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wx.cc,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保,辽东军马上便要入城了,皇太极也无玻与阿敏再斗下去,问道:“皇兄此来何事?若无要事便快回府收拾行囊准备随大军撤退吧!”此时阿敏身有重伤,就算留在威京也无大用,反而招人非议,不然阿敏倒是留守的最佳人选。
没想到阿敏听后却哭得更厉害了,抽噎道:“大汗,想自先父起兵以来,众将士用命,虽几经波析,可锋是化险为夷,才有了如今的后金威景,令大明、蒙古、朝鲜亦不敢正视于我,那是何等威风。可如今却被辽东区区六万大军围城,眼看威京城被破在即,我等实在是愧对父皇在天之灵,傀对死去的那几十万将士啊!”听着呵敏心有不甘的括,皇太极也是感同身受,而且更加深有感促。自己费劲心机终于坐上了这大汗的宝座,可自从当上了大汗之后,竟被那吴三挂搅得再无宁日,几番大战下来,自己全国实力竟折损一毕有余,今日竟又被其围城而攻,若不是皇太极心胸宽广,恐怕早就被气死了。可此时阿敏旧事重提,动机却难以捉磨,不知阿敏此时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另有心机。若依着阿敏的话,自己岂不是应该与这威京城共存亡?皇太极听着心中暗恼,可当着全殿众臣的面却不能驳斥阿敏,还得好言相劝道:“兄爱国之心天地可鉴,只可惜我等小瞧了吴三挂的诡计,几万援军被其歼灭,如今的威京城已是一座孤城,已无法再守。我等今日撤退正是为了积蓄力量,等我们退回北方。必然重整大军,再行南下。与他吴三挂决一死战!”
“好,只要有大汗这句括,我等就是死也膜目了!”阿敏激动的道。皇太极不解阿敏其意,却听阿敏继续道:“大汗,末将不才,不是那吴三挂的对手,可却有一颗决死之心,为臣愿率家中老少留守威京,与威京城共存亡。掩护大军撤退,只求大汗将来有朝一日能为我等报仇雪恨,用吴三挂那狗贼的人头来祭真我等,我等便是在九泉之也可安心了!”
“什么?你要留守威京?”皇太极铃于听明白了阶敏的话,没想到这阿敏对后金竟会如此忠心,竟愿与威京城共存亡,难道自己以前看错了这位皇兄?没想到阿敏竟是位大忠大义之人。虽然听了阿敏的话,皇太极心中高兴,可嘴中却道:“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兄乃我后金之栋梁,何况此时又有伤在身,如何能留守威京”“大汗,请您成全了微臣地这片忠心吧!不然微臣便撞死在这殿柱之上,以明心志!”说完,这阿敏竟真的向着最近的一根殿拄撞去。可此时殿中文武官员多达上百人,早有手快的一把拉住阿敏。将他拦下,这才免得阿敏血溅当场。皇太极也没想到阿敏竟是要来真的,愣了片刻。殿下却有人开口道:“大汗,即是阿教心意已决。大汗便成全了他吧!”
皇太极寻声望去,却是代善。此时也只有代善才有资格说这话。殿中其他众臣当然心中都明白,留守威京,可以说是万死无生,既然阿敏自愿留守,那自己可是躲过了一劫,又有代善首先开口,忙齐声道:“请大汗成全阿敏贝勒这片忠心!”阿敏挺身而出本就正合皇太极心意,又有众臣说项,皇太极当然乐得顺水推舟,可脸上却不敢有一丝喜气,反而庄重的道:“兄真乃大义之人,想几日前,弟竟令人伤及兄长,弟真是心中有傀啊!”说着皇太极竟下了龙椅,亲自将阿敏扶起,并道:“弟在这里与兄长赔罪了!”说着竟双膝微曲,便要跪倒赔罪。阿敏那里敢受皇太极大礼,只是混身是伤,气力不够,勉强将皇太极扶起,道:“我等同为女真子民,为我后金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日一别不知是否还有相见之日,只求大汗不要忘了我等便是!”“你放心,只要我皇太极还在一天,每年今日必会为众战死将士敬上水杯三杯”“好,即是如此,时间不多,便请大汗下令吧!”阿敏猛的擦去脸上泪水道。阿敏自己主动请战,皇太极却也不能显得太过小家子气,若只留已残的两红旗,那明显便是在叫阿敏等人送死,未免让其他人看了心寒。皇太极暗中咬了咬牙,才道:“阿敏接旨”
阿教忙跪倒在地。此时情况紧迫,也来不及拟旨,皇太极只能传口谕道:“自今日起阿敏便为我后金一字并肩王,率两红旗,进朝不跪。赐宝刀一把,对我后金文武大臣皆有先斩后奏之权。同时城中除两黄旗外,所有军民皆归阿敏管理,以退城外来敌!”说完皇太极取过自己随身宝刀,交与阿敏。
阿教跪接宝刀后,激动的道:“谢大汗圣恩!臣必鞠躬后粹,死而后已,誓与威京共存亡!”“阿敏,切切保重,如有再见之日,我愿与兄共掌后金!”皇太极心中也明白,个日辽东军破城后必然大开杀戒,阿敏侥幸逃生地希望恐怕不会递过万分之一,所以也不怕说下大话,想与我共掌后金,还是等你能话着回来见我再说吧!就算阿敏福大命大,真的能活下来,想必威京也已不保,到时随便以一个临阵脱逃之罪,便可将阿教再次置于万劫不复之地。阿敏闻言后,略显激动的道:“请大汗放心,我必不辜负大汗厚望,也请大汗保重,我后金未来兴衰全凭大汗一人,大汗万万不可有失!”
满朝文武也被皇太极、阿教兄弟二人的情谊所感动,只有代善给眼旁观,面色严峻,看着自己这两个兄弟在那里互相勉励却一言不发,也不知他到底在想些什么。这时城外沉静好一会儿的炮声突然响起,其密集程度竟让众人听不请个数,轰隆隆的巨响只让众人觉得仿佛世界末日一般,耳边好像有万千苍蝇飞舞。就大殿也在摇晃,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有几个年迈老臣更是不堪,竟被吓得面色苍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嘴里还念道:“完了,完了,天塌了!”其余众朝臣也只是强打精神,勉强站在那里,众人都明白,这必是辽东军发动总攻了。“众臣两刻钟后在北门集合,准备撤退!”皇太极大声叫道,说完也不管众朝臣有没有听清,便已率人退出大殿。
众朝臣听后不敢怠慢,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一个个争先恐后,匆匆住家里跑去,叫人收拾行囊准备撤退,生怕被丢在威京城。辽东军在后金人口中早已是青面撩牙的怪兽一般,只差一点没说他们是吃人的妖怪了,若是落在辽东军手里,恐怕是生不如死。阿敏站在那里,看着众朝臣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命,嘴角露几分冷笑。代善却是最后走的,临走前看了阿敏一眼,小声说了句:“好自为之吧!”
阿教闻言脸色一变,望着代善远去的背影,才发觉,几日不见,自己这位哥哥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走路间竟哼些步履躇珊。想必两红旗的灭亡和两个儿子战死杀场的消息已让代善心如死灰。阿敏出了大殿后。马上接掌了两蓝旗,并派出城中守卒全城戒严,普通百姓如敢走出家门一步,格杀勿讼,以防止大军撤退时,有人趁乱闹事。皇太极见阿教如此配合,当然高兴,竟还派人带话给阿敏,勉励阿敏。两刻钟后。威京城径历了一阵鸡飞狗跳后,几万人挤在北城门下。在皇太极的严今下,无人敢发出声音。
有军卒将北门悄悄打开一道缝隙,近百名骑兵从门缝中冲出,一直冲出几百米也不见有人阻拦,直到这百名探路骑兵再看不到踪迹,皇太极才下今道:“打开城门,全军撤退!”说完他自己已率两黄旗三万余大军及几百家春率先冲出城门,却不理会后面的众朝臣。后金本就是马上打天下,朝臣中武持多过文臣。而且受后金尚武风气影响,大多文臣也常骑马打猎,就算不会骑马之人,也叫家人将其用绳索绑在马上,以求逃命。全军几万人用了近毕个时辰才撤出威京城。好在辽东军并未在城外设伏,不然除了皇太极和两黄旗外,其余朝臣想要逃出威京城恐怕就难了。北城外虽没有大军设伏,可探哨却早已发现皇太极几万大军撤退之事,忙报与吴三挂。吴三挂此时正在威京南城外。端坐马上,看着万炮齐鸣的景来,感受着威京城在自己脚下呻吟。闻探子来报,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大约半个时辰后,坚固的威京城墙终于轻受不住辽东军如此猛烈的轰炸,在众人眼前崩塌。一地辽东军早已等不及,不等烟尘散尽。便已吹响了冲锋的号角,祖大寿、何可刚的两个步兵团四万余人如同两支利箭,呼喊着冲向威京城,必怕被人落下。吴三挂亲率骑兵一团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城内。可等辽东军冲上已是一片瓦砾的城墙,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愣住了。此时的咸京城中竟是鸦雀无声,不仅没嘻看到一个后金军的士卒上前抵抗,就连普通百姓也没有一个,放眼望去,威京城竟如一座死城一般。眼前诡异的景采,让两团的前锋不敢善作圭张,只得派人回禀吴三挂。既然城中没有抵抗,吴三挂也不需亲率预备队,打马来到城头,看到沉静地威京城也觉得奇怪。后金城中近百万百姓和几万后金大军难道都逃了不成?可刚才探子来报,明明只有皇太极和两黄旗撤出的威京城,难道这城中还有什么密道?就在吴三挂等人疑惑不解之时,从大街上走来一队人马,只有几十人而已。为首之人打着一支白旗,很快来到城下。吴三挂在废弃地城墙上看得分明,领头之人竟是自己的老熟人,后金贝勒阿敏。
只是何敏此是在马上的姿态却让人忍俊不止,只见他两脚踩在马蹬上,屁股却高高翘起,全身前倾,双手抱着马颈,在其他几人的搀扶下,才下了战马。此时早有后金军卒上前大声道:“后金一字并肩王阿敏求见辽东兵马元帅吴三挂。”吴三挂见眼前后金军不过几十人,也不怕阿教搞什么鬼,带着百余亲卫打马上前,来到阿敏身前。未等吴三挂下马,阿敏却推开身边护卫,只惊得吴三挂身边这些亲卫心中一紧,生怕阿敏对吴三挂不利,几人一下子挡在吴三挂身前,拔出火铳,只要稍有不对,便会立下杀手。可没想到阿敏椎开两边护卫后,竟扑通一声跪倒在吴三挂马前,大声道:“罪臣阿敏见过吴将军,今率全城百姓及军卒请降!”
“什么?”吴三挂以为自己听错了,追问道:“你说什么?可再说一遍!”阿敏只得再次重复道:“罪臣阿敏率全城百生及军卒请降,求吴将军不计前嫌,收容我等。”
吴三挂这次可是听得真切,连忙跳下战马。几名亲卫也跟了过来,围在吴三挂身边,却被吴三挂一把推开。阿敏身前,吴三挂亲手将阿敏扶起,道:“你所言可是真的?莫要糊弄于我。”“吴将军,罪臣所言句句属实,城中百姓已被臣禁足于家中,城中近两万守军都已在校场集合,除有五千余忠于皇太极的军卒外,其余军卒都是心甘情愿降于将军,还请将军查验!”
第六十九章千里溃败
吴三挂一时间无玻追问阿敏为何要投靠辽东,收拢那两万余后金军,妥抚城中百姓才是当务之急,只要办妥了这两件事,这威京城便已是自己裳中之物,就算他阿敏心怀不诡,另有图谋也是无可奈何。
三挂马上率祖大寿的猛虎团赶住大校场,另命何可刚的战狮团按管城防,负责城中警戒,而圣根团则在城外集合待命。等三挂率军迸到校场时,眼前情景确让三挂狂喜,没想到这阿敏所言句句属实,场中一万多后金军手无寸铁,整齐的排在校场之上,在校场一角,有几千人正看守着那些不愿投降的后金军。为免夜长梦多,三挂命祖大寿收容这些降军,派专人看管,格其一一编造成册,以待来日重新安置。三挂看祖大寿等人在一边忙碌,这才有空叫过阿敏,道:“阿敏将军,没想到你竟如此深明大义,免除了威京城一场劫难,我代表辽东军全体将士及全城的百姓感谢你!”阿敏听后却是面露傀疚之色,道:“吴将军,不必多言,我此举虽免除了万千百姓的劫难,可我却已是后金罪人,想来女真一族再无我容身之地,还望将军收容。”
“将军那里括,将军即投我辽东,从今以后便是我辽东一员,便是我吴三挂的兄弟,将来还要多多仰仗阿敏将军,何来收容一说。”此时二人可以说是各怀心机,以何敏的为人,三挂怎么也不相信他会为了免除咸京城百姓的刀兵之灾而率军投靠辽东,只不过这个理由却是最有利于他阿敏堵住天下众人之口的一个说法。而且此时辽东军虽已夺取威京,可皇太极及他的两黄旗却已逃出城,在北方还有两白女真旗,两红、两蓝女真汉旗足有十几万大军,要说战斗已经结束还为时尚早,三挂那有时间去追究他何敏投降的动机。
而阿敏此次投靠吴三挂可以说是迫不得已。若不出圭请求留守威京。摆出一副要与辽东军决一死战的架势,皇太极又如何肯将两蓝旗重新交给阿敏?没有了两蓝旗的阿敏就算随皇太极安全撤回北方,顶多能当个没落贵族,而且还要为自己的性命担心,只要自己稍有不如皇太极之意的地方,皇太极决对不会念及什么兄弟之情。以阿敏地为人又如何甘心一生如此虚度。而留守威京后,若不举城投降,自己仅凭这两万军卒又如何是六万辽东军的对手,待到城破时。再想投降,恐怕就算吴三挂应允了。也不会再重用自己,顶多保住一条小命,苟延残喘而已。这一切何敏早在府中便已想明白了,而且看这些年辽东的发展,仅用了三年便可以打得后金毫无还手之力,持来平蒙、灭朝也是指日可待,至于说大明,恐怕与辽东早已是势不两立,只是眼下各有顾及。才保持了表面上的和平,一旦时机成熟,在中原这片大地上,早晚会有一场龙争虎斗。晚降不如早降,早早降了吴三挂,不仅可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等将来有朝一日吴三挂建国,自己便也是开国元勋。吴三挂想要征服后金,离不开自己。更不可能剥夺了自己的军权,只要有军队在手,那管他城头变幻大王旗,自己还不是稳坐钓鱼台。就算自己高估了吴三挂也不要紧,只要留得青山在,便不怕没柴烧,大不了重表侍价而估便是。
“大人,皇太极等人从北门出逃不过半个多时辰。如果要追也许还来得及”阿敏即投靠吴三挂,便已是与皇太极彻底决裂,如果将来被皇太极得势,自己的日子恐怕就难过了。“哈哈。多谢将军提醒,不过我已有安排,想必现在他皇太极的日子也不好过吧!”说完对身边亲卫道:“传今下去,命全军按计划行事,务必不可轻易放过皇太极!”
“是!”传今兵得令而去。很快两个步兵团的六千骑兵会合了城外地骑兵团,在祖泽远的率领下向着皇太极逃逸地方向追去。此时的皇太极还不知吴三挂已兵不刀血的接管的威京,他正带着几万大军及朝中众臣及其家春、家丁近万人顺着大路急行军,准备轻抚顺、萨尔游、请远入吉林,会合守在吉林的镶白女真旗和正红汉旗,以吉林为根基,重整旗鼓,再与辽东军决战。
没想到大军刚刚过了抚顺,便遭到辽东军游骑的骚扰,这些辽东军多是百余人为一队,呼啸而至,打上几枪,扔上几枚手雷,不等皇太极反击,便已逃逸,严重的影响了大军前进速度。更可恨的是这些辽东军专以队中大臣为目标,这些人防卫力量本就薄弱,每次辽东军的袭击都会给他们以较大地伤亡,已哼几名大臣不幸遇难,那些家春、家丁死伤更是不计其数。垂次混乱后,大军再次上路都得用上小半个时辰整军。就这样走走停停,一个多时辰后竟距萨尔游还有近二十里路,如此下去,就算是天黑恐怕也出不了威京地境,一旦吴三挂破了威京城,率军追来,仅凭自己的两黄旗恐怕不是敌手。在辽东游骑第四次袭击后,皇太极终于下了决心,放弃了对后面那些人的保护,不过他也知道,后金的发展离不开文武百官,遂命军卒将所有官员集中到自己中军附近,至于其家眷却是管不了了,生死由命吧。范文程却知如此以来恐怕这些文武百官会与皇太极离心离德,想要劝阻皇太极,可皇太极却另有打算,这些游骑不断骚扰大队,必是兵力不足,不足以正面阻击自己,可的不过是想拖慢自己行军速度,以等吴三挂率军追来。那些家眷一旦与大军脱离反而会更加安全。而且皇太极此时更加看重的是自己的两黄旗,此时自己急需两黄旗保命,只要两黄旗还在,自己就还有反盘的本钱。至于那些文武百官,在和平时期也许会比军队重要,可现在那怕他们就是死光了,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打败了辽东军,到时再招便是。
舍弃了那些家春、家丁,皇太极所率的两黄旗行军速度果然大幅提升,只是被留下来的家春们的痛哭声却哭得众将士心烦意乱。有许多文武大臣的家人们仗着自己骑着快马,跟在大军后面,想要在大军庇护。皇太极却痛下决心,命断后部队一排利箭射在路中警告跟来的家眷,这才止住了这些人的跟随。直至大军行出十几里,才终于听不到这些人的声音,可后金军全军却是士气低下,无人谈笑,全军仿佛被一片乌云所笼罩。皇太极也只知催大军进路,再无言语。很快大军便赶至萨尔讲山前,隔着萨尔游河看到对面的萨尔游山蜿蜒起伏气势雄壮,满山的青柏古私随风轻摆。皇太极的心情终于有所好转,萨尔游山易守难攻,只要过了此山,就算他吴三挂率兵来攻,皇太极也有信心让其在山前沉戈于此。而且这萨尔游山更是许后金将士心目中的圣山,当年的萨尔游之战实在是影响深远。皇太极挥马鞭遥指此山,对身边的范文程和代善等人道:“想当年我后金十万兵马,在此消灭了大明四十万大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更使我后金终于有了与大明一较上下的本钱。此地可以说是我后金福地,只要过了此山,便是赫图阿拉,乃是我后金第一国都,只要赫图阿拉还在,我后金便会永昌不衰。”代善、范文程当年也是此战的参予者,范文程更可以说便是从此走向辉煌,正是因他为努尔哈赤出谋划策,将来犯的四路明军分而歼之,终于将四十万明军一一击溃,才倍获努尔哈赤信任,直至今日走上后金第一谋臣之位。代善当年亲率正红旗,攻破明军大营,斩杀明军无数,提起此处。代善终于是暂时忘记了丧子之痛,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奋勇杀敌的时侯,双眼放光,右手紧握腰间战刀。
范文程一路行来,早看出代善好像有什么心思,总是无精打彩,只是以他的身份,却又不能直接相问。而皇太极则因为代善的两红旗已被吴三挂全歼,对其不再重视。根本没有发现其中问题。范文程看到代善眼露精光,正好借题发挥道:“大汗。想当年大汗在此亲手斩杀明军蛮子总兵杜松,代善贝勒几刀便取了那明军副总兵赵梦麟的人头,当真是大快人心啊!只可惜拼死拼话十几年,一朝回到决战前,十几年的辛劳,几十万后金将士的努力今日却化为泡影。希望将来还能凭此天然屏障能够阻住辽东大军,有朝一日能再现我后金辉蝗!”
皇太极一听此话,神色大变,咬牙切齿道:“吴三挂。我必将尔等碎撕万段,不然难解我心头之恨!”代善听了范文程的话看了范文程一眼,才幽幽地道:“唉,希望还能有这一天。”
“代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便以为我后金再无兴威之日了吗?”皇太极本就心情不嘉,一听此话,更是火冒三丈。代善却毫不在意,此时代善因两子丧命。两红旗全军覆没,生命已经没有了什么目标,住日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对他来说已如昨日烟尘随风而去,不然当时在大殿上也不会眼见阿敏在那里演戏,而不予以揭穿,他是想着阿敏若是能因此保得一条性命,也算是成全了一番兄弟之情,总好过让阿教随军最后闹得个兄弟反目。自相残杀。只是范文程一番话,又让他心生感慨,想起了当年的情景,又不甘心后金便如此走向没落。这才在此时点破。“大汗,你以为阿教是真心要与威京城共存亡吗?此时阿敏恐怕正率着两蓝旗迎接吴三挂进城,吴三挂怕是已经兵不刃血的占了威京城,正率大军赶来取我等牲命。”“什么?你是说阿敏会投靠吴三挂?这不可能!”皇太极口中虽在反驳代善,可脸色却一连变了几变,好像想起了什么,转身对身边亲兵道:“传今下去,全军马上渡河,另派斥侯返回威京,探明情况后马上来报!”
萨尔讲河水活澈碧绿,后金在此经营多年,当然知道那里水浅适合渡河。很快三万两黄旗军卒便找到几处地方,同时渡河。不到半个时辰便有大半人马已趟水渡过了萨尔游河。可未等他们整军,却突听山上一声枪响,随后巨大的响声连成一片,无数黑影飞向河两岸及正在渡河的后金军。与辽东军交道打得多了,就连皇太极也认出了此物,只来得及叫上一声:“飞弹!”便已哑口无声,他实在是没想到辽东军竟已在此设伏,自己恐怕真的是要凶多吉少了。此时后金三万大军都集中在河两岸,近百枚飞弹对他们可以说是致命打击,最可怜的是千余正在渡河的后金军,在密集地飞弹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后只能是束手待毙,横尸河中,被河水冲到下游,喂了鱼虾。
皇太极眼看只是一轮飞弹便已将自己赖叹保命的两黄旗三万多将士折损了近五千之众,看着直到此时在山顶冉冉升起辽东军圣根战旗,双眼圆睁,牙关紧咬,竟已是气愤地说不出话来。范文程看着几万如同无头苍蝇乱作一团的后金军,在一边急道:“大汗保重啊!几万将士都还等着大汗的命令呢,不能让他们再如此白折牺牲下去了!”皇太极长喘了几口气,锋于将自己的情绪缓和了一下,才咬牙切齿的道:“命令全军攻击,若不能将山顶敌军全部消灭,绝不后退,违令者杀,停止不前者
杀,后退者杀!”皇太极一连喊出三个杀字,好像将全身的力气都已用光,有些虚弱的尘在马上。两黄旗本就是皇太极的嫡系,对皇太极绝对是忠心无二,剩下的不到三万两黄旗后金军听到这三杀令也都知道大汗这是下了狠心,顿时顾不得辽东军地飞弹,人人向前,舍命冲锋。守在山顶阻击后皇太极的辽东军正是吴三挂所属圣狼团。早在今日一早全军围城之际,吴三挂便已胸有成竹,今日威京城必破,而以皇太极的为人,定不会在城中束手待毙,必会率人潜逃。只是辽东军兵力不足,无法将所有后金军撤退路线封锁,只能在这些路中选择一条。
径过三挂与众人反复框敲,觉得皇太极从萨尔游山撤退的机率最大。一方面皇太极对此处极为熟悉,毕竟离此不远便是后金曾经的国都,他又曾在这里大胜过明军。另一方面,这里山高水险,只要在这里留上几千军卒,就算吴三挂想要追击也得付出相当代价。所叹吴三挂最后才决定,派圣狼团的两营人马在副团长许有利的率领下迸到此处。许有利得令后,只用了一个时辰便赶到萨尔游山。派出营中斥侯,解决了山上的百余守卒后,悄悄占据了山上有利位置,只等皇太极等人自投罗网。
而此时面对皇太极及近三万两黄旗军卒疯狂的攻击,许有利虽然只有六千人马,却并不惊慌,早有探马来报,师长已兵不刃血进占了威京城,只要他能守得一个时辰,祖泽远便会率大军赶来增援。况且此处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别说一个时辰,只要弹药充足,这是守上几天也不成问题。看着后金军满山遍野的冲杀上来,待敌军冲到毕山腰时,许有利大喝了一声:“放滚石擂木!”辽东军在此已等候多时,而许有利有是心思细腻之人,生怕因自己实力不足,而被后金金军冲破阵营,那自己便是百死莫赎其罪,早命全军全山收集山石、巨木,为后金备下这道大礼。随着许有利一声令下,早已备好的滚石擂木被放下。重达几百上千斤的巨石顺着山披一路滚下,就连一米多粗的巨木也不能阻拦其去势,后金军的血肉之躯更是不值一提。巨石从山上一直滚到山下,所过之处如池震一般,硬是在丛林中砸出一条笔直的羊肠小路,只是路上却是通红一片。巨石到了山下去势依然不减,直到落入萨尔游河中,才终于停了下来。只是巨石入水竟将其附近河水也染得通红,足以见得这山石上到底粘了多少后金军卒的血肉。短短一刻钟的功夫。最先冲锋的两黄旗几千军卒便已死伤无数。只是在皇太极地三杀令下,竟无一人敢后退半步。硬是顶着山上的滚石擂木,前赴后继的冲了上来。
很快山上的滚石擂木便已用尽,而此时几万后金军也已全部过了萨尔游河,蜂拥呐喊着向山上冲来。没有了滚石擂木的阻拦,后金军很快便已冲到了辽东军阵地前。只是没想到辽东军竟已在山顶清理出一片近百米的空地,砍伐下来的巨木已被后金军生受了,而这片空地却再次成了后金军无法逾越的鸿沟。在许有利的一声令下,山顶轮声、手雷声如同过年地鞭炮一般,清脆的声音连绵不断。收割着后金军性命。后金军一片一片地倒下,可吏多的后金军却又不要命的从林中冲了出来。就连许有利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后金军,明知不可为却依旧悍不畏死。皇太极及范文程、代善等人此时也已来到战场附近,眼看着自己大军如草芥一般被辽东军的枪炮斩杀,心痛无比,可又无可奈何。要知这萨尔游山本就险要异常,山中丛林茂密,若是小队人马还可从山中攀岩而行,另觅出路。可此时几万大军若想快速通过便只有这一条道路。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皇太极最为椎崇的一句话。可这句话却应该是在双方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才是真理,不然一个壮汉和一个五六岁的稚儿相比,就算稚儿再怎么拼命,在壮汉眼中也不过如同儿戏一般。此时辽东军仗着先进的武器,便如同壮汉一般,打得后金这个稚儿毫无还手之力。阵前观察片刻,便有近千人死于辽东军轮下,皇太极终于是忍不住了。狠狠的一捶身边巨木,双眼两行清泪默默流下。范文程也知如此硬拼下去,就算全军覆没恐怕也无法冲破这道防线。“大汗,如此硬拼不是办法。只能白白牺牲了后金地壮士,微臣以为应暂时停止攻击,另图他策。”
“停止?也许吴三挂就在咱们身后,马上便会赶到,此时想要另改路恐怕都已来不及了,那里还有时间另图他策?只有一鼓作气攻破辽东军的阵地,才能有些许生还的希望。”皇太极此时已是心神俱疲,可心中却是明白眼前形势。代善见皇太极决心已下,也知再无他策,上前一步道:“大汗,微臣知道另有一条小路,可通敌人身后,末将愿率五百死士迂回至敌军身后,冲破敌军后营,配合正面进攻,也许可以大破辽东军。”皇太极一听破敌有望,立即扳奋精神,道:“如此便有劳兄长了!”此时皇太极也不再摆出那付高高在上的嘴脸,竟称呼代善为兄长。“我便派五百亲卫随兄长破敌,希望兄长此去旗开得胜!”
“大汗放心,末持定不负所托,拼着千刀万剐也要为大汗杀出一条血路。”代善本来已被丧子之痛打击的了无生趣,不久前却又被范文程激起一番豪气,他此时已是心存必死之心,为了后金将来定要保皇太极冲出重围。
说完代善带上皇太极的五百亲卫消失在密林之中。代善刚去不久,便有后金探哨匆匆迸至皇太极眼前,看那探哨一身盔甲竟已被汗渍打透,皇太极心知必是又有紧急军情,不等那探哨行礼,皇太极已急道:“不必行礼,快说又有何事?”那探哨来不及长喘口气,答道:“禀大汗,辽东军已经追来了!”
“什么?辽东军追来了?有多少人,现在何处?”皇太极一听辽东追兵已到,竟觉得有些手脚冰谅。这队后金奇兵冲杀在最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代善。代善率领着五百士卒绕路而行,一路上山高崖险,可为了后金几万将士能够突围,这些人硬是咬紧牙关挺了过来。路上几十人因一时不慎掉落山崖,可他们却连一声惨叫也不敢发出,生怕惊动了辽东军,至使功亏一溃。此时终于走出了密林,顿时个个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尤其是代善更是勇猛过人,辽东军竟无人是其对手。身后近五百后金勇士,就算身负重伤,只要还有一口气,也要与辽东军拼杀到底。辽东军一时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有几百军卒却无法形成有效还击,很快被代善等人势如破竹般攻入阵中。在林中久候不至,本已有些绝望的皇太极一见对面辽东军中发生混乱,便知是代善终于在最后关头杀到,若不能借着辽东军后军大乱之机冲破封锁,今日恐怕再无机会。皇太极大喝一声:“全军冲锋,第一个冲破辽东军阵营的便是我后金第一巴图鲁!”后金军本也知道此时若是不能冲破辽东军大营便只有死路一条,已是含命冲锋,此时一听只要第一个冲破辽东军的便会被封为第一巴图鲁,更是人人兴奋。要知在后金达巴图鲁便相当于汉人口中的英雄,被大汗御封为后金第一巴图鲁那可是无尚荣耀,足以荫及几代子孙。顿时几千后金军同时从林中冲出,呼喊着:“巴图鲁、巴图鲁!”直奔辽东军。
辽东军本来就是人少势单,又被五百后金军从身后杀出,阵线顿时有些慌乱,而前面后金军又全面压上,形式已是危在旦夕,前面火力已不足以压制正面冲锋的后金军。本来一片大好形势竟在一刻间发生逆转。
好在副团长许有利从冰凌学院毕业。颇有些真才实学,眼见形势对自己不利却也不慌不乱,他知道虽然援军已近在咫尺,可皇太极及这几万后金大军此时正是困兽之斗,若是硬拦,恐怕不等援军赶到。自己这两营士卒便得死伤大半,而且也不见得拦得住皇太极的大军。况且吴三桂在开战前可是反复强调,宁可放过一部分后金军,也要尽量避免伤亡。自己手下这些军卒一个个可都是宝贝一般,不容有失。即是如此,还不如暂避锋芒,待其从自己军中穿过时,再对其进行打击。就算皇太极能侥幸逃得过去,在几万大军追击下。早晚难逃一死。“全军向两冀撤退。待后金大军从中通过,左右夹击后金大军!”随着许有利一声令下,守在阵地中的千余军卒虽然是满心的不情愿,可战场军令不容违背。只得恨恨的与后金军脱离纠缠,向两侧避去,在中央为后金军留出了一道近三百米宽的通道。辽东军此举皇太极当然明白其意,明着是给自己让出一条生路,可实际上却是给后金大军挖了一个陷阱。三百米地距离正是辽东军长枪射程的一倍。左右辽东军手中长枪足以攻击这条路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也许成千上万的后金大军同时通过,辽东军无法全部射杀,可他们若是想要在此留下那个人,只要在左右布署百个神枪手,便如点名一般轻松。
虽明知是个陷阱却又容不得皇太极不跳。即已打开通道,剩下的后金军就算再怎么视死如归,可明明有生的希望谁会愿意冒死攻击两侧地辽东军?若是强令其发起攻击,仅在士气上后金军便降了几分,结果自不必说。而且如果一旦纠缠起来,后面追兵马上便要赶到,到时两而夹击之下自己就算想走也来不及了。未等皇太极想出对策,前面却又发生变故。没有了辽东军的阻击,正面冲锋的后金军很快便汇合了代善等人。可未等两方人马庆祝这得来不易的小胜,只听左右一阵枪响,刚才还在奋勇杀敌的代善只觉胸膛一痛,低头一看,胸前一个拇指般大小的弹孔中鲜血正潺潺而出。代善用手紧捂伤口,却仍然无法止住流出的鲜血。随着血液的流失,代善只觉得天旋地转,混身的力气仿佛也随之而去,双腿有些发软竟已无法站稳。代善不知多少年未曾感受到这种无力地之感,只得以刀拄地,才勉强站立。抬头望向天空,竟看到了自己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廉,还有无数两红旗地将士正在那里向自己招手。再向丛林中皇太极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可眼前已是一片漆黑,竟看不清人影。久经战场的代善便知自己大限将至,看来自己也只能帮到这里了,以后的路便要靠皇太极自己去走了,后金地将来也只能由上天来决定了。皇太极在林中看得真切,眼见代善要害中枪,激动的大叫了一声:“代善!兄长!”
已经有些昏迷的代善听得真切,此时此地能得皇太极叫上一声兄长,代善已是再无遗憾,这些年的勾心斗角、谁是谁非都已不再重要,代善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推金山倒玉柱般,扑通一声跌倒在地,只是代善至死也未曾松开手中的战刀。代善地阵亡却并非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罢了。同时冲过去的几千后金军,只要是将官,不论官品大小竟都被辽东军重点照顾,下至值领(牛录额真)、参领(甲喇额真),上至都统(固山额真)无一幸免。
随着代善及阵中将领的阵亡,冲在最前的这些普通军卒更是大乱,有人想要回去接应皇太极,有人却想要借机逃命,人心不齐又如何能够成事,只能是乱作一团。而林中皇太极眼见代善身亡,悲痛万分,一时间竟呆了。范文程见形势不好,若是等大部分后金军冲破辽东军阵营分散而逃,辽东军再次合围的话,自己这些再想冲破辽东军的封锁恐怕便是难于上青天。当下也顾不得君臣之礼,对皇太极大声叫道:“大汗、大汗,快快醒来”
第七十章千里溃败
范文程好不容易将皇太极唤醒,急道:“大汗,即已冲破辽东阵营,还请下令,快快突围才是正理!”
皇太极点点头,道:“来人,传令下去,全军快速冲过辽东军阵营,所有将官脱去盔甲,以免被辽东军认出,伤了性命。”说完他自己已率先脱去身上金光闪闪的战甲,同时令亲卫将汗旗收拢,他可不想因此而被辽东军重点照顾。只是皇太极此时的命令却已有些晚了,已有几千后金军冲过辽东军阵营,其中将官却无一幸免,尽数被击毙当场。其余接到命令的后金军马上行动起来,近万大军驱赶战马从林中冲了出来,顺着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道路,冲了过去。皇太极率领着两千亲卫及百余文武大臣也混杂在其中。这万余大军中所有将领已听从皇太极命令,脱去了代表其身份的盔甲,使得两侧的辽东军一时间竟没有了攻击目标。不过辽东军也不笨,片刻间便识穿了后金的诡计,有人大叫道:“那些没穿盔甲的便是后金将领,一个也不要放过!”顿时后金军中没穿盔甲的立刻遭到了无情射杀,等大军冲过辽东军封锁后,全军几百大小将领仅剩下十几人,文武百官也所剩无几,好在皇太极脱去金甲后换了一副亲卫盔甲,才幸免遇难。
冲过辽东封锁的皇太极来此时已可听到辽东援军的喊杀声,想必他们已渡过萨尔浒河,追击过来。皇太极无暇整军,也无法整军,没有了将官,万余后金军根本就是一盘散沙,那里还命令得动。众人只知顺着大路狼狈而逃。许有利见后金军已经逃走,自己仅有五千余人不敢追击,免得被皇太极临死反扑咬上一口,还是等援赶到再追也不迟。许有利派人在山中打扫战场,同时命人接应援军。片刻功夫祖泽远打马而至,许有利忙上前请罪道:“末将无能。未能生擒皇太极,请大人降罪!”
祖泽远闻言不怒反而大笑道:“有利,你此着算是歪打正着,正合了师长的意,无过反而有菌,不然咱们还得演场戏,才好放掉皇太极。”许有利大为不解,自己放走了皇太极,无过反而有功了?不由问道:“泽远。师长这是何意?”
“有利。你说敌人是聚在一起消灭的快还是分散各处解决的快?”“这却不好说,如果敌人势力强大,当然是分散才好各个击破,可敌人若是势单。则是其聚在一起”说到此处许有利才恍然大悟道:“你是说要以皇太极为饵,让后金剩余势力向其靠拢,咱们才好下手。”
“不错,咱们若是此时将皇太极斩杀,北方分散各地的后金军必然各自为政。要知他们其中亲王、贝勒地也不在少数,若是据城而守,恐怕会使咱们再增伤亡。若是他们一见情况不好,投了朝鲜、蒙古,情况就更加不妙了。而且据探马回报,大明、荣古境内都有调兵迹象,咱们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全歼敌军,占领后金,他们难免是要来分一杯羹。反之,只要皇太极还在一天,他就是后金的大汗。在咱们两万大军的追击下,皇太极为保命,便只能四处求援,只要其他人敢来,咱们便来一个消灭一个,直到后金彻底被灭亡!”两人留下两连军卒负责打扫战场,而其余两万五千余人则在祖泽远和许有利的率领下,快马加鞭,追击皇太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一战可以说是后金走向鼎胜的标志。事隔14年之后,明金再次在此处决战,时间虽仅有不到一日,双方战死军卒也仅是当年萨尔浒之战的十分之一,可其重要作用却相差无几,战果也是恰恰相反。
当年后金以一敌四,今天辽东军却仅用五千军卒便与后金三万大军相抗,且占尽上锋,若不是许有利怕自己伤亡太过惨重,后金三万大军真地能冲过防线的恐怕十不及一,同时此战也成了后金走向哀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后金大军经萨尔浒一战,损失惨重,全军三万余人仅有一万六千余人脱困,而且因为连番大战,后金许多普通军卒已被辽东军打得怕了,军中将领又大部阵亡,无人约束,许多军卒半路便掉了队,当了逃兵。等皇太极一路风尘的冲进清原城,一清点人数才发现全军竟仅有一万一千余人,损失近三分之二。清原城城小兵少,不足为凭,想来辽东军必然是衔尾而追,皇太极不敢多做停留,稍加修整,便又率大军一路向吉林境内逃窜。同时广派探哨,一方面探查辽东军踪迹,另一方面通知各地后金大军前来护驾。
如此一来正合了辽东军之意,不过就算皇太极知晓其中奥妙,恐怕也会叫人前来护驾。毕竟自己若是阵亡,一切便都是过眼烟云,就算后金曰后能够再次兴起,也是与他皇太极无关了。半个时辰后,皇太极便又再次尽起大军,匆匆踏上了逃亡之路。可大军刚抵海龙,便有探哨来报,说辽东大军就在其身后不足二十里的地方,吓得皇太极过海龙而不入,只是派人入城通知城守,辽东军即将来犯,让其做好准备。那曾想皇太极大军过后,辽东军刚抵城下,那城守竟已率军主动出城纳降。其实这也怪不得这城守胆小怕死,就连你皇太极都不敢与其一战,只知逃命,他一区区城守又岂敢螳臂挡车。随后皇太极一路经磐石、永吉,在第二日清晨便已抵达吉林。而后面的祖泽远却是不慌不忙的接收了海龙、磐石、永吉等城,与皇太极相差不过半个多时辰便也抵达了吉林城下。
后金驻守吉林的正是当年在盛京阻拦三桂出城,致使吴阳惨死,后来又在义州大战初露锋茫的鳌拜。此时地鳌拜在其叔父费英东地照顾下已官至副都统,率三千军士驻守吉林。鳌拜早得前哨通知,知道大汗皇太极要来吉林,若是平时鳌拜自是喜出往外,若能与皇太极套上关系,自己仕途自是会更上一步。可此时皇太极身后尚有两万辽东军追兵,鳌拜心情当然好不到那儿去。鳌拜自知与辽东军早已是势同水火,吴三桂当年在盛京城下便已发出话来,必然要取自己颈上人头以祭奠死去的吴阳等壮士。自己这些年若不是躲在吉林,恐怕早已性命不保。可即使如此,这几年来也不太平,每年都有许多死士刺杀自己,最险的一次利刃已刺中自己腹部,若不是部下舍命相救,恐怕现在坟上的草都要几枯几荣了。这些刺客全是真正的死士,不论是否得手,一旦被擒,便吞毒自尽,竟从无一活口落入自己手中。不过就算不问,鳌拜也知道,能与自己有如此深仇大恨的非辽东莫属,自己与辽东的这个仇可真是结大了。而今日皇太极竟又将辽东军引到城下,这次自己能不能幸免却说不准了。鳌拜亲自将皇太极及万余大军迎入城中,未等众人安座,城上守卒便来通报,说辽东军已在南门外驻扎,看情形并没有攻城的意思。这让皇太极及众大臣松了口气,自从盛京出逃以来,已近一日一夜,全军竟是片刻未曾歇息,早已是人困马乏,这回终于能在吉林城中休整一会儿。就连皇太极也只想倒头大睡。勉励了鳌拜几句让他守好城门,皇太极便让他了退下,自己却占据了鳌拜在城中的府邸,呼呼大睡。
城外辽东军并不比后金军好过多少,这一日一夜虽然连取三座城池,士卒们兴奋不已,可体力却是有些不支。而且因当日攻盛京。军中飞弹部队已被抽调一空,目前全军飞弹部队只有一个飞弹排,弹药又已在萨尔浒山上用尽,根本没有弹药可用,面对吉林这座坚城若是全用骑兵强攻,死伤必然惨重。看皇太极入城后并没有立即逃跑的意思,祖泽远遂令全军原地休息,同时等侯后面吴三桂的大军前来会合。而城上的鳌拜看城外辽东军虽然全营压雀无声,明知辽东军必是全军休息,他去不敢有丝毫懈怠,虽然有心率军出城劫营,可就凭自己手下那三千杂牌军,又如何是辽东军对手,反正皇太极下令让自己坚守城池。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城中。也许还能多活片刻。如此以来,吉林城内城外虽然双方各有两万左右的大军,却是异常平静。直到日近黄昏,吴三桂率两千亲卫和飞弹部队地到来才打破了这片宁静。祖泽远、许有利等人已休息了整整一天。此时正是精神抖擞,远道而来的飞弹军也顾不得休整,在吴三桂一声令下,冲到城下挖起弹坑。吴三桂如此心急也是无法,据蒙古探哨来报。那科尔沁部的明安自大败而归,逃回族中后,怕辽东军报复,竟率全族投了南蒙的林丹汗。
明安为了不显得自己太过无能,夸大其辞,竟说自己被辽东军两团围攻,才落得如此下场,而同时他也将辽东军这两个团打残。而辽东其余三团正与后金纠缠,已是两败俱伤。林丹汗也知道辽东全军不过五团,如今有两团伤残,其余三团又与后金两败俱伤,马上意识到其中机会。不过林丹汗也知道明安与后金关系密切,怕受明安之骗,派人四处打探消息,却正好得知果有许多辽东伤军撤回辽东,同时也得知后金盛京城被破,辽东大军正沿路追击的消息。林丹汗对这几年迅速发展的辽东早就眼红,对强大地辽东军更是心怀戒心,他曾派人偷偷用重金买了几柄辽东军长枪、手雷,对这些新式武器惊叹不已,暗自与自己军队相比,却发现自己竟是毫无胜算。林丹汗马上找来族中能工巧匠想要仿制,可并未成功。正是摄于辽东军战力强盛,才一直不敢轻启战端。今日却是最佳的良机,在林丹汗看来,辽东军虽然大破盛京,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可损失必然惨重。此时的辽东除了一些伤兵外,再无大军防守,正是天赐良机,如能能攻破辽东,一举占据辽东自是最好,就算实在不行,只要能在辽东抢夺一番也是占足了便宜,最重要的是如果能抢到辽东军长枪和手雷的制作方法,那自己便可大量生产,到时别说辽东,就是北蒙、大明也不放在眼中。而且辽东军就算最后能胜过后金,恐怕也无力再追究自己犯境一事。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南蒙共有军卒十二万左右,除了各地必要的守卒,林丹汗此次共调集全境六万铁骑,准备马踏辽东。不过大军出征却非易事,更别说本是游牧民族的蒙古,想要调集大军没有半月根本不可能,又要准备粮草,据暗探估计,蒙古就算想要进攻辽东也得一月之后。同时山海关的田立也传回消息,说大明也已得知关外大战之事,虽尚未明确让其出兵,可也下令让他将关外战事必须每三个时辰一封秘信,报与朝庭。吴三桂之父吴襄也传来秘信,说他已被变相软禁在家中,朝堂之上也正为此事争论不休,武将想要趁此机会一举消灭吴三桂收复辽东,而文臣则以国力空虚,境内乱匪未平为由,拒不发兵。况且此时吴三桂正在对大明死仇后金用兵,丝毫未有反象,如果此时对吴三桂用兵,怕是要寒了天下人地心。如今每日朝堂之上都是如同菜市场一般,文武百官也毫无风度,一个个如同商贩一般叫嚣不已。朱由检本就耳根子软,也是拿不定主意,看来只要辽东军不遭遇大败,朝堂之上关于明军出关一事就算争论到明年恐怕也无定论。得知这些消息地吴三桂暗骂林丹汗这个小人,竟想要趁火打劫。他却忘了,自己早已下定决心,一旦平定后金,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林丹汗了,这应该算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许他惦记别人,却不许别人算计于他。
不过今日的辽东可不是当年初建时的辽东,境内各州都有新军守城,又有吴三辅驻守义州,虽说暴熊团死伤惨重,可剩下的战士却都是百练成钢,加上全境几十万义务兵和新投靠的镶黄汉旗几千军卒,就算再无援军也可叫这六万蒙古大军有来无回。更何况蒙古大军要一月后才能发起攻击,到时后金恐怕已是自己囊中之物了。至于大明,吴三桂却是一点也不担心,自己每年几百万两的银子可不是白送的,朝中那些文臣能为自己说话,当然是白花花的银子在起作用,不然以他们的为人,又怎么会在乎这些,恐怕大叫着要发战争财人大有人在。看到吴三桂的将旗,城上的鳖拜心寒不已,没想到吴三桂竟然亲至。而当正在用饭的皇太极得知吴三桂已率飞弹部队赶到城下时,面色大变,竟连手中饭碗也掉在了地上。吉林城不比盛京城,城池虽然坚固,可却没有红衣大炮防守,在辽东军的飞弹下,可以说是如同纸糊竹扎的一般,根本不可能阻止辽东军。其他各路援军不知何故至今未有一人前来,皇太极仅凭着手下一万多将士甚至没有与吴三桂交战的勇气,匆匆整军后,命鳌拜坚守城池,他自己却再次率军踏上了逃亡之路。
鳌拜虽未见识过辽东的飞弹,可早有耳闻,在辽东军第一枚飞弹落在城池之上时,亲眼见识了飞弹威力的鳖拜便知自己若继续留在吉林城,也不过是送死而已,当下率领着三千兵马从其他城门逃出,一路北上,直奔长春府。投奔叔父费英东去了。皇太极和鳌拜先后逃走,吉林城一下子成了不设防的城市,而后金建国时间还短,城中百姓本就以汉人居多,对后金根本谈不上忠心,为免战火波及自己。百姓们马上推举城中得高望重的长者出城跪降。不用打仗当然是好事,得知皇太极和鳌拜已分头逃走,吴三桂派一排军卒接收了吉林城,自己却率大军继续追赶皇太极。至于鳌拜,吴三桂虽然对其恨之入骨,可眼下却只能以大局为重,让鳌拜再多活几日。皇太极出了吉林城,不敢有片刻停留,率大军直奔宁古塔。准备会合宁古塔的杜度。希望能有实力反戈一击。在宁古塔可是有镶白女真旗和正红汉旗两万多大军,再加上附近驻守阿勒楚喀的正白女真旗和镶红汉旗、驻守三姓副都统辖区的两蓝汉旗,共计有近八万大军,再加上自己地两黄旗。可凑出十万大军,足以与吴三桂再一较高下。可皇太极那曾想到此时杜度的境地竟还不如自己。
当日吴宇率骑兵二团从水路入后金,即兵分四路,分头出击,短短三天时间。便占领了汪清、珲春、东宁、双城子,惊得杜度忙四处求缓,同时上书皇太极请求援军。也正是杜度的这封求援信才使得皇太极等错估了形势,为日后大败埋下了伏笔。吴宇攻破后金城池后,只是将后金守军斩杀,对普通百姓却是秋毫不犯,甚至还将城中钱粮分发给城中困难百姓。吴宇的大名很快便在宁古塔的汉人中争相传颂,各城汉民都盼望着吴宇能早曰攻破自己所在的城池,解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有些偏远地小城,竟发生暴乱,起因更是简单,结果却是出人意料。开始只是在一座小城中有几名汉民议论辽东军,被后金守军听到,想要将其置罪,不料此举激怒了城中汉人。在后金各小城中,汉民约占了七成左右,后金却一成不到,其余是其他各族百姓。愤怒的汉人手执铁搞、棍棒冲向了城中府衙,其他各族百姓只是冷眼观望,无人插手。面对几千汉人,城中仅有的百余后金官差、守卒那里还是对手,大部分死于乱棒之下,仅有几人乘乱逃命。而宁古塔的大军防守吴宇还来不及,那里还能派出大军平乱。
这座小城一时间竟成了自治之所,城中几千汉人推举出德才出众之人暂代城主之责。新被推举出的城主张肖不过四十余岁,却有大智,当年还曾中过大明的秀才,若不是后金树起反旗,他恐怕早已是金榜题名,成了大明的官员。张肖从小便熟读诗书,心中自有忠义,此时有机会脱离异族统治,重归大明,当然心中高兴。不过他也知道,若是等后金缓出手来,自己这座小城恐怕绝无幸理。思量之下,张肖毅然在城上树起辽东的大旗,对外宣称自己已投靠辽东。没想到此着竟真的收到奇效。本来有一只三百余人地后金小队奉命至小城平乱,可一听说小城上树起了辽东大旗,这些人竟被吓得半路而逃。张肖又派人到四周各城中散布流言,说辽东大军即将到来,自己城中便有辽东信使,鼓动各城中汉民举起义旗,反抗后金统治。此时宁古塔因吴宇地到来早乱成一团,各城守军大部分都被调集到一起,对抗吴宇所率辽东大军,城中守卫力量薄弱。而百姓们也早听到风声,后金竟是接连大败,看来他们的好日子不长了。再加上有人鼓动,顿时宁古塔境内竟是反旗四起,一夜之间竟有十几座小城暴动成功,汉人在十几年后终于又重掌城中大权。不过这些人心中却是底气不足,没有一个靠山,若是等后金军腾出来手,自己这些人万万不是那些后金军的对手,若是落在后金手中,恐怕只能是生不如死。
各城竟不约而同的派出信使赶到张肖处,他们也想要讨一面辽东地大旗,以威慑后金。那曾想众人竟从张肖处得知,他也不过是假冒辽东的威名而已,可事已至此,后悔也来不及了,就算他们此时再想向后金军投降,恐怕也照样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最后只能听从张肖的意见,暂时挂上辽东大旗,并组成联盟,组织城中精壮汉民成立守城队,一城有险,各方支援。各城义军联盟结成后,公推张肖为暂时盟主,只等找到辽东大军后,再进一步商议各城未来如何治理。对此吴宇可以说是毫不知情,他怎么也没想到,未等自己大军赶到,竟已有十几座小城划到辽东治下。此时的吴宇正率五千骑军从珲春赶往宁古塔,其余三路兵马在副团长阿桑、吴初,以及第三营营长刘利的带领下分从汪清、东宁、双城子杀向宁古塔。当杜度得知此消息时,真是吓得不清。到现在他也没搞清楚辽东到底派来多少大军,只以旗号计,辽东可是有四团八万余人,而他自己手里不过只有镶白旗的一万兵马,那里是东军兵马的对手。当下收拢治下各城守军,增强城防力量。同时宁古塔哨骑四出,分往各地求援。他自己自知连丢十几座城池,就算能从宁古塔逃得一命,皇太极恐怕也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早已做好了与城共存亡的准备。
好在其余各路兵马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杜度被灭,恐怕下一个就是自己,他们都令信使带回书信,答应派出援军,只是路途远近不一,抵达的时间也是有先有后。待到第二日夜里,坐镇府中的杜度听到远处传来万马奔腾的声音,虽不知来者何人,但据哨马四报,辽东四路兵马最近的也不过刚过妥芬河,还未抵穆勒恩。所以杜度镇定得很,来者应该是友非敌。收拾一番忙率亲卫上了城头,叫人点亮城头的灯笼火把,准备迎接远来的援军。杜度刚登上城楼,大队兵马便已赶到城下。有守城将官在城上大喝道:“来者何人?”
城下大军中奔出十几骑,等到了离城不过十几米处时,才停了下来。其中一人上前回道:“我等乃镶红汉旗士兵,得闻辽东军即将来犯,我家都统大人特率我等星夜驰援,还请城中兄弟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城再叙。”杜度在城上听得分别,那问话的守城将官回头请示杜度,杜度看城下大军军服旗帜确是镶红汉旗。只是黑夜中看不清人影,不知来军到底有多少人。此时确是非常时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杜度谨慎的示意那守城将官,让他请出城下大军的将领上前答话。那守城将官才又道:“不知贵军梁轩梁都统可在?我家大人请他上前叙话。”
守城将官话音未落,那十几骑最中间一人已答道:“我乃梁轩,城上可是杜度杜大人?”杜度借着那人身边火把,勉强看清答话之人确是梁轩,这时一颗心才放到肚子里。也走到城墙处。向下一拱手道:“梁大人,多谢你星夜驰援,这份情意杜度记下了,刚才多有怠慢。还请梁大人海涵。”
“杜大人这是那里话,我等多受大人照顾,何需如此客气,再说若真由辽东军横行宁古塔,我也难逃其责。只是我等从鸡西一路西来。
赶了大半天的路,已是人困马乏,还请大人打开城门,让我手下儿郎入城休息““好,好,好,梁大人稍待片刻,我即刻命人打开城门,请大军入城,到时还请梁大人过府一叙,我为大人接风洗尘!”说完杜度对那守城将官道:“快打开城门,迎梁大人入城!”“喳!”那守城将领得令而去。片刻功夫城门吱吱呀呀被打开。城下梁轩却并未急着入城,而是站在一边指挥着大军入城。骑兵们骑着战马,八人一排,排着整齐地队伍进了城门,全军鸦雀无声,只有战马的马蹄声落在青石路上,声音格外清脆悦耳。城上杜度见大军开始入城,却始终觉得有些不对劲,可一时又想不出到底那里不对,暗道:难道是自己听说辽东军要来,紧张过度,疑神疑鬼?片刻后城下大军已有三千多进入城内,这时杜度身后一名亲卫小声对另一人道:“没想到镶红汉旗军容竟如此整齐,决不差与咱们,万余兵马竟无嘈杂之声,看来他们的都统梁大人确是有几分本事。”
听到此话杜度突然打了个机灵,大叫不好,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为何总觉得城下大军不对劲。别人杜度也许还不清楚,可这个梁轩的镶红汉旗因同样驻扎在宁古塔,虽然表面上与自己平级,可严格说起来却是受自己管辖。自己也曾几次到镶红汉旗驻地视察军情,最近是次就在两月前,那时的镶红汉旗虽不能说是一盘散沙,可顶多也就是与明军相仿,如何会在两月间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说镶红汉旗驻地鸡西距此不过大半日地路程,若是按他们的抵达时间来算,他们应该是天近黄昏时分才启程的。可信使早已派出,梁轩等人应该早就得到消息,为何偏偏要等到黄昏才启程?而且这个梁轩本是商人起家,最是懂得享受,虽说有几分本事,可能做到这个镶红汉旗旗主之位更多的却是靠金银买来的,而皇太极也是看他确是真心投靠,又主动承担镶红汉旗全军军备,可以省下不少钱粮,这才让其当上了这个旗主。要是往常达个梁轩决对是第一个冲进城门的,那里还会等大军入城?这种种的矛盾、种种的不合理只有一个解释,正在入城的军卒决非镶红汉旗!而那梁轩今日如此反常地表现定是受人胁迫!
杜度一急之下,拔出腰间战刀,大喝道:“快关城门!他们是辽东军!”城上所有后金军士闻言都是一愣,随后马上反应过来,想要上前关闭城门,阻止大军进城。可此时已经晚了。已经进城地三千余骑兵立即拨转马头,向城门杀来。而正在城门附近的骑军也已拔出马刀将身边正在发愣的后金一刀两断,后面的骑军加快了马速,向城中冲杀进来。一时间城门内外已是乱作一团。
不保,辽东军马上便要入城了,皇太极也无玻与阿敏再斗下去,问道:“皇兄此来何事?若无要事便快回府收拾行囊准备随大军撤退吧!”此时阿敏身有重伤,就算留在威京也无大用,反而招人非议,不然阿敏倒是留守的最佳人选。
没想到阿敏听后却哭得更厉害了,抽噎道:“大汗,想自先父起兵以来,众将士用命,虽几经波析,可锋是化险为夷,才有了如今的后金威景,令大明、蒙古、朝鲜亦不敢正视于我,那是何等威风。可如今却被辽东区区六万大军围城,眼看威京城被破在即,我等实在是愧对父皇在天之灵,傀对死去的那几十万将士啊!”听着呵敏心有不甘的括,皇太极也是感同身受,而且更加深有感促。自己费劲心机终于坐上了这大汗的宝座,可自从当上了大汗之后,竟被那吴三挂搅得再无宁日,几番大战下来,自己全国实力竟折损一毕有余,今日竟又被其围城而攻,若不是皇太极心胸宽广,恐怕早就被气死了。可此时阿敏旧事重提,动机却难以捉磨,不知阿敏此时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另有心机。若依着阿敏的话,自己岂不是应该与这威京城共存亡?皇太极听着心中暗恼,可当着全殿众臣的面却不能驳斥阿敏,还得好言相劝道:“兄爱国之心天地可鉴,只可惜我等小瞧了吴三挂的诡计,几万援军被其歼灭,如今的威京城已是一座孤城,已无法再守。我等今日撤退正是为了积蓄力量,等我们退回北方。必然重整大军,再行南下。与他吴三挂决一死战!”
“好,只要有大汗这句括,我等就是死也膜目了!”阿敏激动的道。皇太极不解阿敏其意,却听阿敏继续道:“大汗,末将不才,不是那吴三挂的对手,可却有一颗决死之心,为臣愿率家中老少留守威京,与威京城共存亡。掩护大军撤退,只求大汗将来有朝一日能为我等报仇雪恨,用吴三挂那狗贼的人头来祭真我等,我等便是在九泉之也可安心了!”
“什么?你要留守威京?”皇太极铃于听明白了阶敏的话,没想到这阿敏对后金竟会如此忠心,竟愿与威京城共存亡,难道自己以前看错了这位皇兄?没想到阿敏竟是位大忠大义之人。虽然听了阿敏的话,皇太极心中高兴,可嘴中却道:“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兄乃我后金之栋梁,何况此时又有伤在身,如何能留守威京”“大汗,请您成全了微臣地这片忠心吧!不然微臣便撞死在这殿柱之上,以明心志!”说完,这阿敏竟真的向着最近的一根殿拄撞去。可此时殿中文武官员多达上百人,早有手快的一把拉住阿敏。将他拦下,这才免得阿敏血溅当场。皇太极也没想到阿敏竟是要来真的,愣了片刻。殿下却有人开口道:“大汗,即是阿教心意已决。大汗便成全了他吧!”
皇太极寻声望去,却是代善。此时也只有代善才有资格说这话。殿中其他众臣当然心中都明白,留守威京,可以说是万死无生,既然阿敏自愿留守,那自己可是躲过了一劫,又有代善首先开口,忙齐声道:“请大汗成全阿敏贝勒这片忠心!”阿敏挺身而出本就正合皇太极心意,又有众臣说项,皇太极当然乐得顺水推舟,可脸上却不敢有一丝喜气,反而庄重的道:“兄真乃大义之人,想几日前,弟竟令人伤及兄长,弟真是心中有傀啊!”说着皇太极竟下了龙椅,亲自将阿敏扶起,并道:“弟在这里与兄长赔罪了!”说着竟双膝微曲,便要跪倒赔罪。阿敏那里敢受皇太极大礼,只是混身是伤,气力不够,勉强将皇太极扶起,道:“我等同为女真子民,为我后金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日一别不知是否还有相见之日,只求大汗不要忘了我等便是!”“你放心,只要我皇太极还在一天,每年今日必会为众战死将士敬上水杯三杯”“好,即是如此,时间不多,便请大汗下令吧!”阿敏猛的擦去脸上泪水道。阿敏自己主动请战,皇太极却也不能显得太过小家子气,若只留已残的两红旗,那明显便是在叫阿敏等人送死,未免让其他人看了心寒。皇太极暗中咬了咬牙,才道:“阿敏接旨”
阿教忙跪倒在地。此时情况紧迫,也来不及拟旨,皇太极只能传口谕道:“自今日起阿敏便为我后金一字并肩王,率两红旗,进朝不跪。赐宝刀一把,对我后金文武大臣皆有先斩后奏之权。同时城中除两黄旗外,所有军民皆归阿敏管理,以退城外来敌!”说完皇太极取过自己随身宝刀,交与阿敏。
阿教跪接宝刀后,激动的道:“谢大汗圣恩!臣必鞠躬后粹,死而后已,誓与威京共存亡!”“阿敏,切切保重,如有再见之日,我愿与兄共掌后金!”皇太极心中也明白,个日辽东军破城后必然大开杀戒,阿敏侥幸逃生地希望恐怕不会递过万分之一,所以也不怕说下大话,想与我共掌后金,还是等你能话着回来见我再说吧!就算阿敏福大命大,真的能活下来,想必威京也已不保,到时随便以一个临阵脱逃之罪,便可将阿教再次置于万劫不复之地。阿敏闻言后,略显激动的道:“请大汗放心,我必不辜负大汗厚望,也请大汗保重,我后金未来兴衰全凭大汗一人,大汗万万不可有失!”
满朝文武也被皇太极、阿教兄弟二人的情谊所感动,只有代善给眼旁观,面色严峻,看着自己这两个兄弟在那里互相勉励却一言不发,也不知他到底在想些什么。这时城外沉静好一会儿的炮声突然响起,其密集程度竟让众人听不请个数,轰隆隆的巨响只让众人觉得仿佛世界末日一般,耳边好像有万千苍蝇飞舞。就大殿也在摇晃,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有几个年迈老臣更是不堪,竟被吓得面色苍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嘴里还念道:“完了,完了,天塌了!”其余众朝臣也只是强打精神,勉强站在那里,众人都明白,这必是辽东军发动总攻了。“众臣两刻钟后在北门集合,准备撤退!”皇太极大声叫道,说完也不管众朝臣有没有听清,便已率人退出大殿。
众朝臣听后不敢怠慢,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一个个争先恐后,匆匆住家里跑去,叫人收拾行囊准备撤退,生怕被丢在威京城。辽东军在后金人口中早已是青面撩牙的怪兽一般,只差一点没说他们是吃人的妖怪了,若是落在辽东军手里,恐怕是生不如死。阿敏站在那里,看着众朝臣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命,嘴角露几分冷笑。代善却是最后走的,临走前看了阿敏一眼,小声说了句:“好自为之吧!”
阿教闻言脸色一变,望着代善远去的背影,才发觉,几日不见,自己这位哥哥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走路间竟哼些步履躇珊。想必两红旗的灭亡和两个儿子战死杀场的消息已让代善心如死灰。阿敏出了大殿后。马上接掌了两蓝旗,并派出城中守卒全城戒严,普通百姓如敢走出家门一步,格杀勿讼,以防止大军撤退时,有人趁乱闹事。皇太极见阿教如此配合,当然高兴,竟还派人带话给阿敏,勉励阿敏。两刻钟后。威京城径历了一阵鸡飞狗跳后,几万人挤在北城门下。在皇太极的严今下,无人敢发出声音。
有军卒将北门悄悄打开一道缝隙,近百名骑兵从门缝中冲出,一直冲出几百米也不见有人阻拦,直到这百名探路骑兵再看不到踪迹,皇太极才下今道:“打开城门,全军撤退!”说完他自己已率两黄旗三万余大军及几百家春率先冲出城门,却不理会后面的众朝臣。后金本就是马上打天下,朝臣中武持多过文臣。而且受后金尚武风气影响,大多文臣也常骑马打猎,就算不会骑马之人,也叫家人将其用绳索绑在马上,以求逃命。全军几万人用了近毕个时辰才撤出威京城。好在辽东军并未在城外设伏,不然除了皇太极和两黄旗外,其余朝臣想要逃出威京城恐怕就难了。北城外虽没有大军设伏,可探哨却早已发现皇太极几万大军撤退之事,忙报与吴三挂。吴三挂此时正在威京南城外。端坐马上,看着万炮齐鸣的景来,感受着威京城在自己脚下呻吟。闻探子来报,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大约半个时辰后,坚固的威京城墙终于轻受不住辽东军如此猛烈的轰炸,在众人眼前崩塌。一地辽东军早已等不及,不等烟尘散尽。便已吹响了冲锋的号角,祖大寿、何可刚的两个步兵团四万余人如同两支利箭,呼喊着冲向威京城,必怕被人落下。吴三挂亲率骑兵一团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城内。可等辽东军冲上已是一片瓦砾的城墙,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愣住了。此时的咸京城中竟是鸦雀无声,不仅没嘻看到一个后金军的士卒上前抵抗,就连普通百姓也没有一个,放眼望去,威京城竟如一座死城一般。眼前诡异的景采,让两团的前锋不敢善作圭张,只得派人回禀吴三挂。既然城中没有抵抗,吴三挂也不需亲率预备队,打马来到城头,看到沉静地威京城也觉得奇怪。后金城中近百万百姓和几万后金大军难道都逃了不成?可刚才探子来报,明明只有皇太极和两黄旗撤出的威京城,难道这城中还有什么密道?就在吴三挂等人疑惑不解之时,从大街上走来一队人马,只有几十人而已。为首之人打着一支白旗,很快来到城下。吴三挂在废弃地城墙上看得分明,领头之人竟是自己的老熟人,后金贝勒阿敏。
只是何敏此是在马上的姿态却让人忍俊不止,只见他两脚踩在马蹬上,屁股却高高翘起,全身前倾,双手抱着马颈,在其他几人的搀扶下,才下了战马。此时早有后金军卒上前大声道:“后金一字并肩王阿敏求见辽东兵马元帅吴三挂。”吴三挂见眼前后金军不过几十人,也不怕阿教搞什么鬼,带着百余亲卫打马上前,来到阿敏身前。未等吴三挂下马,阿敏却推开身边护卫,只惊得吴三挂身边这些亲卫心中一紧,生怕阿敏对吴三挂不利,几人一下子挡在吴三挂身前,拔出火铳,只要稍有不对,便会立下杀手。可没想到阿敏椎开两边护卫后,竟扑通一声跪倒在吴三挂马前,大声道:“罪臣阿敏见过吴将军,今率全城百姓及军卒请降!”
“什么?”吴三挂以为自己听错了,追问道:“你说什么?可再说一遍!”阿敏只得再次重复道:“罪臣阿敏率全城百生及军卒请降,求吴将军不计前嫌,收容我等。”
吴三挂这次可是听得真切,连忙跳下战马。几名亲卫也跟了过来,围在吴三挂身边,却被吴三挂一把推开。阿敏身前,吴三挂亲手将阿敏扶起,道:“你所言可是真的?莫要糊弄于我。”“吴将军,罪臣所言句句属实,城中百姓已被臣禁足于家中,城中近两万守军都已在校场集合,除有五千余忠于皇太极的军卒外,其余军卒都是心甘情愿降于将军,还请将军查验!”
第六十九章千里溃败
吴三挂一时间无玻追问阿敏为何要投靠辽东,收拢那两万余后金军,妥抚城中百姓才是当务之急,只要办妥了这两件事,这威京城便已是自己裳中之物,就算他阿敏心怀不诡,另有图谋也是无可奈何。
三挂马上率祖大寿的猛虎团赶住大校场,另命何可刚的战狮团按管城防,负责城中警戒,而圣根团则在城外集合待命。等三挂率军迸到校场时,眼前情景确让三挂狂喜,没想到这阿敏所言句句属实,场中一万多后金军手无寸铁,整齐的排在校场之上,在校场一角,有几千人正看守着那些不愿投降的后金军。为免夜长梦多,三挂命祖大寿收容这些降军,派专人看管,格其一一编造成册,以待来日重新安置。三挂看祖大寿等人在一边忙碌,这才有空叫过阿敏,道:“阿敏将军,没想到你竟如此深明大义,免除了威京城一场劫难,我代表辽东军全体将士及全城的百姓感谢你!”阿敏听后却是面露傀疚之色,道:“吴将军,不必多言,我此举虽免除了万千百姓的劫难,可我却已是后金罪人,想来女真一族再无我容身之地,还望将军收容。”
“将军那里括,将军即投我辽东,从今以后便是我辽东一员,便是我吴三挂的兄弟,将来还要多多仰仗阿敏将军,何来收容一说。”此时二人可以说是各怀心机,以何敏的为人,三挂怎么也不相信他会为了免除咸京城百姓的刀兵之灾而率军投靠辽东,只不过这个理由却是最有利于他阿敏堵住天下众人之口的一个说法。而且此时辽东军虽已夺取威京,可皇太极及他的两黄旗却已逃出城,在北方还有两白女真旗,两红、两蓝女真汉旗足有十几万大军,要说战斗已经结束还为时尚早,三挂那有时间去追究他何敏投降的动机。
而阿敏此次投靠吴三挂可以说是迫不得已。若不出圭请求留守威京。摆出一副要与辽东军决一死战的架势,皇太极又如何肯将两蓝旗重新交给阿敏?没有了两蓝旗的阿敏就算随皇太极安全撤回北方,顶多能当个没落贵族,而且还要为自己的性命担心,只要自己稍有不如皇太极之意的地方,皇太极决对不会念及什么兄弟之情。以阿敏地为人又如何甘心一生如此虚度。而留守威京后,若不举城投降,自己仅凭这两万军卒又如何是六万辽东军的对手,待到城破时。再想投降,恐怕就算吴三挂应允了。也不会再重用自己,顶多保住一条小命,苟延残喘而已。这一切何敏早在府中便已想明白了,而且看这些年辽东的发展,仅用了三年便可以打得后金毫无还手之力,持来平蒙、灭朝也是指日可待,至于说大明,恐怕与辽东早已是势不两立,只是眼下各有顾及。才保持了表面上的和平,一旦时机成熟,在中原这片大地上,早晚会有一场龙争虎斗。晚降不如早降,早早降了吴三挂,不仅可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等将来有朝一日吴三挂建国,自己便也是开国元勋。吴三挂想要征服后金,离不开自己。更不可能剥夺了自己的军权,只要有军队在手,那管他城头变幻大王旗,自己还不是稳坐钓鱼台。就算自己高估了吴三挂也不要紧,只要留得青山在,便不怕没柴烧,大不了重表侍价而估便是。
“大人,皇太极等人从北门出逃不过半个多时辰。如果要追也许还来得及”阿敏即投靠吴三挂,便已是与皇太极彻底决裂,如果将来被皇太极得势,自己的日子恐怕就难过了。“哈哈。多谢将军提醒,不过我已有安排,想必现在他皇太极的日子也不好过吧!”说完对身边亲卫道:“传今下去,命全军按计划行事,务必不可轻易放过皇太极!”
“是!”传今兵得令而去。很快两个步兵团的六千骑兵会合了城外地骑兵团,在祖泽远的率领下向着皇太极逃逸地方向追去。此时的皇太极还不知吴三挂已兵不刀血的接管的威京,他正带着几万大军及朝中众臣及其家春、家丁近万人顺着大路急行军,准备轻抚顺、萨尔游、请远入吉林,会合守在吉林的镶白女真旗和正红汉旗,以吉林为根基,重整旗鼓,再与辽东军决战。
没想到大军刚刚过了抚顺,便遭到辽东军游骑的骚扰,这些辽东军多是百余人为一队,呼啸而至,打上几枪,扔上几枚手雷,不等皇太极反击,便已逃逸,严重的影响了大军前进速度。更可恨的是这些辽东军专以队中大臣为目标,这些人防卫力量本就薄弱,每次辽东军的袭击都会给他们以较大地伤亡,已哼几名大臣不幸遇难,那些家春、家丁死伤更是不计其数。垂次混乱后,大军再次上路都得用上小半个时辰整军。就这样走走停停,一个多时辰后竟距萨尔游还有近二十里路,如此下去,就算是天黑恐怕也出不了威京地境,一旦吴三挂破了威京城,率军追来,仅凭自己的两黄旗恐怕不是敌手。在辽东游骑第四次袭击后,皇太极终于下了决心,放弃了对后面那些人的保护,不过他也知道,后金的发展离不开文武百官,遂命军卒将所有官员集中到自己中军附近,至于其家眷却是管不了了,生死由命吧。范文程却知如此以来恐怕这些文武百官会与皇太极离心离德,想要劝阻皇太极,可皇太极却另有打算,这些游骑不断骚扰大队,必是兵力不足,不足以正面阻击自己,可的不过是想拖慢自己行军速度,以等吴三挂率军追来。那些家眷一旦与大军脱离反而会更加安全。而且皇太极此时更加看重的是自己的两黄旗,此时自己急需两黄旗保命,只要两黄旗还在,自己就还有反盘的本钱。至于那些文武百官,在和平时期也许会比军队重要,可现在那怕他们就是死光了,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打败了辽东军,到时再招便是。
舍弃了那些家春、家丁,皇太极所率的两黄旗行军速度果然大幅提升,只是被留下来的家春们的痛哭声却哭得众将士心烦意乱。有许多文武大臣的家人们仗着自己骑着快马,跟在大军后面,想要在大军庇护。皇太极却痛下决心,命断后部队一排利箭射在路中警告跟来的家眷,这才止住了这些人的跟随。直至大军行出十几里,才终于听不到这些人的声音,可后金军全军却是士气低下,无人谈笑,全军仿佛被一片乌云所笼罩。皇太极也只知催大军进路,再无言语。很快大军便赶至萨尔讲山前,隔着萨尔游河看到对面的萨尔游山蜿蜒起伏气势雄壮,满山的青柏古私随风轻摆。皇太极的心情终于有所好转,萨尔游山易守难攻,只要过了此山,就算他吴三挂率兵来攻,皇太极也有信心让其在山前沉戈于此。而且这萨尔游山更是许后金将士心目中的圣山,当年的萨尔游之战实在是影响深远。皇太极挥马鞭遥指此山,对身边的范文程和代善等人道:“想当年我后金十万兵马,在此消灭了大明四十万大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更使我后金终于有了与大明一较上下的本钱。此地可以说是我后金福地,只要过了此山,便是赫图阿拉,乃是我后金第一国都,只要赫图阿拉还在,我后金便会永昌不衰。”代善、范文程当年也是此战的参予者,范文程更可以说便是从此走向辉煌,正是因他为努尔哈赤出谋划策,将来犯的四路明军分而歼之,终于将四十万明军一一击溃,才倍获努尔哈赤信任,直至今日走上后金第一谋臣之位。代善当年亲率正红旗,攻破明军大营,斩杀明军无数,提起此处。代善终于是暂时忘记了丧子之痛,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奋勇杀敌的时侯,双眼放光,右手紧握腰间战刀。
范文程一路行来,早看出代善好像有什么心思,总是无精打彩,只是以他的身份,却又不能直接相问。而皇太极则因为代善的两红旗已被吴三挂全歼,对其不再重视。根本没有发现其中问题。范文程看到代善眼露精光,正好借题发挥道:“大汗。想当年大汗在此亲手斩杀明军蛮子总兵杜松,代善贝勒几刀便取了那明军副总兵赵梦麟的人头,当真是大快人心啊!只可惜拼死拼话十几年,一朝回到决战前,十几年的辛劳,几十万后金将士的努力今日却化为泡影。希望将来还能凭此天然屏障能够阻住辽东大军,有朝一日能再现我后金辉蝗!”
皇太极一听此话,神色大变,咬牙切齿道:“吴三挂。我必将尔等碎撕万段,不然难解我心头之恨!”代善听了范文程的话看了范文程一眼,才幽幽地道:“唉,希望还能有这一天。”
“代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便以为我后金再无兴威之日了吗?”皇太极本就心情不嘉,一听此话,更是火冒三丈。代善却毫不在意,此时代善因两子丧命。两红旗全军覆没,生命已经没有了什么目标,住日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对他来说已如昨日烟尘随风而去,不然当时在大殿上也不会眼见阿敏在那里演戏,而不予以揭穿,他是想着阿敏若是能因此保得一条性命,也算是成全了一番兄弟之情,总好过让阿教随军最后闹得个兄弟反目。自相残杀。只是范文程一番话,又让他心生感慨,想起了当年的情景,又不甘心后金便如此走向没落。这才在此时点破。“大汗,你以为阿教是真心要与威京城共存亡吗?此时阿敏恐怕正率着两蓝旗迎接吴三挂进城,吴三挂怕是已经兵不刃血的占了威京城,正率大军赶来取我等牲命。”“什么?你是说阿敏会投靠吴三挂?这不可能!”皇太极口中虽在反驳代善,可脸色却一连变了几变,好像想起了什么,转身对身边亲兵道:“传今下去,全军马上渡河,另派斥侯返回威京,探明情况后马上来报!”
萨尔讲河水活澈碧绿,后金在此经营多年,当然知道那里水浅适合渡河。很快三万两黄旗军卒便找到几处地方,同时渡河。不到半个时辰便有大半人马已趟水渡过了萨尔游河。可未等他们整军,却突听山上一声枪响,随后巨大的响声连成一片,无数黑影飞向河两岸及正在渡河的后金军。与辽东军交道打得多了,就连皇太极也认出了此物,只来得及叫上一声:“飞弹!”便已哑口无声,他实在是没想到辽东军竟已在此设伏,自己恐怕真的是要凶多吉少了。此时后金三万大军都集中在河两岸,近百枚飞弹对他们可以说是致命打击,最可怜的是千余正在渡河的后金军,在密集地飞弹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后只能是束手待毙,横尸河中,被河水冲到下游,喂了鱼虾。
皇太极眼看只是一轮飞弹便已将自己赖叹保命的两黄旗三万多将士折损了近五千之众,看着直到此时在山顶冉冉升起辽东军圣根战旗,双眼圆睁,牙关紧咬,竟已是气愤地说不出话来。范文程看着几万如同无头苍蝇乱作一团的后金军,在一边急道:“大汗保重啊!几万将士都还等着大汗的命令呢,不能让他们再如此白折牺牲下去了!”皇太极长喘了几口气,锋于将自己的情绪缓和了一下,才咬牙切齿的道:“命令全军攻击,若不能将山顶敌军全部消灭,绝不后退,违令者杀,停止不前者
杀,后退者杀!”皇太极一连喊出三个杀字,好像将全身的力气都已用光,有些虚弱的尘在马上。两黄旗本就是皇太极的嫡系,对皇太极绝对是忠心无二,剩下的不到三万两黄旗后金军听到这三杀令也都知道大汗这是下了狠心,顿时顾不得辽东军地飞弹,人人向前,舍命冲锋。守在山顶阻击后皇太极的辽东军正是吴三挂所属圣狼团。早在今日一早全军围城之际,吴三挂便已胸有成竹,今日威京城必破,而以皇太极的为人,定不会在城中束手待毙,必会率人潜逃。只是辽东军兵力不足,无法将所有后金军撤退路线封锁,只能在这些路中选择一条。
径过三挂与众人反复框敲,觉得皇太极从萨尔游山撤退的机率最大。一方面皇太极对此处极为熟悉,毕竟离此不远便是后金曾经的国都,他又曾在这里大胜过明军。另一方面,这里山高水险,只要在这里留上几千军卒,就算吴三挂想要追击也得付出相当代价。所叹吴三挂最后才决定,派圣狼团的两营人马在副团长许有利的率领下迸到此处。许有利得令后,只用了一个时辰便赶到萨尔游山。派出营中斥侯,解决了山上的百余守卒后,悄悄占据了山上有利位置,只等皇太极等人自投罗网。
而此时面对皇太极及近三万两黄旗军卒疯狂的攻击,许有利虽然只有六千人马,却并不惊慌,早有探马来报,师长已兵不刃血进占了威京城,只要他能守得一个时辰,祖泽远便会率大军赶来增援。况且此处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别说一个时辰,只要弹药充足,这是守上几天也不成问题。看着后金军满山遍野的冲杀上来,待敌军冲到毕山腰时,许有利大喝了一声:“放滚石擂木!”辽东军在此已等候多时,而许有利有是心思细腻之人,生怕因自己实力不足,而被后金金军冲破阵营,那自己便是百死莫赎其罪,早命全军全山收集山石、巨木,为后金备下这道大礼。随着许有利一声令下,早已备好的滚石擂木被放下。重达几百上千斤的巨石顺着山披一路滚下,就连一米多粗的巨木也不能阻拦其去势,后金军的血肉之躯更是不值一提。巨石从山上一直滚到山下,所过之处如池震一般,硬是在丛林中砸出一条笔直的羊肠小路,只是路上却是通红一片。巨石到了山下去势依然不减,直到落入萨尔游河中,才终于停了下来。只是巨石入水竟将其附近河水也染得通红,足以见得这山石上到底粘了多少后金军卒的血肉。短短一刻钟的功夫。最先冲锋的两黄旗几千军卒便已死伤无数。只是在皇太极地三杀令下,竟无一人敢后退半步。硬是顶着山上的滚石擂木,前赴后继的冲了上来。
很快山上的滚石擂木便已用尽,而此时几万后金军也已全部过了萨尔游河,蜂拥呐喊着向山上冲来。没有了滚石擂木的阻拦,后金军很快便已冲到了辽东军阵地前。只是没想到辽东军竟已在山顶清理出一片近百米的空地,砍伐下来的巨木已被后金军生受了,而这片空地却再次成了后金军无法逾越的鸿沟。在许有利的一声令下,山顶轮声、手雷声如同过年地鞭炮一般,清脆的声音连绵不断。收割着后金军性命。后金军一片一片地倒下,可吏多的后金军却又不要命的从林中冲了出来。就连许有利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后金军,明知不可为却依旧悍不畏死。皇太极及范文程、代善等人此时也已来到战场附近,眼看着自己大军如草芥一般被辽东军的枪炮斩杀,心痛无比,可又无可奈何。要知这萨尔游山本就险要异常,山中丛林茂密,若是小队人马还可从山中攀岩而行,另觅出路。可此时几万大军若想快速通过便只有这一条道路。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皇太极最为椎崇的一句话。可这句话却应该是在双方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才是真理,不然一个壮汉和一个五六岁的稚儿相比,就算稚儿再怎么拼命,在壮汉眼中也不过如同儿戏一般。此时辽东军仗着先进的武器,便如同壮汉一般,打得后金这个稚儿毫无还手之力。阵前观察片刻,便有近千人死于辽东军轮下,皇太极终于是忍不住了。狠狠的一捶身边巨木,双眼两行清泪默默流下。范文程也知如此硬拼下去,就算全军覆没恐怕也无法冲破这道防线。“大汗,如此硬拼不是办法。只能白白牺牲了后金地壮士,微臣以为应暂时停止攻击,另图他策。”
“停止?也许吴三挂就在咱们身后,马上便会赶到,此时想要另改路恐怕都已来不及了,那里还有时间另图他策?只有一鼓作气攻破辽东军的阵地,才能有些许生还的希望。”皇太极此时已是心神俱疲,可心中却是明白眼前形势。代善见皇太极决心已下,也知再无他策,上前一步道:“大汗,微臣知道另有一条小路,可通敌人身后,末将愿率五百死士迂回至敌军身后,冲破敌军后营,配合正面进攻,也许可以大破辽东军。”皇太极一听破敌有望,立即扳奋精神,道:“如此便有劳兄长了!”此时皇太极也不再摆出那付高高在上的嘴脸,竟称呼代善为兄长。“我便派五百亲卫随兄长破敌,希望兄长此去旗开得胜!”
“大汗放心,末持定不负所托,拼着千刀万剐也要为大汗杀出一条血路。”代善本来已被丧子之痛打击的了无生趣,不久前却又被范文程激起一番豪气,他此时已是心存必死之心,为了后金将来定要保皇太极冲出重围。
说完代善带上皇太极的五百亲卫消失在密林之中。代善刚去不久,便有后金探哨匆匆迸至皇太极眼前,看那探哨一身盔甲竟已被汗渍打透,皇太极心知必是又有紧急军情,不等那探哨行礼,皇太极已急道:“不必行礼,快说又有何事?”那探哨来不及长喘口气,答道:“禀大汗,辽东军已经追来了!”
“什么?辽东军追来了?有多少人,现在何处?”皇太极一听辽东追兵已到,竟觉得有些手脚冰谅。这队后金奇兵冲杀在最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代善。代善率领着五百士卒绕路而行,一路上山高崖险,可为了后金几万将士能够突围,这些人硬是咬紧牙关挺了过来。路上几十人因一时不慎掉落山崖,可他们却连一声惨叫也不敢发出,生怕惊动了辽东军,至使功亏一溃。此时终于走出了密林,顿时个个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尤其是代善更是勇猛过人,辽东军竟无人是其对手。身后近五百后金勇士,就算身负重伤,只要还有一口气,也要与辽东军拼杀到底。辽东军一时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有几百军卒却无法形成有效还击,很快被代善等人势如破竹般攻入阵中。在林中久候不至,本已有些绝望的皇太极一见对面辽东军中发生混乱,便知是代善终于在最后关头杀到,若不能借着辽东军后军大乱之机冲破封锁,今日恐怕再无机会。皇太极大喝一声:“全军冲锋,第一个冲破辽东军阵营的便是我后金第一巴图鲁!”后金军本也知道此时若是不能冲破辽东军大营便只有死路一条,已是含命冲锋,此时一听只要第一个冲破辽东军的便会被封为第一巴图鲁,更是人人兴奋。要知在后金达巴图鲁便相当于汉人口中的英雄,被大汗御封为后金第一巴图鲁那可是无尚荣耀,足以荫及几代子孙。顿时几千后金军同时从林中冲出,呼喊着:“巴图鲁、巴图鲁!”直奔辽东军。
辽东军本来就是人少势单,又被五百后金军从身后杀出,阵线顿时有些慌乱,而前面后金军又全面压上,形式已是危在旦夕,前面火力已不足以压制正面冲锋的后金军。本来一片大好形势竟在一刻间发生逆转。
好在副团长许有利从冰凌学院毕业。颇有些真才实学,眼见形势对自己不利却也不慌不乱,他知道虽然援军已近在咫尺,可皇太极及这几万后金大军此时正是困兽之斗,若是硬拦,恐怕不等援军赶到。自己这两营士卒便得死伤大半,而且也不见得拦得住皇太极的大军。况且吴三桂在开战前可是反复强调,宁可放过一部分后金军,也要尽量避免伤亡。自己手下这些军卒一个个可都是宝贝一般,不容有失。即是如此,还不如暂避锋芒,待其从自己军中穿过时,再对其进行打击。就算皇太极能侥幸逃得过去,在几万大军追击下。早晚难逃一死。“全军向两冀撤退。待后金大军从中通过,左右夹击后金大军!”随着许有利一声令下,守在阵地中的千余军卒虽然是满心的不情愿,可战场军令不容违背。只得恨恨的与后金军脱离纠缠,向两侧避去,在中央为后金军留出了一道近三百米宽的通道。辽东军此举皇太极当然明白其意,明着是给自己让出一条生路,可实际上却是给后金大军挖了一个陷阱。三百米地距离正是辽东军长枪射程的一倍。左右辽东军手中长枪足以攻击这条路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也许成千上万的后金大军同时通过,辽东军无法全部射杀,可他们若是想要在此留下那个人,只要在左右布署百个神枪手,便如点名一般轻松。
虽明知是个陷阱却又容不得皇太极不跳。即已打开通道,剩下的后金军就算再怎么视死如归,可明明有生的希望谁会愿意冒死攻击两侧地辽东军?若是强令其发起攻击,仅在士气上后金军便降了几分,结果自不必说。而且如果一旦纠缠起来,后面追兵马上便要赶到,到时两而夹击之下自己就算想走也来不及了。未等皇太极想出对策,前面却又发生变故。没有了辽东军的阻击,正面冲锋的后金军很快便汇合了代善等人。可未等两方人马庆祝这得来不易的小胜,只听左右一阵枪响,刚才还在奋勇杀敌的代善只觉胸膛一痛,低头一看,胸前一个拇指般大小的弹孔中鲜血正潺潺而出。代善用手紧捂伤口,却仍然无法止住流出的鲜血。随着血液的流失,代善只觉得天旋地转,混身的力气仿佛也随之而去,双腿有些发软竟已无法站稳。代善不知多少年未曾感受到这种无力地之感,只得以刀拄地,才勉强站立。抬头望向天空,竟看到了自己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廉,还有无数两红旗地将士正在那里向自己招手。再向丛林中皇太极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可眼前已是一片漆黑,竟看不清人影。久经战场的代善便知自己大限将至,看来自己也只能帮到这里了,以后的路便要靠皇太极自己去走了,后金地将来也只能由上天来决定了。皇太极在林中看得真切,眼见代善要害中枪,激动的大叫了一声:“代善!兄长!”
已经有些昏迷的代善听得真切,此时此地能得皇太极叫上一声兄长,代善已是再无遗憾,这些年的勾心斗角、谁是谁非都已不再重要,代善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推金山倒玉柱般,扑通一声跌倒在地,只是代善至死也未曾松开手中的战刀。代善地阵亡却并非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罢了。同时冲过去的几千后金军,只要是将官,不论官品大小竟都被辽东军重点照顾,下至值领(牛录额真)、参领(甲喇额真),上至都统(固山额真)无一幸免。
随着代善及阵中将领的阵亡,冲在最前的这些普通军卒更是大乱,有人想要回去接应皇太极,有人却想要借机逃命,人心不齐又如何能够成事,只能是乱作一团。而林中皇太极眼见代善身亡,悲痛万分,一时间竟呆了。范文程见形势不好,若是等大部分后金军冲破辽东军阵营分散而逃,辽东军再次合围的话,自己这些再想冲破辽东军的封锁恐怕便是难于上青天。当下也顾不得君臣之礼,对皇太极大声叫道:“大汗、大汗,快快醒来”
第七十章千里溃败
范文程好不容易将皇太极唤醒,急道:“大汗,即已冲破辽东阵营,还请下令,快快突围才是正理!”
皇太极点点头,道:“来人,传令下去,全军快速冲过辽东军阵营,所有将官脱去盔甲,以免被辽东军认出,伤了性命。”说完他自己已率先脱去身上金光闪闪的战甲,同时令亲卫将汗旗收拢,他可不想因此而被辽东军重点照顾。只是皇太极此时的命令却已有些晚了,已有几千后金军冲过辽东军阵营,其中将官却无一幸免,尽数被击毙当场。其余接到命令的后金军马上行动起来,近万大军驱赶战马从林中冲了出来,顺着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道路,冲了过去。皇太极率领着两千亲卫及百余文武大臣也混杂在其中。这万余大军中所有将领已听从皇太极命令,脱去了代表其身份的盔甲,使得两侧的辽东军一时间竟没有了攻击目标。不过辽东军也不笨,片刻间便识穿了后金的诡计,有人大叫道:“那些没穿盔甲的便是后金将领,一个也不要放过!”顿时后金军中没穿盔甲的立刻遭到了无情射杀,等大军冲过辽东军封锁后,全军几百大小将领仅剩下十几人,文武百官也所剩无几,好在皇太极脱去金甲后换了一副亲卫盔甲,才幸免遇难。
冲过辽东封锁的皇太极来此时已可听到辽东援军的喊杀声,想必他们已渡过萨尔浒河,追击过来。皇太极无暇整军,也无法整军,没有了将官,万余后金军根本就是一盘散沙,那里还命令得动。众人只知顺着大路狼狈而逃。许有利见后金军已经逃走,自己仅有五千余人不敢追击,免得被皇太极临死反扑咬上一口,还是等援赶到再追也不迟。许有利派人在山中打扫战场,同时命人接应援军。片刻功夫祖泽远打马而至,许有利忙上前请罪道:“末将无能。未能生擒皇太极,请大人降罪!”
祖泽远闻言不怒反而大笑道:“有利,你此着算是歪打正着,正合了师长的意,无过反而有菌,不然咱们还得演场戏,才好放掉皇太极。”许有利大为不解,自己放走了皇太极,无过反而有功了?不由问道:“泽远。师长这是何意?”
“有利。你说敌人是聚在一起消灭的快还是分散各处解决的快?”“这却不好说,如果敌人势力强大,当然是分散才好各个击破,可敌人若是势单。则是其聚在一起”说到此处许有利才恍然大悟道:“你是说要以皇太极为饵,让后金剩余势力向其靠拢,咱们才好下手。”
“不错,咱们若是此时将皇太极斩杀,北方分散各地的后金军必然各自为政。要知他们其中亲王、贝勒地也不在少数,若是据城而守,恐怕会使咱们再增伤亡。若是他们一见情况不好,投了朝鲜、蒙古,情况就更加不妙了。而且据探马回报,大明、荣古境内都有调兵迹象,咱们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全歼敌军,占领后金,他们难免是要来分一杯羹。反之,只要皇太极还在一天,他就是后金的大汗。在咱们两万大军的追击下,皇太极为保命,便只能四处求援,只要其他人敢来,咱们便来一个消灭一个,直到后金彻底被灭亡!”两人留下两连军卒负责打扫战场,而其余两万五千余人则在祖泽远和许有利的率领下,快马加鞭,追击皇太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一战可以说是后金走向鼎胜的标志。事隔14年之后,明金再次在此处决战,时间虽仅有不到一日,双方战死军卒也仅是当年萨尔浒之战的十分之一,可其重要作用却相差无几,战果也是恰恰相反。
当年后金以一敌四,今天辽东军却仅用五千军卒便与后金三万大军相抗,且占尽上锋,若不是许有利怕自己伤亡太过惨重,后金三万大军真地能冲过防线的恐怕十不及一,同时此战也成了后金走向哀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后金大军经萨尔浒一战,损失惨重,全军三万余人仅有一万六千余人脱困,而且因为连番大战,后金许多普通军卒已被辽东军打得怕了,军中将领又大部阵亡,无人约束,许多军卒半路便掉了队,当了逃兵。等皇太极一路风尘的冲进清原城,一清点人数才发现全军竟仅有一万一千余人,损失近三分之二。清原城城小兵少,不足为凭,想来辽东军必然是衔尾而追,皇太极不敢多做停留,稍加修整,便又率大军一路向吉林境内逃窜。同时广派探哨,一方面探查辽东军踪迹,另一方面通知各地后金大军前来护驾。
如此一来正合了辽东军之意,不过就算皇太极知晓其中奥妙,恐怕也会叫人前来护驾。毕竟自己若是阵亡,一切便都是过眼烟云,就算后金曰后能够再次兴起,也是与他皇太极无关了。半个时辰后,皇太极便又再次尽起大军,匆匆踏上了逃亡之路。可大军刚抵海龙,便有探哨来报,说辽东大军就在其身后不足二十里的地方,吓得皇太极过海龙而不入,只是派人入城通知城守,辽东军即将来犯,让其做好准备。那曾想皇太极大军过后,辽东军刚抵城下,那城守竟已率军主动出城纳降。其实这也怪不得这城守胆小怕死,就连你皇太极都不敢与其一战,只知逃命,他一区区城守又岂敢螳臂挡车。随后皇太极一路经磐石、永吉,在第二日清晨便已抵达吉林。而后面的祖泽远却是不慌不忙的接收了海龙、磐石、永吉等城,与皇太极相差不过半个多时辰便也抵达了吉林城下。
后金驻守吉林的正是当年在盛京阻拦三桂出城,致使吴阳惨死,后来又在义州大战初露锋茫的鳌拜。此时地鳌拜在其叔父费英东地照顾下已官至副都统,率三千军士驻守吉林。鳌拜早得前哨通知,知道大汗皇太极要来吉林,若是平时鳌拜自是喜出往外,若能与皇太极套上关系,自己仕途自是会更上一步。可此时皇太极身后尚有两万辽东军追兵,鳌拜心情当然好不到那儿去。鳌拜自知与辽东军早已是势同水火,吴三桂当年在盛京城下便已发出话来,必然要取自己颈上人头以祭奠死去的吴阳等壮士。自己这些年若不是躲在吉林,恐怕早已性命不保。可即使如此,这几年来也不太平,每年都有许多死士刺杀自己,最险的一次利刃已刺中自己腹部,若不是部下舍命相救,恐怕现在坟上的草都要几枯几荣了。这些刺客全是真正的死士,不论是否得手,一旦被擒,便吞毒自尽,竟从无一活口落入自己手中。不过就算不问,鳌拜也知道,能与自己有如此深仇大恨的非辽东莫属,自己与辽东的这个仇可真是结大了。而今日皇太极竟又将辽东军引到城下,这次自己能不能幸免却说不准了。鳌拜亲自将皇太极及万余大军迎入城中,未等众人安座,城上守卒便来通报,说辽东军已在南门外驻扎,看情形并没有攻城的意思。这让皇太极及众大臣松了口气,自从盛京出逃以来,已近一日一夜,全军竟是片刻未曾歇息,早已是人困马乏,这回终于能在吉林城中休整一会儿。就连皇太极也只想倒头大睡。勉励了鳌拜几句让他守好城门,皇太极便让他了退下,自己却占据了鳌拜在城中的府邸,呼呼大睡。
城外辽东军并不比后金军好过多少,这一日一夜虽然连取三座城池,士卒们兴奋不已,可体力却是有些不支。而且因当日攻盛京。军中飞弹部队已被抽调一空,目前全军飞弹部队只有一个飞弹排,弹药又已在萨尔浒山上用尽,根本没有弹药可用,面对吉林这座坚城若是全用骑兵强攻,死伤必然惨重。看皇太极入城后并没有立即逃跑的意思,祖泽远遂令全军原地休息,同时等侯后面吴三桂的大军前来会合。而城上的鳌拜看城外辽东军虽然全营压雀无声,明知辽东军必是全军休息,他去不敢有丝毫懈怠,虽然有心率军出城劫营,可就凭自己手下那三千杂牌军,又如何是辽东军对手,反正皇太极下令让自己坚守城池。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城中。也许还能多活片刻。如此以来,吉林城内城外虽然双方各有两万左右的大军,却是异常平静。直到日近黄昏,吴三桂率两千亲卫和飞弹部队地到来才打破了这片宁静。祖泽远、许有利等人已休息了整整一天。此时正是精神抖擞,远道而来的飞弹军也顾不得休整,在吴三桂一声令下,冲到城下挖起弹坑。吴三桂如此心急也是无法,据蒙古探哨来报。那科尔沁部的明安自大败而归,逃回族中后,怕辽东军报复,竟率全族投了南蒙的林丹汗。
明安为了不显得自己太过无能,夸大其辞,竟说自己被辽东军两团围攻,才落得如此下场,而同时他也将辽东军这两个团打残。而辽东其余三团正与后金纠缠,已是两败俱伤。林丹汗也知道辽东全军不过五团,如今有两团伤残,其余三团又与后金两败俱伤,马上意识到其中机会。不过林丹汗也知道明安与后金关系密切,怕受明安之骗,派人四处打探消息,却正好得知果有许多辽东伤军撤回辽东,同时也得知后金盛京城被破,辽东大军正沿路追击的消息。林丹汗对这几年迅速发展的辽东早就眼红,对强大地辽东军更是心怀戒心,他曾派人偷偷用重金买了几柄辽东军长枪、手雷,对这些新式武器惊叹不已,暗自与自己军队相比,却发现自己竟是毫无胜算。林丹汗马上找来族中能工巧匠想要仿制,可并未成功。正是摄于辽东军战力强盛,才一直不敢轻启战端。今日却是最佳的良机,在林丹汗看来,辽东军虽然大破盛京,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可损失必然惨重。此时的辽东除了一些伤兵外,再无大军防守,正是天赐良机,如能能攻破辽东,一举占据辽东自是最好,就算实在不行,只要能在辽东抢夺一番也是占足了便宜,最重要的是如果能抢到辽东军长枪和手雷的制作方法,那自己便可大量生产,到时别说辽东,就是北蒙、大明也不放在眼中。而且辽东军就算最后能胜过后金,恐怕也无力再追究自己犯境一事。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南蒙共有军卒十二万左右,除了各地必要的守卒,林丹汗此次共调集全境六万铁骑,准备马踏辽东。不过大军出征却非易事,更别说本是游牧民族的蒙古,想要调集大军没有半月根本不可能,又要准备粮草,据暗探估计,蒙古就算想要进攻辽东也得一月之后。同时山海关的田立也传回消息,说大明也已得知关外大战之事,虽尚未明确让其出兵,可也下令让他将关外战事必须每三个时辰一封秘信,报与朝庭。吴三桂之父吴襄也传来秘信,说他已被变相软禁在家中,朝堂之上也正为此事争论不休,武将想要趁此机会一举消灭吴三桂收复辽东,而文臣则以国力空虚,境内乱匪未平为由,拒不发兵。况且此时吴三桂正在对大明死仇后金用兵,丝毫未有反象,如果此时对吴三桂用兵,怕是要寒了天下人地心。如今每日朝堂之上都是如同菜市场一般,文武百官也毫无风度,一个个如同商贩一般叫嚣不已。朱由检本就耳根子软,也是拿不定主意,看来只要辽东军不遭遇大败,朝堂之上关于明军出关一事就算争论到明年恐怕也无定论。得知这些消息地吴三桂暗骂林丹汗这个小人,竟想要趁火打劫。他却忘了,自己早已下定决心,一旦平定后金,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林丹汗了,这应该算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许他惦记别人,却不许别人算计于他。
不过今日的辽东可不是当年初建时的辽东,境内各州都有新军守城,又有吴三辅驻守义州,虽说暴熊团死伤惨重,可剩下的战士却都是百练成钢,加上全境几十万义务兵和新投靠的镶黄汉旗几千军卒,就算再无援军也可叫这六万蒙古大军有来无回。更何况蒙古大军要一月后才能发起攻击,到时后金恐怕已是自己囊中之物了。至于大明,吴三桂却是一点也不担心,自己每年几百万两的银子可不是白送的,朝中那些文臣能为自己说话,当然是白花花的银子在起作用,不然以他们的为人,又怎么会在乎这些,恐怕大叫着要发战争财人大有人在。看到吴三桂的将旗,城上的鳖拜心寒不已,没想到吴三桂竟然亲至。而当正在用饭的皇太极得知吴三桂已率飞弹部队赶到城下时,面色大变,竟连手中饭碗也掉在了地上。吉林城不比盛京城,城池虽然坚固,可却没有红衣大炮防守,在辽东军的飞弹下,可以说是如同纸糊竹扎的一般,根本不可能阻止辽东军。其他各路援军不知何故至今未有一人前来,皇太极仅凭着手下一万多将士甚至没有与吴三桂交战的勇气,匆匆整军后,命鳌拜坚守城池,他自己却再次率军踏上了逃亡之路。
鳌拜虽未见识过辽东的飞弹,可早有耳闻,在辽东军第一枚飞弹落在城池之上时,亲眼见识了飞弹威力的鳖拜便知自己若继续留在吉林城,也不过是送死而已,当下率领着三千兵马从其他城门逃出,一路北上,直奔长春府。投奔叔父费英东去了。皇太极和鳌拜先后逃走,吉林城一下子成了不设防的城市,而后金建国时间还短,城中百姓本就以汉人居多,对后金根本谈不上忠心,为免战火波及自己。百姓们马上推举城中得高望重的长者出城跪降。不用打仗当然是好事,得知皇太极和鳌拜已分头逃走,吴三桂派一排军卒接收了吉林城,自己却率大军继续追赶皇太极。至于鳌拜,吴三桂虽然对其恨之入骨,可眼下却只能以大局为重,让鳌拜再多活几日。皇太极出了吉林城,不敢有片刻停留,率大军直奔宁古塔。准备会合宁古塔的杜度。希望能有实力反戈一击。在宁古塔可是有镶白女真旗和正红汉旗两万多大军,再加上附近驻守阿勒楚喀的正白女真旗和镶红汉旗、驻守三姓副都统辖区的两蓝汉旗,共计有近八万大军,再加上自己地两黄旗。可凑出十万大军,足以与吴三桂再一较高下。可皇太极那曾想到此时杜度的境地竟还不如自己。
当日吴宇率骑兵二团从水路入后金,即兵分四路,分头出击,短短三天时间。便占领了汪清、珲春、东宁、双城子,惊得杜度忙四处求缓,同时上书皇太极请求援军。也正是杜度的这封求援信才使得皇太极等错估了形势,为日后大败埋下了伏笔。吴宇攻破后金城池后,只是将后金守军斩杀,对普通百姓却是秋毫不犯,甚至还将城中钱粮分发给城中困难百姓。吴宇的大名很快便在宁古塔的汉人中争相传颂,各城汉民都盼望着吴宇能早曰攻破自己所在的城池,解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有些偏远地小城,竟发生暴乱,起因更是简单,结果却是出人意料。开始只是在一座小城中有几名汉民议论辽东军,被后金守军听到,想要将其置罪,不料此举激怒了城中汉人。在后金各小城中,汉民约占了七成左右,后金却一成不到,其余是其他各族百姓。愤怒的汉人手执铁搞、棍棒冲向了城中府衙,其他各族百姓只是冷眼观望,无人插手。面对几千汉人,城中仅有的百余后金官差、守卒那里还是对手,大部分死于乱棒之下,仅有几人乘乱逃命。而宁古塔的大军防守吴宇还来不及,那里还能派出大军平乱。
这座小城一时间竟成了自治之所,城中几千汉人推举出德才出众之人暂代城主之责。新被推举出的城主张肖不过四十余岁,却有大智,当年还曾中过大明的秀才,若不是后金树起反旗,他恐怕早已是金榜题名,成了大明的官员。张肖从小便熟读诗书,心中自有忠义,此时有机会脱离异族统治,重归大明,当然心中高兴。不过他也知道,若是等后金缓出手来,自己这座小城恐怕绝无幸理。思量之下,张肖毅然在城上树起辽东的大旗,对外宣称自己已投靠辽东。没想到此着竟真的收到奇效。本来有一只三百余人地后金小队奉命至小城平乱,可一听说小城上树起了辽东大旗,这些人竟被吓得半路而逃。张肖又派人到四周各城中散布流言,说辽东大军即将到来,自己城中便有辽东信使,鼓动各城中汉民举起义旗,反抗后金统治。此时宁古塔因吴宇地到来早乱成一团,各城守军大部分都被调集到一起,对抗吴宇所率辽东大军,城中守卫力量薄弱。而百姓们也早听到风声,后金竟是接连大败,看来他们的好日子不长了。再加上有人鼓动,顿时宁古塔境内竟是反旗四起,一夜之间竟有十几座小城暴动成功,汉人在十几年后终于又重掌城中大权。不过这些人心中却是底气不足,没有一个靠山,若是等后金军腾出来手,自己这些人万万不是那些后金军的对手,若是落在后金手中,恐怕只能是生不如死。
各城竟不约而同的派出信使赶到张肖处,他们也想要讨一面辽东地大旗,以威慑后金。那曾想众人竟从张肖处得知,他也不过是假冒辽东的威名而已,可事已至此,后悔也来不及了,就算他们此时再想向后金军投降,恐怕也照样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最后只能听从张肖的意见,暂时挂上辽东大旗,并组成联盟,组织城中精壮汉民成立守城队,一城有险,各方支援。各城义军联盟结成后,公推张肖为暂时盟主,只等找到辽东大军后,再进一步商议各城未来如何治理。对此吴宇可以说是毫不知情,他怎么也没想到,未等自己大军赶到,竟已有十几座小城划到辽东治下。此时的吴宇正率五千骑军从珲春赶往宁古塔,其余三路兵马在副团长阿桑、吴初,以及第三营营长刘利的带领下分从汪清、东宁、双城子杀向宁古塔。当杜度得知此消息时,真是吓得不清。到现在他也没搞清楚辽东到底派来多少大军,只以旗号计,辽东可是有四团八万余人,而他自己手里不过只有镶白旗的一万兵马,那里是东军兵马的对手。当下收拢治下各城守军,增强城防力量。同时宁古塔哨骑四出,分往各地求援。他自己自知连丢十几座城池,就算能从宁古塔逃得一命,皇太极恐怕也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早已做好了与城共存亡的准备。
好在其余各路兵马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杜度被灭,恐怕下一个就是自己,他们都令信使带回书信,答应派出援军,只是路途远近不一,抵达的时间也是有先有后。待到第二日夜里,坐镇府中的杜度听到远处传来万马奔腾的声音,虽不知来者何人,但据哨马四报,辽东四路兵马最近的也不过刚过妥芬河,还未抵穆勒恩。所以杜度镇定得很,来者应该是友非敌。收拾一番忙率亲卫上了城头,叫人点亮城头的灯笼火把,准备迎接远来的援军。杜度刚登上城楼,大队兵马便已赶到城下。有守城将官在城上大喝道:“来者何人?”
城下大军中奔出十几骑,等到了离城不过十几米处时,才停了下来。其中一人上前回道:“我等乃镶红汉旗士兵,得闻辽东军即将来犯,我家都统大人特率我等星夜驰援,还请城中兄弟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城再叙。”杜度在城上听得分别,那问话的守城将官回头请示杜度,杜度看城下大军军服旗帜确是镶红汉旗。只是黑夜中看不清人影,不知来军到底有多少人。此时确是非常时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杜度谨慎的示意那守城将官,让他请出城下大军的将领上前答话。那守城将官才又道:“不知贵军梁轩梁都统可在?我家大人请他上前叙话。”
守城将官话音未落,那十几骑最中间一人已答道:“我乃梁轩,城上可是杜度杜大人?”杜度借着那人身边火把,勉强看清答话之人确是梁轩,这时一颗心才放到肚子里。也走到城墙处。向下一拱手道:“梁大人,多谢你星夜驰援,这份情意杜度记下了,刚才多有怠慢。还请梁大人海涵。”
“杜大人这是那里话,我等多受大人照顾,何需如此客气,再说若真由辽东军横行宁古塔,我也难逃其责。只是我等从鸡西一路西来。
赶了大半天的路,已是人困马乏,还请大人打开城门,让我手下儿郎入城休息““好,好,好,梁大人稍待片刻,我即刻命人打开城门,请大军入城,到时还请梁大人过府一叙,我为大人接风洗尘!”说完杜度对那守城将官道:“快打开城门,迎梁大人入城!”“喳!”那守城将领得令而去。片刻功夫城门吱吱呀呀被打开。城下梁轩却并未急着入城,而是站在一边指挥着大军入城。骑兵们骑着战马,八人一排,排着整齐地队伍进了城门,全军鸦雀无声,只有战马的马蹄声落在青石路上,声音格外清脆悦耳。城上杜度见大军开始入城,却始终觉得有些不对劲,可一时又想不出到底那里不对,暗道:难道是自己听说辽东军要来,紧张过度,疑神疑鬼?片刻后城下大军已有三千多进入城内,这时杜度身后一名亲卫小声对另一人道:“没想到镶红汉旗军容竟如此整齐,决不差与咱们,万余兵马竟无嘈杂之声,看来他们的都统梁大人确是有几分本事。”
听到此话杜度突然打了个机灵,大叫不好,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为何总觉得城下大军不对劲。别人杜度也许还不清楚,可这个梁轩的镶红汉旗因同样驻扎在宁古塔,虽然表面上与自己平级,可严格说起来却是受自己管辖。自己也曾几次到镶红汉旗驻地视察军情,最近是次就在两月前,那时的镶红汉旗虽不能说是一盘散沙,可顶多也就是与明军相仿,如何会在两月间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说镶红汉旗驻地鸡西距此不过大半日地路程,若是按他们的抵达时间来算,他们应该是天近黄昏时分才启程的。可信使早已派出,梁轩等人应该早就得到消息,为何偏偏要等到黄昏才启程?而且这个梁轩本是商人起家,最是懂得享受,虽说有几分本事,可能做到这个镶红汉旗旗主之位更多的却是靠金银买来的,而皇太极也是看他确是真心投靠,又主动承担镶红汉旗全军军备,可以省下不少钱粮,这才让其当上了这个旗主。要是往常达个梁轩决对是第一个冲进城门的,那里还会等大军入城?这种种的矛盾、种种的不合理只有一个解释,正在入城的军卒决非镶红汉旗!而那梁轩今日如此反常地表现定是受人胁迫!
杜度一急之下,拔出腰间战刀,大喝道:“快关城门!他们是辽东军!”城上所有后金军士闻言都是一愣,随后马上反应过来,想要上前关闭城门,阻止大军进城。可此时已经晚了。已经进城地三千余骑兵立即拨转马头,向城门杀来。而正在城门附近的骑军也已拔出马刀将身边正在发愣的后金一刀两断,后面的骑军加快了马速,向城中冲杀进来。一时间城门内外已是乱作一团。