敢歇息,他心中明白,万一自己下去了,部将们立刻便会散了摊子,梦庚纵然手中掌握着一颗“平贼将军”印,由于资望不够,必定无力驾驭众将,众将迟早会各奔前程。至于黄渤,一旦失去他这棵大树,必将银铛人狱,死于马、阮之手。这些日子以来左良玉的部将们都已经准备好往南京去“清君侧”不愿意留在武昌同李自成作战。黄澎更力劝左良玉前去南京,举行“废立”大事,然后号召天下,回师“剿灭流贼”凭长江天险,抗拒清兵。左良玉虽然有了七八分决定,可是还不免有些忧虑,因为自古不论是“兵谏”或进行“废立”大事,倘若名不正,便成了千秋罪人,且有灭族之祸。不过随着李自成大顺贼的到来,左梦庚再次向左良玉禀报:“启禀大人,已经邀集诸营将领,对天盟誓,拥戴大人即日东下,去南京成就‘清君侧’的大事。”他偷眼看见父亲的神色很激动,又接着说:“太子如今已经被捕人狱,在狱中受到非刑拷打,死去活来。倘若去晚了几天,太子必死于狱中,大人将何以报大行皇帝天高地厚之恩?”听了这话,左良玉不觉悲痛,大哭起来,拍案说道:“好,要去,我就不顾一切,一定要办此大事,否则我就对不起先皇帝。不忠不义,死不瞑目!”
终于在八月初五,左良玉召集各营大将。齐集节堂。慷慨誓师,发布了讨伐马士英和阮大铖的檄文,下了全师东去南京的命令。
八月初六下午,左良玉的人马开始在武昌城中大肆抢劫,**,抓人,杀人,掳掠妇女上船,兵马也一队一队地陆续上船。驻在汉阳、汉口、江北各地的人马也都上了船。所掠的大船小船。将近一万只,几十里的江面上。到处是船,一队一队,旗帜不同。左良玉和他的亲将、幕僚们单独有几十条船,而左良玉的船最大,上悬帅旗。湖广总督何腾蛟,听说左良玉决定率全师东下,也看见了左良玉讨马、阮的撒文,要以“清君侧”之名,占领南京。他对此事极为反对。可叹自己手中没兵,没有力量阻止。他正在总督府中与亲信幕僚们商议如何应付,忽然间左良玉派官员前来请他去商议大事。他本来想去见左良玉,力阻左军前往南京,可是他地左右幕僚苦苦相劝,说是总督大人此去,必受左良玉胁迫,以后千秋功罪都说不清了。这么一提醒,他想着确是不能去。要死就死在总督府中。于是他回绝了左良玉的约请。不过左良玉竟派人包围了总督府,将何腾蛟强架到了左良玉的帅船何腾蛟见了左良玉,慷慨劝说:“目前闯贼大军东来,已经过了长江,武昌、岳阳震动,此系燃眉之急。辽东军追在闯贼之后,不久也要来到武昌。如果侯爵率大军东下,武昌岂不白白地送给流贼?流贼目前已经是惊弓之鸟。惨败之余,决非辽东军的对手。辽东军来到以后,将流贼或赶走,或消灭。之后就会以武昌为立足之地,东下九江,南去长沙,并可与南方台湾岛上的辽东军南北夹击之下,国家最后一线生机也就完了。侯爷,你可曾深思熟虑?”左良玉却说:“目前救太子,清君侧要紧。只要太子不死,奸臣请除,南京朝纲有了转机,消灭流贼,抗拒辽东,都有办法。南京混乱,乌烟瘴气,不惟不能消灭流贼,也不能抗柜辽东。本爵去南京之事已经决定,今晚三更就要开船,请大人不必再回总督衙门,就留在船上,一同东去,共行救国大事,本爵也好一路上随时请教。”
何腾蛟就算百般不肯,却那里抗得过左良玉,左良玉命人将其带入船仓,严加看守。左良玉大军三吏出发,顺水路兵发九江。
很快退往鄂中的李自成也得到确实禀报:左良玉已全军离开武昌,连驻在汉阳附近州县的人马也都撤空了。李自成大喜,因为左良玉的全师东下,使李自成在近乎无望中产生了一丝希望占领武昌,立定脚跟,以侯东山再起,当即决定,水陆大军即速向武昌、汉阳进发,昼夜兼程。同时又派出飞骑到荆门、荆州一带,命令所有军卒分水陆东下,会师武昌。很快,李自成原驻江汉平原的近十万人马陆续到了武昌,分散在各处地人马也分头向汉阳、咸宁一带集中。而驻在荆州、荆门一带的一支大军因为怕清军从潜江、酒阳一带截断长江,所以也日以继夜,水陆并进,向武昌撤退。此时他唯一放不下心地便是皇后高桂英和从延安府撒回来的小张侯,他急切地盼望着皇后的音信,盼望她在这个时候能够同小张侯率领二十万大军神兵天降,来到湖广,肋他一臂之力。驻扎在襄阳的吴三桂大军也已得到了左良玉挥军南京、李自成率军进驻武昌的消息,虽然大顺、南明未像自己料想的那般火拼,不过此时辽东军一路攻城拔寨,可谓牧获颇丰。从关外赶来的地方守军、各级官员也顺利进驻到各省、各县,积极组织当地百姓恢复生产生活,普通百姓本来还对辽东怀有抵触情绪,可待辽东派人运来大批粮草,赈济灾民后,这些淳朴的百姓便已将辽东军当成了救世神佛,各地很快便稳定下来。吴三桂也在襄阳召集随行的部将对眼前形势进行商讨,以争取在最短地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占领全国。
如今跟在吴三桂身边的众将虽然年纪最小的不过二十几岁,可也至少跟随吴三桂征战五六年之久,早已不复当年那个只知奋勇杀敌,不知计谋的少年,听到吴三桂问计于自己,大家先是沉默不语,暗自计较当前形势。
第一百二十八章大西立国
如今诺大个中国早已是四分五裂,其中北明占据着关外及京城、山东、山西、陕西、台湾全境及河南、湖广一部,全国有野战军三十余万人,其中步、骑、海军各一师,另有各省驻军五十万人,民兵二百余万,实力最强;南明占据着南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全境,及江西、湖广、贵州一部,有带甲军卒过百万,不过这些军卒都是久不经战,战力有限,对付那些反军还可以,若是与辽东开战,定是胜少败多;李自成的大顺军已是穷图末路,从陕西逃出后,占据了湖广、江西几省部分城市,有军队二十万左右,另有高贵英和小张侯率领着几万兵马绕路四川,正赶往湖广;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等地虽名义上归大明所有,可实际上早已不听任何人的命令,不过他们实力有限,最多的也不过拥兵十几万,只能安守本境,不敢向任何势力宣战,以免惹火烧身。而张献忠此时也已占据了四川及贵州一部,下辖军卒几十万,不过局面却十分混乱。二月,当李自成意气风发挥师北上的时候,张献忠则率领数十万人马,兵不血刃,进人夔门,占领奉节。随即放弃奉节,到了万县。不久又放弃万县,继续水陆西上,于三月攻破重庆。张献忠素有杀人魔王之名,即占了重庆,当然不会轻饶本地大明官员,将抓到的四川巡抚、重庆知府、巴县知县等等押到广场,或斩首,或干刀万剐。城中男女老少和投降兵卒,除杀死的以外,大约还有两三万人被砍断了右手。刑场中的断手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血洗重庆之后,张献忠听说李自成已经占据整个陕西、河南、山西和半个湖广,把西安作了京城。又听说他在三月间已经攻破了北京,在北京称帝了。张献忠不甘示弱,决定立刻全师分路北上,去夺取成都,要在成都建国。张献忠手下众将无人敢反驳其意,张献忠便于四月里率全军离开重庆,分三路北进,于五月上旬攻破成都,五月十五日在成都称帝,建国大西。他的乡土观念比李自成还要严重。总不忘他是陕西人,总忘不下一个“西”宇。刚起义不久。他就将自己的部队称为“西营”自称为“西营八大王”后来兵力大了,就将他的老营称为西府,后来又自称西王,都是表示不忘陕西的意思。如今在成都正式建国,他就将国号定为大西了。国号有了,年号呢?文臣们见张献忠尚未作出定夺,便纷纷挖空心思寻词觅字。结果起的名字一大堆,却都是将两个吉利的字合在一起。或预示国家强盛,或歌颂文治武功。由于中国久远,朝代太多,除正统朝代之外,还有偏统,如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等,年号太多,很难记清。群臣们想出地年号,难免不与前代年号犯了重复。张献忠将一只眼睛睁大。一只眼睛微微闭起,含着嘲讽的神气望着他的群臣。群臣一见他这副神情,个个低下头去,敛气屏息。左丞相王兆龄赶紧跪下奏道:“圣上天纵英明,群臣何能及得万一。想圣上必然早已成竹在胸,何不晦白说出,一锤定音,免得大家云里雾里瞎说。”
张献忠望着文臣们道:“你们这班喝惯了墨汁的人。眼前有现成的年号不留心,偏偏要在书本儿上抠字眼!”大家一惊,摸不着头脑。十几个胆子较大的文臣赶快叩头,齐声说:“臣等愚昧。请圣上明谕!”
张献忠笑道:“我的饱学的秀才先儿们,用‘大顺’作年号岂不很好?何用你们再挖空心思?”大家一时莫名其妙,膛目结舌,互相观望,又都向丞相望去。王兆龄不觉拍手,对张献忠说道:“妙哉!妙哉!皇上确实是天资超群,妙不可言!”他随即转向大家,宣布:“我朝顺天承运,开国四川,定鼎成都,国号大西,年号大顺,万世一统!”
可是群臣仍觉莫名其妙。右苯相严锡命小声向王兆龄问道:“李自成不是已经建国号大顺了么?”王兆龄最能揣透张献忠的心思,他对大家解释说:“别看李自成占了西安,破了北京,可吴三桂所率池辽东军在关外可以说是百战百胜,他李自成又岂是人家的对手,想来已是时日不多,真正奉天承运地皇帝是我家万岁。万岁要举国臣民都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把李自成看得有多了不起,所以把他的国号用作我们大西国的年号。
这是何等胸怀,何等睿智!”
于是群臣都跪伏地上,山呼万岁。国号、年号都定下之后,张献忠立即着手大兴土木,将蜀王宫改作皇宫。这个时候,李自成早已经在山海关惨败,仓皇退出了北京。只是张献忠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所以仍然把进人川北的大顺部队看成是对他的最大威胁。他在成都举行过登极大典之后,立刻命令部下全力做好三件大事:一是派兵收拾成都周围各地的明朝官吏。二是下诏征集各府、州、县士子来成都,举行科举考试,解罗人才,凡读书人没有功名的都必须赴考,躲避不来的从严治罪;地方官督催不力的也要治罪。三是派张能奇率人马前往川北与大顺军地一支人马作战,能消灭则消灭,消灭不了就把他们赶出四川。大顺军人川的将领是原明朝总兵官马科。马科率领人马五千,于三月间占领保宁,四月间攻破顺庆,进人绵州。张献忠的养子张能奇于五月上旬在锦州的桃子园同马科交战,结果打了败仗。张献忠认为事态严重,便亲自率领两万人马去同马科作战。马科人少被张献忠打败,率领残部一千多人退出剑阁,奔回汉中。同马科作战之后,张献忠才得到李自成在山海关惨败,已退出北京,又退出山西,辽东军已到了北京的消息。他想着李自成走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力量再同他争夺四川,心里觉暗暗高兴。
辽东军南下的沽息让张献忠心虚不已,毕竟吴三桂的威名张献忠也是早有耳闻。当年张献忠刚刚造反时,便遇到了吴三桂所率的平贼大军,一战之下,大败而归,虽然多少年过去了,可吴三桂却早已成为张献忠心中的一根刺,一个噩梦。加上现在吴三桂已占据了关外大片土地,手下带甲将士几百万,张献忠岂能不怕。不过好在此时辽东军不过刚占了北京,离四川还远得很,张献忠这才能睡个安稳觉。不过因为李自成挥军北上,南明也有了喘息之机,派出军卒进攻四川,如今整个川东、川南、川中以及四川西部的许多州县都重新被明朝守将夺去,重庆也危在旦夕。张献忠身边的文臣们都感到情势急迫,认为张献忠不宜在外逗留太久,劝他速回成都。张献忠却是满在乎,道:“要回成都?咱大西的人马还没有打到陕西哩,你们就急着劝我回成都?急我个吊!马科这小子一战就败,是因为他知道李自成被吴三桂打得大败,所以他马科自觉没有靠山,仓皇溃逃。目前李自成在北边吃了败仗,士气不振,这正是咱大西朝夺取汉中的良机,我岂能错过!”于是,他派遣张定国率人马去攻夺汉中,自己则驻在广元一带以为策应。后经文臣们一再劝说,大西基业草创,百事待兴,京城不可无主云云,张献忠这才返回成都。张定国与大顺军在褒城交战,不料竟大败而回。大顺军将领为使双方关系不致完全破裂,就将被俘的大西将士全部放还。这样,汉中一线得以偃旗息鼓,暂无战事。
张定国退回成都以后,张献忠便与手下人商议:重庆是川、楚之要冲,万不能落在他人手中,否则就等于被扼住了咽喉,进退维谷。而一日不打败占据川东的曾英,重庆的安危就一日不保。于是命令刘文秀率军东下。扫荡川东。六月中旬,刘文秀到达重庆之后,立刻兵分水陆两路发起进攻,结果被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等败于多功城下。刘文秀退回成都,大西朝从此再无力顾及川东一线。川东既失,川南则有明将扬展再占叙州;川西有明黎州宣慰司马京进据黎雅。一时间里,大西朝四面楚歌,防不胜防。而此时张献忠也听到了李自成兵败陕西,已逃入湖广的消息。张献忠一脸阴云。一句话也不说。半天才重重叹了一口气,随即用力将脚一跺。骂出一句:“他妈的!”平心而论,他曾经非常忌妒李自成,恨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快;他曾经后悔自己的心不够狠手也太软,在谷城时没有听从徐以显的话将李自成除掉;他曾经为李自成的兵败山海关,不得已退出北京而幸灾乐祸。可是,自从李自成退出陕西,逃往湖广以后,他的思想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变得十分关心起李自成来了。他一直挂念着湖广方面地情况。心中暗暗希望李自成能够在湖广一带站住脚,养精蓄锐,东山再起。左右朝臣,包括左禾相王兆龄在内,谁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家面面相觑,大气不敢出一声。只见张献忠将手一挥,大家赶紧恐惧地退了出去,却又不敢远离,只能坐在朝房中等候。
张献忠走下宝座。在“金銮殿”中来回走动。李自成被杀的消息像一块巨大的石头,重重地砸在了他的心上。他感到痛苦,感到悲哀,感到惶恐,感到一种唇亡齿寒的孤独无肋他猛地拔出腰刀,照着粗大的朱漆描金盘龙柱子使劲砍去,同时嘴里恨恨地骂道:“吴三桂,咱老子操你十八辈儿祖宗!”
这时。大西朝在川中的处境正日趋恶化。一些将吏见张献忠大势已去,便开始暗中活动,想方设法为自己另谋出路。驻防洪雅的大西守备潘粼率先反戈,当明军前来攻城时。开门迎敌,杀害大西县令严凄以向明方献功。此例一开,大西各处地方官使陆续遭到杀害,有地到任二三日就被杀,有的县在三四个月内竟连续被杀十几个县令。大西在川内地控制能力已丧失殆尽,不得不缩短防线,逐步撤退各地驻防军,把兵力全部集中于成都附近。到了八月,因吴三桂率军攻下陕西,驻守汉中的大顺军余部遭辽东军袭击,兵败远适,大西保宁守将刘进忠便乘虚而人,占领汉中,凭借朝天关扼守。自此,大西地盘便与辽东接壤。而在襄阳的辽东众将,(小说网)对这一切自然都是知之甚详,在坐众人中,数许立最是好战,暗自计较一番后,道:“军长,如今李自成已如丧家之犬一般,随行不过十万军卒,且士气被夺,已没有了牵制南明的作用,反而咱们若是要对南明开战,他们却威胁着咱们,以末将着,已到了彻底解决大顺的时侯,末将愿为先锋,只要以我一团之力便可一举荡平大顺军,为歼灭南明扫清道路!”祖大寿老成持重,摇摇头道:“李自成虽说不可能再有大作为,可左良玉刚刚率军退出武昌,兵发南京,若咱们现在就率军攻打武昌,想来李自成自是无法抵抗,可有咱们大军压境,左良玉还会与南京明军交战吗?而且咱们刚刚占据了山西、陕西等地,只有何可刚一团兵马驻守,虽说辽东援军已开向各地,可他们战力毕竟不如咱们,又是初入关中,若是各地百姓有所骚乱,他们一时间怕是难以平息战乱。依末将之见,还是暂停步伐,让大顺与南明先斗一番,就算他们各安其境,南明内乱也即将开始,不管怎么说,都是对咱们有利。”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